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悅門
簡介
兌悅門位於府城大西門外城中央的一座城門,在1835年時創建,城門用咾咕石砌造,因此俗稱「老古石甕城」,是當時臺灣府城西側海埔新生地擴建外城時所建造的三座城門之一,也是唯一僅存的一個。
兌悅門位於現今臺南市的文賢路與信義街口,保存有城門牆體,城門是老石古石,再砌紅磚並粉刷白灰,地下應有牆基,牆角仍有花崗岩石材。當時城門完成後,因為其半圓形門洞看似弓形,而鋪著石板條之巷道亦如矢狀,二者合一宛若射向西邊之弓與矢,因而再設置一座石獅爺以坐鎮驅兇避邪,目前仍然和「修造石老石古石街頭碑記」並臨置於東側巷口。
歷史
兌悅門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位於西方,在八卦裡屬於兌方,故取名為兌悅。
1832年時,發生張丙事件,因盜匪引發許多事情,使得大家都外遷內渡。當時來臺處理的總督,為了安定民心,而在1835年時,由小西門圜土至老古石,外到小北門;分別為三門:小西門(奠坤)、小北門(拱乾)、大西門(兌悅)。
城門特色
門高約四公尺,厚約三公尺,城門洞寬三公尺,上面是半圓拱形以紅磚砌築,圓拱上方有石刻橫額,上方題「兌悅門」三個字。
圓拱內留有高出挑的門臼石,供安門扇,並有插關孔槽,以便閉鎖門扇。門洞上方以花崗石條舖造。門座內側有踏階,供登域之用。日治時期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實施都市計畫,大多數的府城門,在自然或人為的外力下逐漸被破壞;而奠坤門和拱乾門早已不見,僅剩兌悅門。當時的老古石街孔道,仍為現在信義街的出入關口,是唯一仍在穿越使用的城門,也是滄海桑田府城向外擴展的明證。
故事
西元1836年興建的兌悅門,俗稱硓時城門。在地理區位上,始於西元1735年,經總督郝玉麟等題准,自小北門起至南水門止,盡植刺竹。然而『西面一帶,逼臨海濱,潮汐往來,難以種竹』,所以改建大砲臺兩座,並設敵臺、城門、望樓等設施。西元1775年硓時街西側外的兌悅門現址附近新建的為敵樓,北邊為窩舖,南邊為砲臺,城源自北而西種植著刺竹,但在兌悅門附近已無種植,因均為水域之故。
西元1823年,臺江浮覆,府城西面濱海之地漲高成陸地,無險可守。西元1832年張丙之亂,引起府城的治安恐慌,城防被迫變更。西元1833年,閩浙總督程祖洛在(酌籌臺灣善後事宜摺)中,建議在府城西側擴建外城。同年,知府周彥倡在城紳士鳩捐添築子城六座、砲臺七座。又小西門起至小北門止,一帶沿海外城數百丈,以次蕆功。
西元1833年,閩浙總督程祖洛抵臺處理善後,12月回任,乃仿舊例,奏酌籌臺灣善後事宜二十條,其中與府城城防關係最密切者為第六條:『修建城牆、竹圍、砲臺,並增設月城、兵防,以資捍衛也。府城為全臺根本重地。西門外地方,與鹿耳門、安平鎮互相犄角,實郡城之咽喉,亦米糧財貨積聚之所。從前四面濱臨內海而險可恃,故未包羅入城。西元1823年以後,內海之濱,沙日淤墊,北自嘉義之曾文溪,南至郡城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自鹿耳門內十五、六里,俱已漲成陸埔。由此路長驅直至埔尾,撩兵而涉,即屬西門外地,無隘可守,無險可據。上年逆匪滋事,人心驚惶,遷移入城者有之,爭舟欲渡者有之,茍非臺灣道府及城內紳商調度倡率,首圍籓蘺,安定人心,鮮有不為逆匪所掩襲。臣因督鎮道及地方紳士相度形勢,該城環繞東南北三面而弦其西,形如半月,擬於城之西北以迄西南擴大-外城,將西門外市集、民居悉行圍繞在內,擇要建造砲臺,並於各城門添設月城,城上各垛增蓋兵房。惟需費約十餘萬,且恐沿海沙多土少,並有地勢低漥,潮汐可到之處。正在籌議試辦間,據舉人鄭朝蘭等呈請民捐民辦,先行審定地勢,開挖壕溝,並修濬舊有水關,取土以實低漥處所。壕溝以內,栽種刺竹為城,分段建造砲臺。仍酌留捐項,發商生息,為按年修理之費。如捐項充裕,徐議添建月城、兵房。並據紳士黃化鯉首先倡捐銀一萬兩,蘇建勳、吳國棟各倡捐銀二千兩。』又『臣查該紳士等聞風慕義,共效干來,殊標嘉尚』應墾俯如所請,准其將必應興辦之臺灣府及嘉義縣城工,民捐民修,以遂其急公報效之忱。』
外城部份,蔡牽之役時,曾建小西門至小北門的木柵,但已過久坍壞不能用。此次修城時,大體依原址改建為土城,並修建城門,但有兩處與原來柵址略有不同。一為南廠至牛磨後之間的城垣,因臺江浮覆的關係,海岸已退至海安路以西一帶,修建時也在海安路以西建造土城。另一為三處西門外城的城門中,小北門外的拱乾門,小西門外的奠坤門等二門,均在原址重建。惟中門則由鎮渡頭移至新港港邊,以硓時建造城門一座,即為兌悅門。由其門上石匾所題的西元1836年,可知即此一城門及整座外城完成的年代。
地址
臺南市文賢路與信義街交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