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大典之禮儀向稱釋奠。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夏釋奠於其先師,秋冬亦如之:始立學者,必和奠於先聖先師」。其制:「牲幣」、「合樂」、「獻酬」。漢唐而下,皆崇孔祀孔而稱聖、 ,故祀孔曰「釋奠」,蓋沿古制。
自從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四七八)魯哀公始立孔廟於今山東曲阜孔子故居閒里。漢開國十二年(公元前一九五)高祖過魯,以太牢(牛、羊、豕)祀孔,既而漢武帝崇尚經儒術,罷拙百家,尊孔日隆,先後褒諡孔子稱公、稱王,至唐宋而服十二旒冕服,樂舞用八佾,同於天子。明清定制:每歲仲春二月及仲秋八月上旬之丁日,皆拂曉釋奠。明代祭孔,遣丞相初獻,翰林學士亞獻,國子祭酒終獻,清順治二年出公元一六四五)諡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十四年改諡「至聖先師孔子」,而州、縣遍建孔廟,祀典沿襲不衰。民國以來,各省縣繼行祀孔,仍沿清制。
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定為教師節,在各地孔廟均舉行祭孔典禮。前任孔子奉祀官孔德成先生,於民國二十四年延稱為衍聖公,而後改為奉祀官。民國八十八年,由於祖父孔德成身體狀況並不是很好,現任孔子奉祀官孔垂長(第79代嫡孫)就接下了主祭的職務孔子 ,而彰化孔廟的正獻官歷任均為縣長所代表。
儀式 |
釋奠文物 |
智慧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