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典武廟

簡介

俗稱大關帝廟,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在靈魂崇拜中,祂是聖哲英烈的一部分;在道教信仰中,屬於天界行政組織中的中央行政神。因而在信仰上祂幾乎是地跨四界:是商業之神;結義之神;勇武之神;伏魔之神。此外,又涵蓋了儒、釋、道三教,儒教的文衡聖帝,佛教的護法伽藍,道教的協天上帝。
全盛時期武廟附近六條街的境廟組成「六和境」,並於廟內設立「六和堂」為聯境辦事處和全城冬防指揮所,地位愈顯重要。日治後,武廟雖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但在人民心中仍維持其崇高地位。祈求功名的三大步驟之一是拜孔子求智慧,步驟二就是拜文昌求機會,是每到考季的一大盛事,民間一般認為文昌帝君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幫助保佑讀書撰文的神明,是讀書文人、求科名者所最尊奉的神祗。來到祀典武廟祭祀文昌帝君,擔心漏了哪一個重要步驟嗎?別擔心,只要到服務櫃臺添點香油錢,填寫祈求單據,寫明考試項目、應試人資料,跟著指示步驟按部就班祭拜、心誠則靈。祭祀品大多以生菜為主,希望考生能勤奮用功、一舉高中得名,祭拜過的供品一定要帶回家煮給考生吃。祭的食物大致如下,提供給您參考,例如:芹菜(勤勞、勤奮)、蒜(計算)、蔥(聰明、開智慧、耳聰目明)、菜頭(好彩頭)、發糕、桂花(發貴)、粽子、包子(高中、包中)、竹筍(順利)、油(加油)。 

沿革

1720年代,雍正為了消弭反滿思想,極力排斥民間將宋代「抗金」名將岳飛與關公並祀,除了宣揚佛教之外,清朝於中國境內不斷提升關公的地位,也因此追封關帝祖宗三代為公爵,並將全國部分大型關帝廟改為官祀,並加設三代殿。受此影響,當時稱為「大關帝廟」的該廟,改名晉昇為今「祀典武廟」,而該名稱沿用至今。

據祀典武廟管理委員會蒐集之文獻資料內容,祀典武廟位於赤崁樓正南方,俗稱「大關帝廟」或「武廟」,係為了區別在臺南市新美街上的另一座被稱為「小關帝廟」的開基武廟而言。祀典武廟以其建廟之早、文物之豐、格局之壯偉、地位之尊崇,故其名列臺灣地區重要一級古蹟。

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清廷敕封關公的祖先三代公爵,並製神位,供奉於後殿三代廳。且奉旨舉辦春秋二祭,使之成為全臺規模最大,也是唯一擁有「祀典」尊崇的武廟,並與「全臺首學」之臺南孔子廟並列,享有「祀典武廟」之稱。
日治時期後,武廟不再列入官方祀典,也失去其原為官方單位之優勢地位,但仍在人民心中仍維持其信仰上的崇高地位。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

開放時間

5:00~21:00(初一、十五延至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