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1963)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1966)
美國哈佛大學遠東區域研究碩士(1970)
美國哈佛大學遠東歷史與語言組博士(1974)
經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66-1968)
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1974-1978)
美國賓州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1976-1977)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77-1979)
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78/1-7; 1979/1-7)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1978-1979)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兼任教授(1979-1980)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中國研究中心訪問教授(1980)
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傅爾布萊特訪問學人(1984)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歷史系訪問教授(1989)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1979-1998)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合聘教授(1980-2006)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兼主任(1998.8-2001.9)、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合聘,1998-2001)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兼主任(2001.10-2003.10)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代主任(2004.7-2005.7)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副院長(2003.10-2009.12)
B 當選院士
1996年,中研院21屆院士選舉只選出一位女性院士--人文組劉翠溶。確定當選後,劉翠溶出席院士晚宴時仍是衣著樸素。當選院士,依然樸實無華。
劉翠溶的同仁指出,未婚的劉翠溶把一生都奉獻給研究,從研究所時代開始,她的生活就集中在研究室、圖書館及家裡三個地方。
已先到場的彭汪嘉康、黃以靜、卞趙如蘭三位女院士惺惺相惜,主動趨前舉杯相敬,合影留念,旁人以英文形容她們是「美麗的圖畫」。
女院士們說,未來還要有更多女性當選院士才好,中研院加上新科院士共有182名院士,女院士7人,除了彭汪嘉康院士為1990年起長期間回台灣研究,劉翠溶院士算第一位本土女院士,也是我們介紹8位女院士,唯一人文社會領域的學者。
劉翠溶不是那麼在乎得到院士。有一次走在路上,院內女同仁問她選舉情況,她回答「不在乎」;女同仁回答她:「妳不在乎,但是我們在乎啊。」劉翠溶說,希望她當選院士能對女性研究者帶來鼓舞,那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劉翠溶
第21屆人文組院士
為本土的女性研究者走出一條路
四十年來,我在研究和教學中,一直不斷的學習傳統歷史學以外的學問,充實相關的知識,並加強研究技巧。時時抱著學然後知不足的態度,勤勉治學。對有志從事學術研究的年輕人,我願意以此共同勉勵。 ~中央研院院劉翠溶院士
A 出身背景
劉翠溶,1941年出生,彰化縣人,劉翠溶院士1959年自彰化女中畢業後,以第一志願考上台灣大學歷史系。當時父親生意失敗,但父母並不反對我繼續升學。為減輕父母的負擔,劉院士在大學四年中,除了獎學金外靠當家教維持自己的生活所需,從而也養成了生活簡樸,不浪費時間,讀書做事都努力以赴的態度。
大學畢業後,劉院士順利考上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並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史語所)工讀,整理清代內閣大庫檔案,從其中也找到了碩士論文的題目和資料。1966年獲得碩士學位後,順利進入史語所擔任助理研究員。兩年後,獲得哈佛燕京學社獎學金往哈佛大學進修。
中研結緣
出國前在史語所兩年,1974年夏天,劉翠溶獲得博士學位後便回國,重新進入中央研究院,開展女學人學術報國的新方向。這30多年來,劉院士先後在中研院美國文化研究所(現為歐美研究所)、經濟研究所(經濟所)和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台史所)從事研究。劉翠溶曾在四個研究所工作,大概創下中央研究院僅有的記錄。
與中央研究院院士費景漢等學者合作,研究我國社會經濟史專題論著極多,散見中外著名學術刊物。1977年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當時36歲。劉翠溶回想,這一路走來,些微的波折不影響過程的順利,真是她的幸運,但是她始終非常努力,才能在關鍵時刻得到長輩的提拔。對這些人生的際遇,劉翠溶始終心存感激。
劉翠溶研究時,發現自己缺少什麼,就馬上學,留美時她為了研究經濟史,苦讀日文、法文及經濟學,還從頭學習電腦、寫程式;回國後為了和經濟學家費景漢合作研究經濟史,特地借來微積分自我進修。
當年中研院院士許倬雲引進社會科學方法,推動史學改造,劉翠溶正是追隨的學生之一,被史學界視為「在史學改造中成長的學者」。
劉翠溶1975年到中研院工作,當時全院只有三位女性研究人員,女性是研究院稀有動物,但她相信,只要非常努力,舉術給人的回報不會有性別之分。為了學術,她選擇單身,至今無怨無悔。
C 內向的副院長
劉翠溶把全副精力專注投入學術研究,對自己研究領域以外的問題,都不喜歡回答,看到有人拍照就會下意識迴避,討論事情時不多說一句廢話;但在嚴肅的表面下,卻藏著善良的心,看到有人有困難,就樂於協助,研究所活動經費不足,會自掏腰包,這就是中央研究院2003年出現第一位女性副院長劉翠溶;她接下任期已滿的人文領域副院長朱敬一。
李遠哲擔任中研院院長,選擇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任劉翠溶為副院長。李遠哲這麼形容副手,劉翠溶工作非常認真,她「每天工作25小時」,是標準的工作狂;她曾在歷史語言研究所、美國文化研究所(現改名歐美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和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工作,涉獵非常廣泛,西方世界尊稱這種人為「文藝復興人」。
劉翠溶2003年9月底接任人文社會領域副院長,她認為,現在人文科學已經必須同時進行專門領域及跨領域的研究,而跨領域研究必須先經營氣氛。她舉例說,中研院歷史三所(近代史、歷史語言、台灣史)應該可以結合組成研究團隊,對各種課題做跨時期、跨區域的研究。
劉翠溶說,要提升學術研究水準,除鼓勵在國際上英文發表論文外,也可考量研究領域的特質,有不同作法;例如史學、文學、哲學、語言、文字等,若以中文書寫可以把研究成果呈現得更好,用中文出版最好的作品吸引國際學界的重視,應是合理可行的作法。
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專長經濟史的劉翠溶2009年11月代表中研院到立法院接受質詢時,就碰到外行的立委質問,狂牛染病基因問題。輿論都認為立委不對,蠻橫無理地刁難一位素有自尊的學者,這就是仗勢欺人。這次事件讓劉翠溶受辱落淚,也因為健康因素2009年底請辭副院長,專心回到研究領域。
學然後知不足
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寄給我一本2003年出版”傑出學者給年輕學子的67封信”,邀請我也寫一封信以便收入“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封信”。我仔細拜讀了六十七封信後,覺得這六十七為傑出學者所言,對於想從事學術工作的年輕人,不論男女,都可以有所啟發,何必再從女性的角度來著力呢?我揣度邀請者的用意,大概是因為目前從事學術工作者仍以男性為多,所以希望藉著女性學者經驗,鼓勵女青年也能夠多多選擇走上學術研究的人生道路,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基於這樣的認知,僅此略述個人經驗,供大家參考。
學習歷程:
最初,劉翠溶的研究興趣是經濟史。大學四年級的論文習作探討漢代的商業,碩士論文探討清代順治康熙年間財政問題,博士論文探討清代漢水流域的貿易。
後來她也研究人口史,1975年夏天參加東西中心人口學研習班一個月,次年又到賓州大學的人口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十個月,學習歷史人口學的研究卢法,利用中國族譜整理分析人口的變化。1977年秋天她轉到經濟所後,就一面研究經濟史,一面研究人口史。這跨領域研究,我必須在原有的歷史學訓練外,儘可能學習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以求做出好成果。
近十年來,劉翠溶也研究環境史。十餘年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伊懋可(Mark Elvin)教授向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提出計劃,基金會推薦我與伊教授合作。
劉翠溶約經濟所6位研究同仁參與研究。我們在1992年獲得國家科學委員會的專題研究補助,並在蔣經國基金會資助1993年在香港舉行國際研討會。論文在會後修改出版,中文本為「積漸所致」(1995年由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出版),英文本為“Sediments of Time”(1998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涵蓋面很廣的中國環境史論文集。這項研究以台灣為研究對象,沒想到這竟然成為日後轉入台史所的先機,劉翠溶卸下副院長,還是繼續研究台灣環境史相關的問題。
經濟史,人口史和環境史都是需要在掌握史料外,運用相關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研究的學術領域
(黃旻莛 整理)
劉翠溶舊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