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保存的課題與價值
溪湖國小禮堂完工於西元1938年(昭和13年),以當時的經濟條件及技術構造,要建造RC構造且跨度大的禮堂,並非易事。禮堂的大跨距有別於同一時期的其他禮堂建築,芬式鋼桁架為其特點,材料斷面合乎力學之經濟性,樑柱構架與異牆整體式澆置RC的做法,可視為鋼筋混凝土技術成形的里程碑。但因為當時RC造價十分昂貴,山牆屬RC構架填磚的構法,有別於同一時期禮堂的建構方法。
禮堂雖經多次修改,仍然保有日治時期的空間意義與構造原貌。同時,禮堂做為重要的集會空間,不但具有前人工藝之心血結晶,同時也是歲月的見證。是多數人內心深處的記憶,不論是構造技術的意義或是特殊的空間特質,溪湖國小禮堂是台灣地區極具保存價值的文化資產。
歷史保存原則
2002年時,溪湖國小禮堂歷經921大地震的洗禮,仍舊完好的保存下來,雖無法如同古蹟一般做到完全的原貌復原,但在修復的判斷過程中,仍須依賴不斷的考證與文物史料的蒐集辯證,以作為歷史建築風貌復原的依據,對於無法完全修復到百分之百的日治時期樣貌,許多的材料與技術因應時代的不同,也給予彈性又謹慎的處理對待。修復過程中儘量採用原來之材料,部分的解體與彈性的局部整修為主,也依原物之形貌、尺寸及色彩來施工,力求達到原貌復原,並以傳統工法施作。
由於機能性的考量,現代化的附加設備也因應整體的設計與規劃。適當地以現代營建技術彌補傳統構法的不足,並且符合可逆原則且不可影響歷史建築形式與構法表現。除了修復建築之主體外,考慮到配合整體的規劃來適切地整理周邊環境,使歷史建築存在於一個合宜的背景環境中,真切的完成歷史建築保存之意義。
(以上部分文章節錄自彰化縣歷史建築溪湖國小校門暨禮堂 調查研究報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