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基天后宮
簡介
建築形式為狹長型的街屋形式,是一座二進縱深式建築,建築坐東朝西,建築依序為廟埕、內埋、三川殿、拜亭與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廟宇左方有前、後護龍,而護龍之間有一內庭,可以藉由後拜殿的八卦門和三川門通道進出。
沿革
日治時代,1926年因廟宇年久失修,所以居民們決定集資重建。但不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到轟炸而毀損嚴重,所以在1948年再進行重修,1972年時,該廟改建成今貌,也增添了許多繁複的裝飾。
歷史
開基天后宮是府城最早建立的媽祖廟,因此冠有「開基」之名。別名「小媽祖廟」對應於為「大媽祖廟」的大天后宮。
開基天后宮主要祭祀媽祖,又稱天上聖母或媽祖婆,媽祖是臺灣最為普遍的名間信仰,傳說媽祖從小熟悉水性,以救助討海人為聞名,常常顯靈給航海的人指引方向,所以被漁民尊為航海之神。早期來臺的人,為了祈求海上平安常帶多尊媽祖神像同行,平安抵達後就在港口附近建廟祭祀。而開基天后宮是由鄭成功攻下普羅民遮城後改建「媽祖寮仔」而成,在當時稱為「開基媽祖廟」,其蓋廟的磚頭是從廈門來臺的艦隊所運來的。廟內供奉一尊1640年刻製的媽祖像,是當年隨著鄭成功艦隊來臺的,故俗稱為「船仔媽」。
在清代時將此廟改稱為「開基天后宮」。經過多次修復,使這裡成為一間三進的建築,並贈與一尊「傾聽觀音」在新建的後殿供奉。這尊觀音是蔣元樞所獻的「府城三大觀音」之一。
三川殿
屋身是三開間七架楹式的混合式構造,中間部分為疊斗式的大木構架方式,兩側是半附璧式的抬樑式構架形式,並以兩山的山牆承重。具有特色的是兩山墀頭上的「憨番」。
正殿
屋身為十三架楹承重牆式的構造,兩側山牆頂部各開一八卦形式高窗,兩山下方除了有「忠」、「孝」、「節」、「義」題字外,還有大幅雕塑兩幅,並且還有一燈樑橫置於三架楹下方,神龕責配置於後坡七架及九架楹之間,並於前方兩側各開小門以連接右側戶外及左側護龍,門板上方則分別提有「龍吟」、「虎嘯」等字樣。
後拜殿
歇山式屋頂,其特色包括山牆為銳形馬脊形式,正脊則是小脊作法,採仰合瓦屋面等特點,可以說此類形式做法常見於臺南市各個拜亭之中。屋身而言,為六架楹捲棚式,並採用抬樑式的構造形式。
後殿
屋身為九架楹承重牆式構造方式,其中七架楹下方施作曲形壽樑一道,兩旁為具有蝙蝠紋樣的隔扇門,壽樑下置有草形雀替。後殿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
地址
臺南市北區自強街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