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之後日本投降,淡水成了一個小漁港,雖然政府常常有重開新港的計畫,但最後都因故放棄。淡水卻因風光明媚且擁有多處名勝古蹟,而成了一個著名的風景區,很多人到此觀光、旅遊、釣魚、游泳、寫生、看夕陽、吃海鮮、
品嚐小吃,也有許多團體因淡水良好的環境,而到此辦學校,如淡江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前新埔工專)、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前光武工專)和淡水商工等學校,而學校多,就成了淡水一大特色。近來,又因為淡水土地多、住家環境好
而形成很多新社區和高樓大廈,好多人搬到淡水居住,成了新的淡水人。
淡水進入嶄新的時代,台鐵淡水支線於民國77年停駛,興建台灣第一條捷運系統,86年3月捷運通車,使淡水的交通更佳便利,搭乘捷運快速的到達台北市區,有便捷的交通也外來定居的人口也增加,淡水高樓林立,呈現嶄新的新市鎮。
隨著便捷的運輸假日但來大量的遊客,促使淡水個觀光發展更迅速,以前的小吃店,僅限於少數幾家,現在的淡水小吃、餐廳、名產、藝術、古玩、沿著中正路、光明街、河堤公園的發展商圈。
漁人碼頭成為淡水最佳觀光景點,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出海口的右岸,東有綿延的大屯山脈,西邊則隔著淡水河與觀音山相望,本具天然形勝,且近年台北捷運淡水線通車後,大量參訪人潮湧進。淡水漁人碼頭原為昔日淡水第二漁港,位淡水河出海口旁,倚淡海,望觀音,為漁撈,休閒的優質公園,到傍晚時,能坐在木板棧道上,或以著圍欄,欣賞淡水的夕落,到黃昏甚至夜晚,都會有不少民眾或是情侶前來欣賞美景。
|
|
1956年淡水火車站(雙元成餅舖) |
|
淡水成了一個小漁港(三協成餅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