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第28屆數理組院士

 

第二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主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大學化學系及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講座

 

 科學只要追根究柢,就會有新的發現與驚喜。如果你從這個邏輯看待生活的每件事,就能學習如何自己找尋解決方式,而不是讓別人來告訴你答案。

                                                                                                     ~王瑜 院士衷心共勉

 

王瑜1966年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1973年在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化學博士,紐約州立大學(SU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博士後研究一年。主要研究專長為X光結晶學,也讓台灣X光結晶研究,在世界列於領先群。

 

王瑜,2010年當選中研院院士,是國科會自然處首任女處長、台灣大學首位女性理學院院長、中研院首位女性科學家擔任副院長(2014)。

曾三度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87、1990、1995)、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2009)、斐陶斐傑出成就獎傑出人才獎座(2002)、教育部國家獎座(2005),等獎項。實驗(X光單晶繞射)與理論(分子軌域計算)電子密度分佈及其衍生性質探討化學鍵的訊息;以X 光吸收光譜、X 光單晶繞射實驗及磁性量測探討金屬自旋交換現象及光致激發滯留效應;具方向性排列分子材料-X 光結晶學及電子顯微鏡,為她主要研究領域。

學歷

新竹師大附小

新竹女中初中部

新竹女中

1966年 臺大化學系畢業

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碩士

1973年 美國伊利諾大學化學博士

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後研究一年

加拿大國家科學院研究五年

 

經歷

1979 起臺大化學系任教

1985 赴西德馬克斯蒲朗克煤炭研究所研究一年

1994 赴法國南西大學客座研究五個月

1998~2001國科會自然處處長

2002~2005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院長

回國教學研究

 

    即使在國外待了六年,王瑜對教學的熱誠始終不滅,國外教書遇到的種族歧視事件,讓她決定1979年回母校台灣大學任教。

 不像其他科學家只重視論文發表以及自我宣傳,王瑜把培養學生擺在第一位,盡心力想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3小時的課她總是用10小時準備,她不但需要通盤了解授課內容,更要將繁複的內容系統化與條理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

 每次授課完她都會給自己打分數,若覺得不滿意就會在下堂課前自己先講一遍,她也習慣把編好的講義放在網站上,而後在準備及課堂中邊教邊修改。

 她教書哲學中,她認為教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心力,不但在「教」更在「學」。

致力於教學方面三十多年的她,總是給學生一個研究方向,訓練學生搜尋資料、閱讀期刊及整理資料的能力,再找她討論問題及解決問題。

 她說藉由這種觀念訓練的學生,大多能具有獨立作業的能力。她也鼓勵學生在學期間,儘量多嘗試寫英文論文,她說因為那是一種訓練,更是一個難得的經驗。

 王瑜認為論文的計算與大學分系制度需要改變,若研究成果全部由研究人員評分會使學生常選擇小題目下手或自己獨力完成,更會使學生討價還價要求分數,造成偏差心態,也因此無法做出大型尖端的研究。

 她認為應採用刪除法,刪除一個人的功勞再評估成果剩餘的價值。她說:「建設自我(establish yourself),就無須擔心這些,因為無論找工作或職場升遷,都要先準備好自己實力。

 台灣一定要這樣,大家才願意合作,才能跟全世界競爭。」她也認為大學太早分科,造成學生的基本知識不夠穩固,導致對專業課程的學習會有不同的障礙。

 教學開放的她覺得:「看著學生們走出實驗室後,各方面都變成熟,就是最大的欣慰。」

  王瑜院士既是學生口中的老闆,也是媽媽,每逢生日、教師節甚至是母親節總會收到學生的祝福卡片及她最喜歡的蘭花,每逢過年學生也會自發拜年,可見她與學生親密的程度。

 

理科女院士王瑜求學路

 

國內求學時期

 父親王漢生是國民政府來台後首屆立委,母親是家庭主婦,家中五個小孩全是女生,排行老二的王瑜從小就對物品如何組成感到好奇,常常把家裡的機械拆開來研究,這反映她日後做研究「追根究柢、就是要看到才相信」的精神。

 生長在一個升學競爭激烈的時代,就讀的竹師附小雖升學率不高,她卻換得一個快樂的童年,沒有被補習壓倒;後來就讀最後一屆新竹女中初中部,同學間相處融洽、班級風氣活潑,保留至今。

 喜歡推理思維的王瑜在高三時,選擇甲組,因傳統刻板印象女生不適合讀理工科,加上校方認為理工醫科比較難考,勸退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她的班級是當時人數最少的。

 順利考上台灣大學藥學系後,她常跟隨父親每周到立法院開一、兩次會,從中認識了許多朋友、增廣不少見聞。大一時聽聞同系學長提及藥學系大二修課時會有許多「神經」、「骨頭」需要硬背硬記的內容,對不愛背書也「不喜歡盯著顯微鏡看、解剖青蛙」的王瑜來說,是件辛苦的事,於是轉到化學系。

 王瑜詢問父親轉系意見時,雖然父親讀的是政治,卻沒有被「男生讀理科,女生讀文科」的觀念所限制,不但沒有阻攔自己的女兒讀理工科,反而有條理的分析化學系無法確定未來工作,不像藥學系畢業從事的行業很明確;化學系畢業後,需要到海外讀博士學位才比較有發展潛力,王瑜果然一路念上博士還當上院士。

 1943年的她出生時,台灣還是重男輕女,十分慶幸父母了解教育的重要性,懂得支持兒女的選擇,才有今日豐碩的成就。

 王瑜感嘆有些比自己還要聰明的女性,因為要提早賺錢養家活口,犧牲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嚴重影響女性日後的發展。

 大學時代,王瑜從課本獲取知識,大四時開始閱讀期刊論文,經過整理再和全班同學報告;並和老師在課堂研究實驗討論,最後寫了類似論文作品,這些打下化學領域的基礎以及研究實驗的根基。

 

出國留學與研究

 大學畢業後,為了到美國留學充電,王瑜留在台大當了一年的助教。1968年她前往伊利諾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同時受美國文化洗禮,遭遇不少困難、挫折,剛開始選擇研究室就令她頭疼,還有一般工具的英文名稱及用途,譬如螺絲起子、鉗子對外國人是普通常識,對她卻是新學問;對新聞時事、球賽、娛樂話題非常陌生,與同學間沒有共同話題;對教授自由放任的授課方式,起初也摸不著頭緒。

 攻讀博士時,為了合成一個化合物,王瑜奮鬥了八、九個月沒有成果,還對其中某種化學藥品過敏,導致全身又癢又腫。她當時非常氣餒,甚至懷疑自己不適合做研究,後來她樂觀地想:還有其他研究可以做,就算自己本來的研究被人搶先做出結果,也不要難過,科學還有更多深奧、寬廣的真理等著被發現。

 博士畢業後,王瑜陸續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加拿大國家研究院研究,紐約市立大學期間,結晶學電子密度領域創始者Philip Coppens教授帶領下,引領她對結晶學領域的偏愛,奠定日後的研究基礎。

 後來到加拿大做研究五年時期,受到美國人、加拿大人喜愛拆解機器、研究機器的運作方法,王瑜學習如何動手維修昂貴的實驗設備及運作、分析的軟體,她在國科會X光繞射實驗室裡,總能解決連廠商也不見得知道的設備或軟體錯誤。

 她更享受到科學工作的美好,同事的兒子對她說:「You are paid for what you are playing.」,喜歡的研究工作,還有薪水可以領,她覺得十分有道理,要把工作做好,必須樂在其中,才不被挫折擊敗。

國際學術交流

 

    王瑜不只投入教學,更注重國際間的學術交流。當時台灣在結晶學、無機化學領域仍落後歐美先進國家,為了彌補這些領域的不足,她前往德國學習交流,帶回許多寶貴經驗,還年年出國穿梭實驗室與研討會。

 1995、2010、2011年她到美國布魯克海文實驗室做研究時,雖然都遭遇意料之外的困難,與學生們熬夜分析晶體,王瑜對X光繞射領域樂此不疲。王瑜更要求她的博士生至少要參加一次國際研討會,不僅能夠聽到一些不會出現在國際期刊的內容,像是最新的概念及其他學者克服失敗的方法,還能看見其他科學家、也被他們看見。

 在王瑜多年的努力下,1980年代時需要向德國學習的台灣,如今已經能與德國合作競爭、相互激盪。王瑜1986年創立國際結晶學會中華民國結晶學委員會,讓臺灣於1996年成為國際結晶學會成員國之一。

1990年促成中日結晶學雙邊研討會,延續至今超過20年,為亞洲結晶學術交流貢獻良多。許多國際間的競爭,在她不藏私的分享後變成良性合作,她總是秉持著一加一大於二的原則。

 

顛覆女性角色

 

    傳統刻版印象「理工科硬邦邦的,不適合女性」,王瑜說其實與性別無關,各科學門即使工程科學,也有適合女性的研究領域或工作場合。細心、耐心、韌性強都是女性擁有的特質,很適合研究,在家庭與事業兼顧下更須發揮這些特質。

以前主管出缺,大家腦中只浮現男性人選,曾在國科會擔任處長的她,還會被打電話到辦公室找王處長而誤認為秘書。她不諱言,女性是她出線擔任學術行政主管的重要因素,但最終還是需要靠實力出頭。

 

醉心研究心態

 

 談到研究就笑開懷,王瑜笑說:「做出東西來,自己可以高興好幾天呢!」

「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是她最大的樂趣,解決問題帶給她很大的滿足感,「這是一時的,但卻是最主要的推動力。」(腳踏實地,樂在其中,研究科學是沒有捷徑的)她說研究這條路是漫長的,要不斷更新知識,也要不斷嘗試失敗,但最後的成果卻使你得到無比的快樂,只有在整理教材撰寫論文時,才會真正把別人或自己的研究成果徹底了解,並理出頭緒且樂在其中。

在學術界有著極高地位,但不被讚譽沖昏頭,並清楚了解自己的短處;時而順暢時而困窘,但有現在的成就,證實—從不放棄的決心,比一般人還認真,比一般人還不服輸,這就是王瑜院士。

 

陳筱予 整理)

 

參考資料

《科學人看見科學人》 在X光下看見化學鍵—王瑜 (李名揚 撰文)

《她們,好厲害》樂在研究,探索奧秘—王瑜 (陳建豪 撰文)

《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腳踏實地,樂在其中—王瑜 (王瑜 撰文,李遠哲 蕭新煌 主編)

【2009-01-20/聯合報/C3版/教育】

【2010-10-04/聯合報/R05版/好讀周報科學力】

【2005-04-02/經濟日報/B12版/商情資訊】

【2010-09-05/聯合報/A11版/人物】

台大理學院電子報 2010-09-28

女院士婚姻觀

 

     一加一要大於二,這套方法也被套用在她的婚姻哲學中,單身的她認為婚姻就是緣份,遇不到在一起能加分的人她也不強求,王瑜慶幸生逢今日,父母不強迫她結婚,若早十年出生,不但想念大學「要偷偷去考」,沒有結婚家裡還會給很大的壓力,自己要面對的煎熬很大。

王琴很享受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都待在實驗室做研究的生活,笑稱,現在自己不但沒有小孩要照顧,每天還受到同住母親的照顧。若是結了婚,她說恐怕也不容易保持週一到週六固定到實驗室研究思考的習慣。

雖然單身,卻是輔導朋友心靈創傷的高手,她都勸失戀的朋友:「現在就發現不適合,不是好過婚後才發現嗎?」科學家冷靜、客觀的思考模式,總讓受傷的心慢慢癒合。

王瑜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