文物維護與保存

文化財是可以兼顧經濟收益及文化保存。如此一來,地方文化資產與地方居民的收益密切相關,地方居民便會更積極去維護,唯有如此,文化資產才能活起來。像台東舊站至現有台東站這段鐵路的拆除就很可惜,鐵路不拆,或許會造成交通瓶頸、造成鐵路旁住家的噪音,增加台鐵的營運成本,而臺東市的都市規劃,也會因鐵路的穿越而切割。但如果鐵路留著,是否能發揮它的最大效益?如果上述問題能解決,並積極規劃來營運這段鐵路,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臺東。這段鐵路可以配合台東站發車及到站規畫接駁區間車,這段鐵路可以將它做觀光化經營,行使許多復古的車輛,如蒸汽火車,DR2700「白鐵仔」光華號,同時規劃各種行程,配合馬蘭站附近的糖廠糖業文化及南王部落的卑南文化,吸引校外教學、團體包車、觀光客搭乘。


台灣鐵道專家洪致文便提到:「開拓台灣鐵路觀光最缺的不是資源,而是創意」。花東線火車「車窗外的風景」如同李欽賢老師所言:「是世界級的風景」,我們已將火車只當作運輸的交通工具,只想要更快速到達目的地,而忽略了靜靜地用心去觀察、感受車窗外的景緻及在地的文化特色。這幾年舊山線三義至泰安的復駛,吸引許多遊客的參與,帶動了地方的觀光。如果當初舊山線停駛後,鐵軌完全拆除,如今就只能悔不當初了。

推動台灣火車站保存再生行動聯盟在民87年編寫的「再見火車頭──火車站再生與都市發展」一書中提到,在台灣的文化保存課題中,產業文化一直是最被忽略的一環,因此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產業文化也迅速的摧毀。無論就鐵道歷史、建築資產、城市歷史或共同記憶的角度來看,幾座日治時期的火車站都相當值得保留,並賦予再生的生命,而鐵道的相關設施,如機房、車輛、隧道、通信和保安設備等更是台灣鐵道發展史的重要見證。

而城市的歷史保存不是一味凝視過去,而是積極走向未來的力量。鐵道文化作為台灣城市的記憶空間是有多種意義的,它可以說是台灣居民最多感受的城市空間。因此,鐵道的意義與價值,已非只是鐵路局或是省交通處的財產,而是所有民眾的歷史文化與生活資產。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網頁製作:台東縣馬蘭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