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州廳(臺灣文學館)
簡介
臺灣文學館前身為日治時期臺南州廳,在1913年到1916年間建造,落成於1916年,為臺灣第一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美軍砲火幾乎完全炸毀,因此在整建之後在1949~1969年間將臺灣文學館作為空軍供應司令部,1969~1997年間為臺南市政府,後因臺南市政府遷移至安平,因而將古蹟以「古蹟再利用」的思維,改作為國立臺灣文學館與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在原為「臺南州廳」時,建築屬於西洋歷史式樣,磚牆搭配幾何圖形,入口以12巨柱前推門廊,營造威嚴又具平衡典雅的建築特色。在後來修護過程中為保存舊建築的精神,在大廳部分也以綠能採光的方式,使得新舊相互輝映。
建築側身以形體相向、雙手環抱之態,形成生命共同體「環抱」銅雕藝術裝置,讓民眾引發眼前建築、文學、文化資產的感知。公元1916年落成啟用的文學館館舍,是當時治理雲林、嘉義、臺南一帶的「臺南州廳」,同棟建物中還有「臺南市役所」(即市政府)一同辦公。作為當時重要的公共建築之一,臺南州廳的風格與其他民間建物完全不同,仿巴洛克式的繁複華麗設計,高雅、隆重而氣派的架勢,是設計者森山松之助(1869~1949)的代表作品之一。
在2003年正式開館後,除了蒐藏、保存、研究之外,還有展覽活動、推廣教育等文學相關活動,帶動文化發展。在理性的外觀下,營造出高雅的環境,進到裡面是個溫暖的空間,讓民眾能盡情探索臺灣文學的內涵。
教育方面,館內外都有許多活動,常設展、特展、兒童文學、講座、研習、展演等等。讓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藉由參加活動,更加認識文學,讓文學薪火相傳。
展覽方面,以臺灣作家及臺灣文學為主,利用空間展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展覽不只有定點的展示,也有移動的實體展示及線上展覽。不同世代、不同時期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學樣貌,讓民眾認識文學的內在更提升人文素養。
研究方面,是臺灣文學館的核心業務,在典藏的基礎中,為了將藏品完整詮釋,開啟相關的研究。在臺灣文學史料的蒐集及整理,所關注的是白話字文學、古典文學、1920年代之後的臺灣新文學、戰後現當代文學及兒童文學等部分。為了讓文學研究更具有影響力,因而辦理許多的研討會,與學術界交流。
典藏方面,蒐藏了許多有關於臺灣文學發展相關文物,藏品數量可觀,內容更是多元。為了不讓珍貴的文物損壞,除了建置專業的典藏環境,更以現代化的保存技術進行修護、保存。此外,也將文物以數位方式掃描保存,更可運用在網路資料庫上,提供大家方便查閱。
開放時間
周二至周日09:00~18:00 (周五、周六延長至21:00)
地址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