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尾砲台是1884-5年中法戰爭後,
台北縣二級古蹟,也是縣內唯一『關塞類古蹟』,主因中法之役,淡水所有的砲台全沒發輝作用,當時劉銘傳深感海防之重要,請洋人來設計及建築,且購買洋人最先進的「後膛砲」,採『以夷制夷』的方法來保衛台灣。
劉銘傳為防衛台灣海防,在光緒十二年(1886年)聘請德國技師巴恩士負責督造本砲台,以西洋砲台為建築範本,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門額。砲台坐北朝南,為一隱蔽性的暗砲台。形狀為矩形,由外而內有:土坦、豪溝、子牆、砲座、被覆、甬道及廣場。砲座及子牆由昂貴鐵水泥灌鑄而成,光緒十五年(1889年)大砲安裝完峻。
滬尾砲台有四座砲座,分別為12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10吋阿姆斯壯後膛砲一尊,8吋克魯伯後膛砲兩尊,劉銘傳透過英商怡和洋行向英國購買大砲安裝完竣,但是滬尾砲台實際並未參與戰事,所以建築部分至今保存相當完整,也是劉銘傳在台灣本島所建砲台中碩果僅存的一座,所以具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
而到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滬尾砲台內的四門大砲(所以現在砲台內已經沒有大砲了,現今仍遍尋不著,懷疑當初為日軍所熔)現皆已不存
在。正門門額上的石匾有劉銘傳「北門鎖鑰」題字,歷史已超過百年,這塊劉銘傳親題的石匾是砲台區彌足珍貴的史蹟。
穿過厚重的拱門,彷若穿過時光隧道。砲台營區內,四周城牆圍繞,老舊磚牆引人遙想其當年的雄偉,劉銘傳在入門題字「北門鎖鑰」。滬尾砲臺,在淡水紅毛城之西邊約半公里處。清光緒初年原建有舊式砲臺,以防守淡水港口。光緒10年(西元1884年),中法戰爭發生,清廷詔以臺灣為東南海疆重地,命令加強海防,於是重修滬尾砲臺,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並率領部隊駐守。是年8月,法軍自基隆轉攻淡水,戰事頗烈,砲臺被毀。
之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聘德國工程師重建砲臺,為二重方形城堡,面積約1.5公頃,外圍城牆以泥土堆積三丈餘高,圍繞四周成方型;內牆係以三合土築成,並有甬道相通為營房,砲臺地基敷有鐵水泥。
此砲臺工程浩大,為清代現代化臺灣之重要海防設施,不但富有歷史意義,且具有學術研究之價值。城門門額有光緒十二年(西元1886年)重建完成時劉銘傳所題「北門鎖鑰」,彌足珍貴。位在台灣高爾夫球場入口處左側的滬尾砲臺為清代重要的海防設施,現在已列為二級古蹟。
|
|
不是看新娘,要看後方的排氣孔 |
營房 |
|
|
已超過百年滬尾砲臺 |
|
北門鎖鑰 |
|
砲台通道 |
|
砲彈放置孔 |
|
只剩炮座基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