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隍廟
簡介
城與隍是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在西元239年,三國時期,就有建城隍廟的記錄。明代時,朱元璋對於城隍信奉虔誠,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和、平滁等地為王,在府稱公,在西元1370年雖然去除封號,但已有府、川、縣城隍的稱呼。清朝以後,不僅各都、府、川、縣的官著附近都設百城隍廟,而且地方自新上任,要先到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然後才能赴任。而民間則認為城隍爺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
沿革
臺灣府城隍廟,建於西元1669年,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西元1778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從進頭門起,依序為正殿、後殿及大士殿。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元樞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外觀
現今的臺灣府城隍廟,曾經歷數次修建,目前建築是坐北朝南。廟內空間為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前殿與正殿之間雖然有拜亭連接,但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山門
地階高三級,階緣為花崗石板,階內地坪為磨石子飾之拼花地磚,山尖的地方有「羽鶴迎春」吉祥圖案的脊墜裝飾,博風及壓簷疊澀。
正殿
屋頂為單脊燕尾造型,屋面是硬山板,脊上座落雙龍寶塔的剪粘裝飾;在後坡的洩水口是建築中最主要的祭祀性空間,因此,在形式上給人感覺是恢宏莊嚴的。正殿面闊三開間,方正的格局因深度不足,導致後金住並為神龕架柱,以省略後步柱的減柱作法,而原縱橫各四柱列即減成十二柱式的規模。
後殿
屋面採單脊馬背式的簡單造型,只有正脊有做金錢花磚的裝飾。
後殿共有八柱,分二列四排,乃缺少檐柱所致;地階與兩廊同高,階前與單墀高差一級之外,其餘建築方式與正殿大致相同。
迴廊:東西迴廊位於正殿與後殿之間,沿院牆立柱搭設而成。為方形斷面的磚柱上接圓形短木柱,柱間架三界通樑,通上置惹草飾的補間斗座,承疊二斗接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
拜亭
由四柱獨立組構而成,又可稱之為「四腳亭」。拜亭共由四柱及六架屋楹所組構而成。柱身採接柱的型態,下段柱身及柱珠皆飾以磨石子,斷面呈圓形,柱頭圓斗承接桁木,並有斗眼。柱間五界大通樑及三界二通樑上並置象斗座,其上層疊二斗承雙脊桁,而為捲棚的形式。
地址
臺南市青年路1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