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歷史 | 孔廟建築 | 人物傳記 | 祭孔典禮 | 附錄 | 活動計畫

碑文-重修邑學碑記(乾隆年間)



※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 ○ ),
※碑高一九一公分,
※寬七十七公分,
※材質為花崗石。

碑文如下:

線舊隸諸羅,雍正甲辰始設邑;而建學立師以彰雅化,夫子廟屹然作焉。其時草昧初開,因陋就簡。歲辛未,紳士施士齡、張方大等始有重修之議,各輸金為資;益以張達京庚午報捐之項,得白金七千有奇。請於縣,經前縣程君運青具情以聞;報可,興工。旋以他故,中輟。癸酉秋,淡分府王公鶭彃公f,兼得歲頁生吳洛,使卒其事;樸斲丹雘,備極經營。復以資用告之,僅及協星門而止;外無拌池、無屏樹。輿馬往來,日雜遝於其前。此外,缺略不如式者尚多。崇聖佑文之謂何,而褻越一至此哉!

寅眷,世珍調任蒞茲:攫餺c之荒陋,不揣綿力,以為己任。工未及舉而風雨為災,坍者、損者以時聞,明倫堂復全圯焉。工鉅費繁,不得不為將伯之呼;而邑人好義急公,卒莫我拒。於是涓吉命匠,櫺星門易舊為新,覆以屋,防風雨也。其外為泮池;池開有泉湧出,題於石日「芹泉」,取「泮水采芹」之義也。又外為照牆,旁列短垣,塗以丹。移禮門、義路於泮池左右,符體制也。殿前後築甬道各三,砌以磚,以便趨蹌。他若坍者補之、損者完之,俾各煥然改觀,昭誠敬也。明倫堂仍故址而增高二尺餘,堂及頭、儀門皆三檻,規模宏敞,視昔有加。其後訓導署、後左教諭署,悉更新焉。左為白沙書院,列宮牆之側;絳帳青燈,書聲徹夜,又其相附而成者也。再糜番銀三千有奇,始於己卯十月,七越月而告竣。費不動帑、力不役民而大仗以舉,無不可無一言紀其事,且思有以進諸生矣。

「源頭活水」,紫陽之詩也。君子之學,觸物能通,頭頭是道也。矧茲泉出泮池中,發自然之派,成不渣之源;意者夫子在天之靈,秘啟其鑰,將以指迷而覺悟歟!且夫天地磅磺之氣,鬱極必通。泉之伏土埋沙,不知幾千百年,而至今乃出;而彰之人士,應時而起,遂奪臺額於卯、辰兩榜中。天時人事,適相符而不爽,非其明驗耶!所期諸生體大聖示教之意,應天地方亨之運,篤志力學,以培其基;正誼明道,以定其趨;求至聖賢之域,以要其歸。學問裕而經濟成,由是掇巍科、膺大任,上副天子側席之求,以鼓吹乎休明,吾安量所至哉!

是役也,分司勸捐者學博蕭君際恩、林君虎榜,稽查省視者尉張君峻業,督率指示、刻日就工者頁生吳洛。而協力董成,則先後題捐諸紳士咸有功;依例並列於左。
賜進士出身文林郎臺灣府彰化縣知縣張世珍撰文,董事歲貢生吳洛、紳士張方大、吳濬之、張達京、施士齡、林秀錄、楊士申、蒲希日、林世濬、黃紹輝、吳文漢、江廷清、張承祖、黃榜、吳必□、吳南左、李大成、陳宗器、翁家□、陳國輝、□□國、洪廷梯、蔡長浩、張啟發、周士顯、曾光祖、吳學問、郭□、吳南明、施士鴻、潘士萬、周世翟、吳南金、鍾聲□、藍日晃、詹動、□□宜、施國□、□濱、施國培、謝英、吳南□、施國□、王國□、黃必顯、施元繩、施元進、林志忠、黃連生、許殿經、□□□、趙□□、李□□、洪道登、李慶□、趙□宏、□□修、(下闕三人姓名)、黃文□、黃仕□、黃□□、劉正春(下闕五人姓名)、陳□。乾隆二十五(歲次庚辰)六月穀旦立。


   
重修邑學碑記
重修彰化縣學
碑記
重修邑學碑記
重修彰化縣學
題捐碑
     
臥碑
日據時期碑文
近代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