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角頭:
其七角頭是一種轎班組織,由許多人物組織而成。為一種地方性的文化之一,亦是東港的信仰象徵。大總理:為迎王所有活動中掌有相當權利的人,亦擁有相當大的社會地位。
三光:日、月、星的總稱
三跪九叩首: 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
子時:二十三點到一點,即是三更
內司、班頭:其職務非常繁雜,在迎王祭典中的所有活動中大都可看到他們的蹤跡。(有時在其它祭典中他們也擔任主祭的工作,且也有終身性和繼承性的特質。
吊籃:亦稱為垂花
扛枷:在典型的扮犯中以此為較受注目,身著黑色衣服或只著常服,而在頭上扛著刑枷:凡有刀枷(竹製三角刀形,綁著紅線)、鐵枷(竹、紙所糊、四方型)、鯉魚型(雙鯉魚型);另外以前還有「腳銬手鍊」,是較重的刑罰,目前較少見。扛枷者走在溫王爺的神轎之前,以示諸眾。
行拜禮:即跪下行三跪九叩首之禮。
更鼓亭與更鑼亭:為輪值打更的內司與班頭休息的地方。
侑食:附祭
建醮:「醮」為祭神之意,其原始之意在於地方人民對天上神佛的庇佑表示感謝,或祈求平安而舉行的隆重祭典。
放告:與查夜有異曲同功之妙,但其活動只有在送王的前一天晚上才有舉行,且是對於陰間的事務來進行。
癸丑科:「科」即是「年」,癸丑科即為癸丑年。
查夜:在迎王祭中的一種巡邏活動。
紅硃筆:蘸有紅色朱墨的筆
馬伕:又稱「看馬」,身穿黑衣黑褲,手持馬鞭隨侍在王馬的旁,自願為王爺服行看馬之役;有時也可見為王馬挑馬草水的,也是自願為役的。
貢獻禮:就是由祭祀者所準備或素或葷的食品獻給神明享用的禮儀。
參事:大都擔任過大總理或內外總理等工作,因較有經驗。其工作亦是輔助大總理。
雀替:以前有支撐樑柱的作用,現在因為建材多為鋼筋水泥,失去了原來的作用,僅為裝飾而已。
掃路:又稱為「天地掃」,掃路者繫著黑裙,自願在溫府千歲、大千歲或中軍爺神轎前,先行掃地潔淨路面以迎聖駕。
副總理、內外總理:其為輔佐大總理一切事務的人。
添載:即是供奉給王船的物品,主要可分為下列十種物品:
硬山和懸山的區別在於其樑是否突出山牆。
硬山:其曲脊、垂脊和牆成一直線,惟山牆上有突出的裝飾物。
懸山:其曲脊、垂脊隨著樑突出山牆,而為了美觀的考量,山牆上常有兩塊木條,有防雨之功效。
漢樂:即用傳統的嗩吶噯仔吹出的音樂。
隨香:這是人數較多的一群,繫著黑裙,手持香跟隨在千歲爺神轎後,走走停停,一連數回,以還所許之願。
廣東樂:即所謂的國樂。
瘴癘、魍魎:古時鬼怪
篾:劈成細薄可編織器具的長竹片。
題緣金:即認股之意,由廟方製作平安燈,挨家挨戶去詢問是否要購買。價錢有分1000 元、1500元,有購買的人會獲得一張由東隆宮贈送的紅色符紙,供貼在門上,這樣王船繞境時溫王爺會看見,可保平方公尺。
醮燈:
可由鎮民認購。鎮民可採丁口制,由各戶按家中人口付出;或用股分制,自由決定捐款金額。此活動最主要是為使鎮民有參與感。顧問:在以前大都由當地有名望的人來擔任其職,現在則無硬性規定,有的是由香客所扮演這個角色。
鑽轎腳:
解運的一種方式,使轎子重人頭上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