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崁樓
簡介
赤崁樓是荷蘭人佔領臺灣時所建立的,原稱「普羅民遮城」俗稱「番仔樓」、「紅毛樓」。
沿革
1653年,因郭懷一抗荷事件,荷蘭人修築城堡以供防禦。在當時普羅民遮城作為商業行政中心。鄭成功驅離荷蘭人後,將普羅民遮城更名為「東都明京」。清領時期仍與鄭氏時期相同,將赤崁樓用於儲藏軍械火藥的地方。同治初年,供奉觀音佛祖的信徒在城樓上建造大士殿。
1875年,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為行船安全所建立,但因故延緩未建完成。
1886年,沈受謙知縣為振興教育,在赤崁樓西側設立蓬壺書院,也同時建立文昌閣、五子祠、並復建海神廟。
1895年,日本人將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戌醫院」
1918年,整修後做為「臺灣總督府日語學校臺南分校」(臺南師專前身)
1960年,將原先位於大南門城內的「龍生九子-贔屭」遷移至赤崁樓臺基南側
海神廟
當時沈葆楨因牡丹社事件來臺,為了行船安全,也為了感謝海神庇佑所建立。樓前有黃杰題「赤嵌樓」匾額,與文昌閣上沈受謙題「赤崁樓」匾額引發「嵌」與「崁」之爭。在海神廟一樓鄭成功的畫像上方有塊「東海流霞」之匾,來自於鄭成功五言詩手跡,二樓則展示古代各式船隻的模型及臺江滄桑圖。海神廟迴廊有瓶狀後門,造形如花瓶線條優美,蘊含平安之意,在門楣上的白兔蕉葉圖案,則象徵「玉兔東昇」的意義。
御贔屭碑
1786年發生林爽文事件,清廷命令將軍率軍渡海平亂,因迅速平定所以乾隆皇帝親自動筆寫下五篇詩文,御贔屭碑共有十個石碑有著「石全石美」之意,四面碑文以漢文撰寫,四面以滿文撰寫及兩面滿漢並用。赤崁樓內只有九座御贔屭碑,其中一座滿漢並用的碑文分贈嘉義。據說,1911年時臺江內海陸化,當時有隻贔屭不慎掉入海中,因此重置了一隻贔屭,而現在位於嘉義的贔屭碑就是當時所重置的。在數百年後,因臺江淤塞當時掉落的贔屭被漁民撈獲,民眾認為這是神蹟將該龜座尊為「白靈聖母」,目前供奉在保安宮。有碑額正上方有一團龍,口啣刻有篆體,八隻行龍攀繞在左右兩邊,此處龍足為五爪,在古時候,五爪為「龍」皇帝專屬。石碑駝於贔屭之上,相傳龍生九子之一。
文昌閣
1886年,為了振興文教,臺灣知縣沈受謙所建,文昌閣與海神廟皆為「歇山重簷頂」的建築。文昌閣一樓是文物陳列室,則二樓供奉魁星爺,因此在考試將近時,總有許多考生到此祈求金榜題名。
鄭成功議和圖
鄭成功於1661年圍攻普羅民遮城,當時駐守在赤崁樓的荷蘭人投降之後,在此設置承天府,為了紀念此歷史事件,在1980年時在赤崁樓庭園前樹立「鄭成功受降圖」,後來更名為「鄭成功議和圖」,以前荷蘭人是跪著的,但在民國90幾年時,荷蘭學者來臺時看到之後表示抗議,因而改為立像。
古井
「紅毛井」是一口半月形的石砌古井,位於海神廟與文昌閣之間,據傳這口古井是與熱蘭遮城相連的地道,因為當時17世紀,兩地相距4公里,但後來經專家研究結果之後,證明這只是一口水井而已。
普羅民遮城遺跡
荷蘭人在建普羅民遮城時,建一個四方的主堡並在東北面及西南面各建一個四方的稜堡,組成稜形的結構,以建立防衛功能。在光緒年間,普羅民遮城完全傾毀後,在東北稜堡的殘遺處蓋起五子祠,但之後又毀於颱風。1944年,日本人整修時挖掘城堡遺跡,依稀可分辨砌成磚牆的材質和磚壁的厚度,也說明了當時普羅民遮城的堅實。
蓬壺書院
1886年,沈受謙知縣為了振興文教,將呂祖廟內的「引心書院」遷至於此重修,並更名為「蓬壺書院」,但現在整座書院僅剩門廳供人參觀,門口的匾額「蓬壺書院」為沈受謙所題,兩邊紅磚牆各有綠釉花窗,而上坎垛匾「雲路」、「立雪」、「霄窺」、「鵬程」等,則含蓄隱喻書院中的人寒窗苦讀,期望他日能一舉成名的心情。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212號
電話
(06)220-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