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簡介

古稱為「安平大砲臺」。

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因牡丹社事件侵臺,清廷派沈葆楨來臺籌辦防務並派代表和日本交涉撤兵,另一方面沈葆楨積極加強防務,鑑於鞏固安平海防,沈葆楨認為應建立大砲臺以保衛府城。因此利用熱蘭遮城磚材與洋式紅磚建造,四周有護河,引海水灌注,闊約十尺,水深沒頂,城門出入一座,開向東南。
清光緒二年﹝1876﹞建竣,其不僅是臺灣第一座現代西式砲臺,也配備五門英製阿姆斯脫朗十八噸前膛大砲,威力強大,臺灣的海防軍事也因此而邁向近代化的一大步。砲為下原有兩尺厚的三合土屋,作為避砲室和倉庫,昔已破壞,今改斜坡覆土。
二十世紀初,大砲毀壞變賣,木橋斷陷,城洞砌磚封閉,一副殘破景觀。民國六十四年,砲臺建成100週年時,臺南市政府大規模整建並仿製大砲、小砲,始成今貌,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沿革

1874年,因琉球漁民遇風漂流遭原住民殺害,致使日軍藉口侵入今臺灣屏東一帶,清廷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已欽差身分來臺籌防。沈葆楨於9月開始興建二鯤鯓砲臺。
1876年,全臺第一座西式砲臺終於完成,大門額書「億載金城」四個字。從此在鯤鯓臨海擔負起堡疆衛土的重要大任。
1905年,日本時代,砲臺曾遭若干毀損;光復後,政府於民國64年,砲臺建成100週年時,大規模加以整修,所成今貌。
1999年,民國88年再次進行修復重新開放,在最後一次整修時挖出了部分原埋藏於地底之下的遺跡,以玻璃罩保護著以供人參觀。

隔堆

二鯤鯓砲臺西向三尊大砲的砲位旁有四個隆起的小土丘,稱隔堆,主要作用於掩護砲身和砲手。

阿姆斯脫朗大砲

英製阿姆斯脫朗十八噸前膛大砲,外型如酒瓶,三段構成,砲長4.6公尺,口徑25.4公尺,大砲安置於三合土砲座的半圓磨心砲架上,砲位之間有隔堆分野。日據初期,億載金城仍有軍事價值,但至二十世紀初,已見大砲毀壞變賣、木橋斷裂、城洞砌磚封閉,一副殘破景觀,已失去原有的軍事地位。大砲原有五尊,佈置於西面臨海的方向與西北、西南稜堡處。至日俄戰爭後大砲不知去向,目前所擺設的三尊大砲是民國六十四年所仿製的觀賞砲。

沈葆楨銅像

清同治十三年﹝1874﹞七月,因牡丹社事件,清朝欽差大臣沈葆楨籌防臺灣。為防衛府城建砲臺,由法人日意格設計。經兩年施工,光緒二年﹝1876﹞八月,砲臺建成,上置五門阿姆斯脫朗大砲、八門小砲,以保衛府城海口。至1975年,砲臺建立一百週年,臺南市政府立沈葆楨銅像以為紀念。

小砲

佈置於二鯤鯓砲臺東、南、北面凹處與東南、東北稜堡處。原設有四十磅前膛砲四尊,二十磅後膛砲四尊,現僅存一尊二十磅後膛砲為當年所遺,砲管內仍可見膛線,其餘均為民國六十四年﹝1975﹞所仿製的觀賞砲。

牆垣

二鯤鯓砲臺的形制為方形,四周各有一稜堡,連接稜堡四周圍的城垣,係以四十五度略呈傾斜的土牆築成,高約五公尺,寬約六公尺,牆垣頂部是洋槍隊的防守陣地,以防敵人近撲,現已成為參觀二鯤鯓砲臺環繞一周的道路。

城門洞及引橋

入口城門採用法蘭斯磚砌法,寬7公尺、高6.2公尺、深21.67公尺,中央開圓拱門洞,門額書「億載金城」,內城門額書「萬流砥柱」,為光緒元年沈葆楨親筆題書,因此二鯤鯓砲臺又稱億載金城。前有護城濠,在城門出入口處設有懸吊式、無欄杆的木板橋,若有敵軍來襲,可將橋板收起防止敵軍侵入城中。至日本時代,砲臺已失功能,成為尋幽訪勝之地,設有酒家料亭。橋經整修成為固定形制,至民國時期又歷經整修,為今日模樣。

護城濠

為防禦二鯤鯓砲臺,環繞砲臺四周置護城濠以阻絕侵入者。護城濠於進出口引橋處較寬,為22公尺,四個頂角稜堡處較窄,為13.3公尺。護城濠深因引海水入濠,平時為2.3公尺,漲潮時可達3公尺,濠牆設有擋土牆,以防止土石崩落潰堤。

扶壁

以三合土築成的斜壁,分布於二鯤鯓砲臺稜堡內側牆邊及四周城垣內,大多成對出現。主要作用在於幫助砲彈的運送及支撐土牆,目前還可以清楚看見扶壁上面的溝槽。

操練場

二鯤鯓砲臺中央為寬闊的方型場地,原設計為可容納一千五百名士兵操演練習的場所。在操練場中央原有光緒十年﹝1884﹞所開鑿水池,用以貯蓄水,砲擊引起火災時可以滅火,現已填平成一片茵綠的草坪。

兵房及小砲用彈藥遺跡

1996年3月,因修復扶壁﹝分布在砲臺內側牆邊和稜堡內,三合土築成的斜壁。主要作用是幫助運送砲彈及支撐土牆。﹞而清理兩側及基礎發現兵房及小砲彈藥庫基礎遺跡,較大的扶壁邊留有木板隔間痕跡,但三合土板屋頂已不存。為免基礎遺跡及三合土扶壁再受風吹雨打,以用鋼架和安全玻璃罩加以保護。

彈藥庫殘蹟

1995年清理土牆斜坡雜樹時發現長10.35米寬的三合土外牆。次年又發現牆內離地約3.22公尺深,有三合土彈藥庫基座,地樑砂溝及柱洞因安全顧慮而掩埋,並在地面相對位置用紅磚眶表示。

地址

臺南市安平區光州路3號

聯絡電話

(06)2951504

開放時間

上午8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