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緣起
中央研究院是我國最高學術殿堂,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國內學術研究領域至高無上的榮耀,能夠躋身院士人數不多,女院士更少;女院士在台灣研究的更是稀少,就像學術研究的領袖人物。
維多利亞實驗高中國際班同學以「女院士」為專題研究主題,希望介紹長期在台灣從事學術研究的女院士,從成長背景、求學經歷、研究過程、人生觀訪談介紹,以為年輕學子的學習典範。國際班同學希望用通俗的中英文介紹八位女院士,希望未來可以更深度介紹每位女院士。
中央研究院簡史
全球有許多研究院,台灣也有不少研究院,包括:經濟、金融、工業、衛生、教育等不同領域,但以我國而言,中央研究院歷史最悠久,學術研究地位也是最崇高頂尖。
1927年4月17日中國社會教育學家李石曾(煜瀛)提出設立中央研究院案,經決議與蔡元培、張靜江三位學者共同起草組織法,原本要屬於大學院,由大學院院長蔡元培兼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28年6月9日正式成立時,召開院務會議;中研院已成為獨立機關,迄今仍為最超然公正單位。
歷經對日抗戰與國共戰爭,國民政府遷台,在朱家驊代院長奔走下,中研院也遷至台北市南港地區復院,歷經胡適、王世杰、錢思亮、吳大猷、李遠哲院長經營,現任院長翁啟惠自2006年10月接任迄今。副院長為王瑜、陳建仁、王汎森三院士,襄助院長處理院務。
中研院實質上設立研究所、研究中心與學術諮詢委員會,還有多個籌備處,根據學術研究需要調整或增設。
院士緣起:
院士是許多研究院、研究機構的最高榮譽。中央研院院院士則為兩年增選一次的學術榮譽終身職,由現在院士審查、舊院士票選產生新院士,院士均經長時間研究,孚學術聲望,為學術界領袖級人物。
院士為終身名譽職,由院士會議就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職權如下:
選舉院士及名譽院士;
選舉評議員;
籌議國家學術研究方針;
受政府及有關單位委託,辦理學術設計、調查、審查及研究事項。
中研院1948年3月選出首屆院士,同年9月在南京舉行第1次院士會議。因戰亂遷至臺灣,1957年在臺北舉行第2次院士會議,並未舉行院士選舉。1958年第3次院士會議時才選出第2屆院士。次年(1959年)第4次院士會議選出第3屆院士,1962年第5次院士會議選出第4屆院士。此後,院士會議每2年定期舉行並選出院士, 2014年是由第31次院士會議選出第30屆院士。
2014年院士會議時,院士仍分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人文社會組,因工程科技日益重要,已通過自2016年從數理科學組分出工程組院士。
中研院院66年來共選出467院士,但1949年迄今已有198位院士凋謝,現有院士 269 人,其中數理科學組 117 人、生命科學組 92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60 人;以區域分台灣 102 人、海外 156 人、大陸 11 人。
統計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資料庫(2014.12.17更新)
註:根據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表示,選舉院士是由全球華裔學者選出,名譽院士 則是針對國外優秀學術人士提名表揚的名譽職。
中研院男女研究員概況:
擅長統計分析的劉翠溶院士表示,台灣學術界的成員仍以男性為多。以2004年初中央研究院的情形來說,女性研究人員占全院合計的29%。分組來看,在數理科學組約占11%,在生命科學組約占42%,在人文社會科學組約占32%。
換言之,女性研究員的比例還略少於三分之一,但在生命科學則已略多於五分之二。這種學科間銼在的性別差異,也許反映生命科學研究的對象比較柔性,因而吸引較多的女性投入研究工作。
女性學者如何在事業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取得平衡?我以為只要把時間安排妥當,女性學者應該可以兼顧事業和家庭。
台灣學術界的待遇基本上上並無性別歧視,女性學者在事業與家庭之間能夠調試的多好,大部分是因人而異,小部分才是學術環境的影響。例如,像在中央研究院這樣良好的研究環境中,只有研究人員自我要求的壓力大於規章的壓力,才能促使學術不斷地進步。
台灣學術界的最佳女性領袖登場—八位女院士
第二屆院士吳健雄是我國第一位女院士,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章、以色列沃爾夫物理獎等學術獎項,被譽為中國的居禮夫人。吳健雄之後二十年,產生另一位女院士,生物組的黃周汝吉;彭汪嘉康當選院士後,長期回台灣領導癌症研究的女院士,變成第一位本土化院士。
長期在台灣服務奉獻的中央研究院女院士領袖,截至第29屆院士裡,只有彭汪嘉康、劉翠溶、王瑜、吳妍華、鄭淑珍、余淑美等6位女院士在台灣長期服務,第30屆院士選舉,新增加周美吟、張美惠院士。
面對最頂尖的學術泰斗或領袖,我們是抱持戒慎恐懼的學習心情,希望多看多讀相關報導,並透過院士會議觀察與側寫,拉近女院士與學子的距離。但學術之路是孤寂的,劉翠溶院士就形容想出名的,應該當不了院士。有的女院士就開幾本書,要同學自行研讀,同學也只能乖乖讀書,不敢過度打擾院士。
用性別區別院士研究,並不是歧視女性,只是彰顯兩性平權的觀念,學術社會的領袖並不是男性專屬,只是這些女性學者在早期重男輕女或在海外學習時,或多或少因為種族與性別被歧視,女院士用實力證明她們都是學術強者,即使得到最高學術榮耀,依然執著,默默在學術研究室或實驗室,繼續探究科學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