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文物的保存
近年來,臺灣鐵道文化因為懷舊風潮的興起,整修老火車或是舊鐵道文物來發展觀光,或是利用廢棄零件來做成裝置藝術,這些也都帶動大家對於鐵道文物的保存。以「電氣路牌閉塞器」而言,它是之前臺東地區仍存在的特殊鐵道文物。現在,臺鐵已經將他收回去,作為準備成立鐵道博物館的收藏品,這是在進行專題網頁中聽到一個讓人覺得欣慰的消息。
老房子可以成為古蹟,但是火車依照目前臺灣的文資法來看,對於同樣是珍貴文化資產的老火車,因為是科技文明產物,與傳統上對於古蹟的認識有些不同,目前大部分的老火車都是放在公園當展示品,卻沒有仔細的保存與規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世界遺產的認定,也隨著時代慢慢在改變,便是對於鐵道這種廣泛影響社會文明與經濟發展的資產,重新加以保存的具體行動。要如何讓老火車可以行駛下去,牽涉到資金與修復技術的層面,除非文資法中的「產業紀念物」可以被納入文化資產的定義中,並且得到法律的保護,否則等到許多與民眾深刻記憶或是鐵道技術史上占有一席地位的車輛或物品,在日曬雨淋或是沒有文資保存的整修下,將會面臨到整個鐵道文化資產的毀滅與破壞。
台東站廢除
於舊台東站在2002年的存廢問題,現在網路上的鐵道迷仍有所爭論!鐵路不拆,或許會造成交通瓶頸、造成鐵路旁住家的噪音,增加台鐵的營運成本換個方向想,如果可以積極規劃來營運這段鐵路,行使許多復古的車輛,如蒸汽火車,DR2700「白鐵仔」光華號,同時規劃各種行程,配合馬蘭站附近的糖廠糖業文化及南王部落的卑南文化,吸引校外教學、團體包車、觀光客搭乘,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臺東。
另一個問題是保存的重點並沒有將最重要的精隨保留下來。現在保留的機關庫現改成鐵道藝術館,還有有一台經歷三代的守車,以及將火車可以做360度的旋轉迴轉臺,這些都是在和時間賽跑下爭取保留下來的,所以現在我們才能有機會欣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