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計畫緣起
網站導覽表
細細說稻米
花東尋好米
米食大賞
農具教學區
田野藝廊
學習單
小當家菜單
掌廚小當家
義工心得
小當家秘笈

 

二十四節氣稻米三兄弟稻米的一生稻米收割米質品管稻穀碾製食米種類米的推手

 

二十四節氣
文  陳昭蓉

「二十四節氣」是古人觀察季節、氣候變化的規律性,創造出來的計算時間方式。簡單的來說,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上的二十四個點,好比軌道上的里程碑,到了什麼節氣就會表現出什麼氣候。在當時人們以「立竿見影」的方法來計算時間的變化,在每日同一時間點,不同節氣所看到的竿影長度都不相同,如果仔細觀察便會發現,竿影長度的變化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竿影最長到最短的時候,分別是「夏至」及「冬至」。而在春、秋二季中,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是相同的,這就是「春分」和「秋分」,於每個季節中再各自區分出六個節氣,便形成了「二十四節氣」,全年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反映出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是中國人民對於農事經驗的總結,對於農業生產的貢獻非常的大。

       「二十四節氣」原是以黃河流域地區氣候為製作標準,不同地區對於季節特色及節日的說法都會有些差異,但是原則上大致不脫離「二十四節氣」的時序原則,雖然應用在台灣的氣候上會有一些誤差,但對台灣地區的人們還是有一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