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自然
與柴山共舞
專題簡報
柴山探訪
地形特色
動物奇觀
植物王國
景點駐足
左鄰右舍
登山步道
名勝尋訪
自然日誌
親親校樹
考考你吧
幕後製作
遨遊天際
 
貝    類
●珍惜地球上的生物是你我共同的責任.........
  其他種類→
哺乳類 爬蟲類 昆蟲類 兩棲類 鳥 類

貝類和其他動物最大的不同是其身體呈180 度的扭轉,外殼呈螺旋形。生活在陸地上的貝類稱陸貝,包括蝸牛和蛞蝓;生活在河川、湖泊或水田中者稱為淡水貝;生活在海洋裡或海岸邊者稱為海貝。壽山地區出現的貝類以蝸牛數量最多。蝸牛多數為卵生,少數為卵胎生,壽命長達二年以上。其大多數是雌雄同體,通常在春、夏交尾,每隻均能產卵於土中或落葉朽木下,每次約產十粒,經孵化成努小蝸牛,再長大成年。蝸牛以其平坦而寬大的腹足爬行,足腺分泌黏液來潤滑粗糙的地面,以免腹足受傷;其視力不佳,但能判別顏色,較喜歡綠、藍、紫色,討厭紅、橙等暖色調。避敵的行為是將頭部和腹足縮進其殼內,休眠時也是一樣,天氣太熱、太冷或太乾旱時,常躲在貝殼內休眠。蝸牛多在雨後或夜晚活動,以菌類、瓜果、野菜等植物或有機腐質為食,少數肉食性蝸牛則以蚯蚓、小蛞蝓或其他蝸牛為食。在壽山地區無肉食性的蝸牛,調查期間發現蝸牛的天敵有螞蟻,甲蟲,蜥蜴、蛇類等。


高雄球蝸牛

貝殼類似扁蝸牛,為扁球形蝸牛,但殼形稍高,介於扁蝸牛與球蝸牛之間,殼徑約1.5公分,為右旋型。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灣南部,壽山地區常見。

 
斑卡拉蝸牛

具有褐色的條紋,且條紋的數目隨個體而不同,有的有許多條紋,有的沒有條紋。貝殼為左旋型,殼口的唇緣稍厚。為樹棲性蝸牛,喜棲於各種椰子樹的樹上,也喜歡棲憩在白雞油、相思樹、大葉楠、苦楝和桑樹的樹幹上。台灣特有種,分佈在壽山及恆春半島等地。

 
黑線小虌甲蝸牛☆臺灣特有

殼形小,右旋,高約4.6mm寬約6.5mm,6層,殼呈低圓錐狀,殼直薄而脆弱,殼白色,多棲息於石灰岩上☆目前只於壽山發現。

 
臺灣虌甲蝸牛☆臺灣特有

殼形小,右旋,高約12mm寬約6mm,5.5~6層,殼呈極扁平,錐形,殼呈淡黃色,略透明,若死後,將它埋至土中,殼會呈乳白色,各螺層略膨脹,沿臍孔壁有數圈玻狀粗雕刻紋,殼呈廣新月形。喜棲身於落葉下層潮濕處。臺灣全島,本區局布地區分布。

 
大錐蝸牛

殼形小,右旋,高約13mm寬約3.5mm,8~9層,殼細長塔狀,周緣圓形,殼質脆弱,呈白色,略透明,略帶光澤,殼頂頓,螺層略膨脹,無臍孔,軟體呈淡黃色,卵呈圓形,因透明狀常可看到內的卵粒。棲身於落葉等潮濕處。原產印尼,隨甘蔗等作物四處散佈。而現在分布於中國大陸,臺灣,日本,東南亞,等諸島,本區廣泛分布,而數量不多。

 
臺灣似煙管蝸牛臺灣特有

殼中形,右旋,高約18mm.寬約6.8mm,九層殼呈塔狀周緣圓型淡褐色,不具花紋,殼頂頓,表面具細雕刻紋路,臍孔封閉,不具任何腔襞。棲身於地面落葉下,石子下。臺灣南部,本區稀少,偶爾會在地面發現死殼。

 
斯文豪小山蝸牛

殼高約4mm,寬約7mm,四層具多旋形殼蓋,殼呈低平捲管狀,殼呈黃至紅褐色,縫合線深,殼蓋圓形,垂直成蝸殼蓋不外翻,但會略增厚;具多數與縫合線平行及垂直的雕刻線,使殼呈網狀雕刻,臍孔寬廣而深,向殼頂而漸縮小。本種為完全地棲性貝殼,喜棲身於地面落葉下。臺灣全島。本區最為廣泛。

 
青山蝸牛

殼中形,殼高約14.5~16mm殼寬約14~16mm,6層殼球狀圓錐形,呈圓管狀環繞周緣圓形.殼直薄而脆弱,殼乳白色略透明活體因外套殼模有綠色素,死亡後色素變便分解。殼頂略尖,各螺層明顯膨大,表面具不規則生長紋,縫合線深而明顯,臍孔狹窄而深,大布份為體層及軸唇所掩蓋。本種常棲身於樹林,具爬樹習性。臺灣南部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