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
剛乾燥後的菸葉過乾,不能直接處理,所以需要受潮。受潮是指菸葉吸收空氣中的水氣,使其較為柔軟,才不會碎裂成屑屑,相當於菸農的損失。完成受潮之後便會進行「卸菸」。對於家中空間較為不足的菸農而言,卸聯之後會先將菸葉以米袋(白布的部分)打包,暫時堆疊貯存,待當年期所有菸葉完成乾燥之後再進行揀菸分等的作業。
(圖片來源:搶救小組攝影組)
【實際參與】:
雖然在菸葉調理的階段並不再是以體力為重心的工作,然而,不斷彎腰收菸葉對菸農的背部造成傷害,尤其我們主要參訪的兩位菸農的年紀都70歲了,長期的工作使他們的背部經常感到不適。
參與調理時,我們發現每個步驟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及精髓所在,每一個拿的方式、放的方法,小小的步驟,都關乎菸農的心血成果,一不小心傷到菸葉,就會使菸農損失「摳摳」。
(圖片來源:搶救小組攝影組)
菸葉調理及上繳 ( 1040521 ):
訪問人物:林冰建、林冰乾、林鄧阿端
參訪人員:李育如老師、林學慶、王詩奇、周沂臻
訪談內容整理及編輯:洪于捷、葉明傑、林學慶
(圖片來源:搶救小組攝影組)
訪問內容:
Q1:壓菸葉的時間要多久?
A1:差不多十五分鐘,才能把菸葉壓成菸綑(台語發音),一塊一塊像磚頭一樣。
Q2:交菸葉一包是幾公斤?價錢如何?
A2:以二十公斤為一包,而價錢政府會另外制定(菸葉標價是在當年期的七、八、九月,由菸農和菸酒公司協商)。菸酒公司在收購的時候會將菸葉分成五等級,會把菸葉一包一包打開來檢查、分等,其中一、二、三等級的菸葉品質較佳且價錢都相同;四、五等級的菸葉品質較差,價格較前面三等來的低。另外,菸酒公司會制定每次的收購平均價(例如206/公斤),且規定所有菸農必須繳交占當年期百分之二十的菸葉是屬於四、五等。每年的收購平均價不一,視當年的標價而定。
Q3:菸葉都會交到哪裡?
A3: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台中菸區)都會把菸葉交到中原買菸場,再運回公司等待處理。
Q4:菸農交菸葉的時間是否每年都一樣?
A4:不會。菸每年先繳菸的菸農都會不一樣。例如:第一年前後順序是A-B-C-D,第二年會變成B-C-D-A,第三年則是C-D-A-B,以此類推。每年確切的繳菸日期會由菸酒公司寄發通知給菸農。
Q5:什麼是駐廠代表?
A5:駐廠代表就是菸葉改進社(菸農團體)派駐在買菸場的代表,替菸農監督買方是否有損害菸農權益之情事。以往駐廠代表規定最少要兩位,現在則因為制度改變而沒有硬性規定。
Q6:既然我國有進口外國的菸草,且價格較本土菸草來的低,為何政府仍保留部分菸農繼續種植菸葉?
A6:政府保留菸農種菸是因為要限制進口菸葉的價格,避免外國廠商隨意漲價。所以本土菸存在的主要價值就是制衡進口菸的價格。不過,因為本土菸的成本較高,因此,菸葉廠不敢使用太多本土菸,使得庫存量增加,進而促使政府鼓勵廢耕,以減少庫存壓力。在沒有新血投入菸葉種植的情況下,造成菸農老化的問題相當嚴重,或許不用等到政府全面收回菸葉許可耕種面積,老菸農就做不下去了。
Q7:菸葉廠會派來的人有哪些?
A7:基本上會是二位鑑定員及一位記錄人員,鑑定員又分為正、副鑑定員由鑑價員負責為菸葉分等,記錄人員則是負責記錄菸葉的等級、重量,並將這些資訊輸入電腦製成標籤,貼在完成採購程序的菸葉上,再送上卡車。
Q8:菸綑上的標籤是做什麼的?
A8:記錄人員會把一包菸綑的重量、等級、收購價…等等資訊輸出成標籤,算是菸葉的「身分證」,方便入菸葉廠時再次核對。
Q9:這個買菸場的設施歷史多久了?
A9:大約2、30年了,繳菸的時候偶爾會出問題,不過使用量不大,大家都將就著使用。
Q10:菸農每年要繳多少菸葉?
A10:視種植面積而定,每分地要繳250公斤,多出來的菸葉不收,少的話就得自己想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