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東縱谷-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台灣出好米,好米在縱谷」!花東縱谷風景漂亮,污染又很少,所以又被比喻為「流奶與蜜之地」。花蓮縣的富里鄉位於花蓮縣的最南端,富里鄉位於花東縱谷的中間點,再往南則是台東縣的池上鄉,最南端是台東縣的鹿野鄉。花東縱谷被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東西包夾,氣候炎熱,空氣中水分多,日夜溫差變化大。每年平均氣溫大約攝氏21.8度,雨量豐富。縱谷中有花蓮秀姑巒溪和台東卑南大溪流經,溪水終年不斷,水源豐富,利於水田的灌溉。再加上沒有工業的污染,水質非常好,最適合稻物生長。根據統計,區內農業人口占全區的70%,大部分都是種植水稻,稻田面積約19000公頃,稻物平均年產量大約93000公噸,全區都是良質米適栽區。花東縱谷種植的良質米一向都有「米之珍品」的美名,品種有台梗16號、台梗2號、高雄139號、也有一些香米類,如台梗4號。所以,花東縱谷也有台灣的「天府之國」的盛名,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品牌行銷多年,馳名全國。例如富里的富麗米、池上的池上米、關山的關山米、鹿野的福鹿米,尤其富麗米和池上米是日據時代朝貢天皇的貢品,富麗米和福鹿米也曾經行銷到日本過。
二、縱谷好米
我國加入WTO之後又增加了稻米產業的衝擊與競爭,於是在九十年七月十六日,農委會東區糧食管理處邀請了許多花蓮、台東兩地的相關人士舉行討論座談會。因參加者非常踴躍,所以農委會東區糧食管理處便成立了「推動委員會」,推動委員會在期間召開過很多次會議,終於於九十年十月十九日由花蓮縣的玉里鎮、富里鄉和台東縣的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組成一個「花東稻米產銷策略聯盟」,從花蓮玉里鎮到台東鹿野鄉的農戶、農會都是花東稻米產銷策略聯盟裡的一員,總稻田面積約14000多公頃,完全沒有遭受到任何工業廢水及重金屬的污染的良質米栽培區,堪稱「台灣最後一塊淨土」。
從花東縱谷種出來的米,味道絕不會比進口米差,同時為了不和進口米混在一起,因此特別創造出「縱谷好米」的品牌。最近台灣稻米的消費市場,多了大量進口米的競爭。國產米將在稻米市場上強調新鮮度與品質的優勢,提供消費者最新鮮的米,或許未來還可以有專人送貨到府,爭取消費者的認同。「縱谷好米」將花東地區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以統整,不斷的提升耕種的技術,來提供消費者又新鮮,品質又好的最高級良質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