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度:N22°37′44.93″ E120°21′54.06″
外濠溝原本是古鳳山鎮的護城河,市區的排水會經外濠溝流入鳳山溪,而原本在流進鳳山溪前,為了灌溉則興建一多功能閘門,可將鳳山溪上游經曹公圳流進之水阻擋,進而將柴頭埤填滿,利用抽水機房(現仍保存,原本要將其拆掉,但經鄭溫乾老師勸阻已留下,可使得已消失原貌的柴頭埤遺址仍保有些許風貌。)而進行水資源利用,透過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原理,向四周延伸(因鳳山地勢較他地為高),亦即此閘門一方面可將污水往鳳山溪排入、另一方面又可讓灌溉餘水倒流回柴頭埤。
我們到達現場時,此閘門已被打掉,進而將其整修為下層排放污水入鳳山溪之箱涵(詳見示意圖,目前已用水泥將箱涵封起,無法看見),原柴頭埤附近的外濠溝原址上正在整建成公園,將來這裡便可成為親水空間,提供居民休憩。至於原本髒污的鳳山溪,目前已將高屏溪乾淨的河水引進,小有效果。
此時,我們發現了附近有熱心居民老夫婦願意接受採訪,老夫婦(阿公:孫水和先生,77歲;阿嬤:孫王親,74歲)住在柴頭埤北邊,其居住地目前已被堆疊成地勢較高處,據他們說明,原本的多功能閘門有三孔制水門及五孔制水門,三孔制水門因比較小,做為灌溉供附近農田使用;五孔制水門則是用來排放洪水之用。除此之外,他們還說原本的柴頭埤更大更寬廣,包含了附近的大樓區域,卻因人類要居住而縮減其範圍,是件令人惋惜之事。
箱涵及親水空間之示意圖 (2009/1/2 胡緣緣繪製) |
柴頭埤遺址原本的抽水機房 (2009/1/2 胡緣緣攝) |
目前已遭污染的鳳山溪 (2009/1/2 胡緣緣攝) |
我們與居民的合照 (2009/1/2 黃怡敏老師攝) |
雖然我們去實察之時,不能見到原本的柴頭埤風貌,但經由老先生老太太的口訴說明,我似乎能想像原本那清澈的水質、縱橫交錯的田埂,想必一定是像幅田園畫般美麗!不過原本景觀卻因都市發展而造成了重大改變,原本那寬闊的埤塘,已成為一棟一棟矗立的大廈,而本應是清澈並粼粼閃耀著波光的鳳山溪,卻已遭到家庭、工業廢水的魔爪,縱使我們盡最大的力量想要去挽回,然而污染卻已經造成了…人類應當以嚴肅的態度看待這件事,好好的省思一下,我們對於這美麗的環境,到底做了些什麼!而仔細想想,怎樣能夠對於環境及我們都好,形成雙贏的局面。
撰文者:胡緣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