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

簡介

開元寺原名「北園別館」,是目前臺南市規模最大的佛寺,也是臺灣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在臺灣佛教界享有極為特殊的地位,建於明永曆年間,入清之後,又有多次修築,直到康熙年間改建後,易改名為海會寺,嘉慶年間才正式命名為開元寺,但在建築風格上仍保有「伽藍格局」,為典型佛寺的形制。

沿革

日治時期,採取傳統修葺技術重修三寶殿,西元1912年重修山門、西元1929年增設僧伽學堂,西元1931年增建圓光寶塔。西元1932年捐修天王殿,後又改稱彌勒殿,在西元1933年完工。

光復後,西元1953年又修理佛像、重修山門、西元1960年募捐重修大雄寶殿,並雕塑十八羅漢像,增建外山門,同時修理三丈餘高的大士殿,西元1963-1967年改用鋼筋混凝土建築,使得鄭經井被包在建築當中。西元1969年重修寺院,西元1970年增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廂房。


西元1972年,修理大雄寶殿兩側房為鋼筋混凝土樑頂,並進行彩繪。西元1997-2000年,進行古蹟整修。
明鄭永曆三十四年(1680年),延平王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而在董氏去世後該園遂廢,進入臺灣清治時期之後,臺廈道道員周昌也曾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此地建亭築室,但不久就任滿回京,該園又廢。

建寺

西元1690年,因為當時臺灣未有佛寺,所以就將北園別館改建為寺宇,稱為「海會寺」。
開元寺自建立至今,寺名經歷多次變更,最初為「海會寺」,而「開元寺」之名最早在西元1720年出現,而後史書中均以海會寺及開元寺稱之。但在西元1796年,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當時寺廟規模很大,稱為臺灣之冠,在西元1859年重修時,以陳乃嘉所作「代募官修郡北開元寺序」即以「開元寺」稱之,而後即均以「開元寺」稱之。

建築

開元禪寺的殿堂配置屬四合院式,接近禪寺建築所謂的「伽藍七堂」規制,山門(三川門)、前殿(彌勒殿)、主殿(大雄寶殿)、南北配殿(左右廂房)、鐘鼓樓和法堂(以主殿兼用);開元禪寺的三川門、彌勒殿和大雄寶殿三棟建築都是三川脊式,進入三川門後有兩尊護法,左綠面的唏鄭將軍、右赤臉的咳陳將軍,皆採坐姿、手持金剛杵,這種立於山門的護法塑像,在臺灣僅見於臺南,三川門左右各別建有鼓樓與鐘樓。「彌勒殿」又稱「天王殿」,入三川門後的第一座大殿,正殿供奉彌勒佛和四大天王,左右偏殿分別是開山堂和淨業堂。
「大雄寶殿」為開元禪寺的主殿,正殿主祀釋迦牟尼並另祀菩薩、尊者和十八羅漢;「大士殿」主祀觀音菩薩,兩層的中西合璧建築為特色,1樓正殿牆上嵌有十餘個龍、鳳、鯉魚等造型的雀替,2樓中央主祀千手觀音,並附設慧光圖書館。

七弦竹(傳說)

此竹位於大士殿左側新建禪房的北邊,據傳是鄭經之母董夫人所種,為來自河南臥龍崗的竹中異品,在臺灣相當少見。其特徵為莖幹略呈黃綠色且極為細長,而因在上頭有七條平行延伸的青色絲紋,故名「七弦」。

詩魂碑

詩魂碑立於七弦竹旁,為日治時期的昭和五年(1930年),因當時推行皇民化運動,在寺中活動的詩社為避免遭到文字獄而將長年以來的詩稿埋於地下,立此碑以誌之。

住址

臺南市北區北園街89號

連絡電話

(06)237-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