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舊聞-王瑜

十大傑出女青年 當選名單昨宣布

【台北訊】

第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昨天宣布當選名單,十位當選人是吳妍華、孫寶年、王瑜、朱友梅、章樂綺、林靜芸、郭小莊、陳國慈、施麗月、盧申芳。

本屆傑出女青年定廿五日上午十時,在台北市實踐堂頒獎,中廣公司將作現場實況轉播,台視則於當天晚上九時卅分播出「金鳳獎頒獎典禮」特別節目,由上屆當選人周嘉川主持。

這十位常選人簡歷如下:

吳妍華(學術類):嘉義人,卅四歲,台大農化系畢業,美國田納西大學生化碩士,現任陽明醫學院生化系副教授;對多種酵素研究極具貢獻。王瑜(學術類):江蘇人,卅九歲,台大化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碩士,現任台大化學系教授;致力推動結晶學發展。

 

 

台大清大聯手研究 發現超導體新材料

【記者李彥甫╱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與清華大學最近聯手找到超導體的新材料,在高溫下合成碳六十與碳酸鉀,可以大幅提高暴露在空氣中的穩定度。這項獨步全球的領先成果已在美國物理年會發表,並向國際「應用物理」期刊投稿,可能會改變科學家對超導體材料理論上的看法。

由清大材料中心教授吳茂昆、台大化學系教授牟中原、王瑜等人領導的研究群最近發現這種新的合成途徑,牟中原表示,這是全世界最新的製程,提高超導率達一般超導體的十倍,空氣穩定度也提高到可以在空氣中暴露一星期,而不會使磁化率降低。一九九二年美國貝爾實驗室曾發表用碳六十及金屬鉀合成的超導體,但只能暴露在空氣中一小時左右。

超導研究是材料研究上的熱門題目,人們一直在尋找不會產生電阻的導電體,提升能源效率,但一直受困於超導溫度無法與室溫相仿,超導體不能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華裔著名科學家朱經武與吳茂昆曾用「釔鋇銅氧」為材料,大幅提高超導溫度,而名噪一時,今年初朱經武更宣布提高到絕對溫度一百五十三度。牟中原表示,台灣的研究群用碳六十和碳酸鉀做材料,在絕對溫度二十度(絕對零度為攝氏零下二百七十三度)時發現超導現象,並曾提高到絕對溫度四十度。【1994-06-30/聯合報/06版/綜合】

 

 

國科會兩處長人事突破「慣例」不再沿襲特定學校出身 科學社群生態勢將改變

【記者李彥甫╱台北報導】

台灣科學社群生態將面臨新變化。國科會已決定調整高層人事,長期由清華大學教授出任的自然科學學術發展處長一職,八月一日起由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王瑜接任;一直由台大及交大教授輪流擔任的工程科學學術發展處處長,八月一日起也改由成功大學電機系教授蘇炎坤接任。

國科會現任自然科學處處長古煥球、工程科學處處長吳靜雄由於借調時間已滿,八月一日起將返回清大及台大任教。王瑜是國科會歷年來首位主導理工科學的女性處長,蘇炎坤則是第一位來自南部大學的學術處長。

國科會高層官員表示,學術處處長一職一向由大學教授借調擔任,雖然不至於影響單一研究計畫的經費分配,但對整體研究的方向,仍有一定影響力,此次國科會突破「慣例」,由不同學校的教授出任,某些學校雖然可能反彈,但多數學校應該會表示歡迎。

國科會內部及部份學術界人士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該注重人才是否適任,不必強調其代表的學校;也有人認為,接任者是否合適當然重要,但處長職務如果由某大學教授擔任太久,即使是人才也難免遭人非議。

王瑜曾得過三次傑出研究獎,目前管理台大貴重儀器中心,她也是國科會卅年來第二位女性處長(台大教授華嚴曾擔任人文處處長)。【1998-07-20/聯合報/08版/社會傳真】

 

 

《新聞辭典》

第五態 細胞膜與水共存

【記者李名揚】

已知物質有氣體、液體、固體、液晶四種「態」,前三種大家較熟悉,液晶被公認為第四態,約是在一九七○年代,距離液晶被發現相隔八十年。

液晶是介於固體和液體間的物質狀態,生活中常接觸的液晶,除當紅的液晶顯示器外,還有人體的白內障、膽固醇、精液、鼻涕,及果凍、布丁。

台大物理系副教授趙治宇發現的「細胞膜與水共存」,是很奇怪的「第五態」,水分子穿插於各細胞膜分子之間,破壞了細胞膜分子間彼此的關連性,卻沒有破壞排列形狀,還是六角形排列,結果變成「一堆彼此間沒有關連性的分子,相當整齊地排在一起」。

台大理學院院長王瑜指出,趙治宇的發現若要被科學界承認為「第五態」,還需要更多實驗證明那是普遍存在於生物體中的物質狀態,這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至於美國和奧地利科學家創造的「費米子凝聚態」,則是一種必須超冷、高能狀態下才能表現的「量子態」,和固體、液體、氣體、液晶這些「物質態」不同;量子態是微觀範疇,受量子力學作用;物質態則是存在日常生活的巨觀範疇,受古典力學作用;雖然趙治宇是在常溫常態「細胞膜與水共存」的微小物質上,發現第五態,但比起「量子態」的微觀範疇,仍然相當巨大,仍是受古典力學作用的「物質態」。

【2004-12-21/聯合報/A9版/話題】

傳統刻版印象「理工科硬邦邦的,不適合女性」,台大理學院院長王瑜說,其實是沒有相關的,各科學門都有女性適合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腳踏實地,樂在其中,研究科學是沒有捷徑的。【2005-04-02/經濟日報/B12版/商情資訊】

 

 

國家講座主持人公布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天公布第9屆國家講座及第49屆學術獎各類科獲獎人名單,國家講座包括台灣大學教授王瑜等7名位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劉瑞雄是第2次獲選,被列為終生榮譽國家講座主持人。

國家講座設置期限為3年,除由學校配合提供該講座主持人所需資源外,教育部每年獎助100萬元(包括講座主持人個人獎金及教學研究經費各50萬元)。教育部官員表示,以往國家講座都要到年底才能揭曉,今年提前作業,昨天票選選出。

【2005-09-10/聯合報/C7版/教育】

 

 

同獲台灣 女科學家獎王瑜、朱淑君:新舊世代都辛苦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30年前,台灣大學化學系教授王瑜從加拿大返國教書,同年成功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朱淑君正好出生。這兩位不同世代的女性科學家,昨天同台獲頒第二屆台灣女科學家獎。她們都覺得對方那一代的女科學家「很辛苦」。

台灣女科學家獎由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與婦聯會主辦,除表彰台灣傑出女科學家,今年更由台灣萊雅贊助增設「新秀獎」,表彰40歲以下的女性博士後研究員或助理教授。

王瑜是今年的傑出獎得主,她將自己的成就歸因於「時運」與「際遇」。她說,如果自己早生10年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因為那個年代,女生想念大學「要偷偷去考」。

王瑜今年65歲,未婚,對於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都待在實驗室的生活,樂在其中。她認為,沒有家累是她能夠在學術上投入這麼多心力的原因;她笑稱,自己不但沒有小孩要照顧,每天還受到同住母親的照顧。王瑜的母親今年92歲,昨天親自出席女兒的頒獎典禮,身體十分硬朗。王瑜說,從小父母都很支持她念書。

29歲的朱淑君覺得王瑜那一代的女性科學家「很辛苦、壓抑」,她常常在研討會中聽到女性前輩學者的人生際遇,覺得當時的女生受到很多不平等待遇及家庭束縛。王瑜是台大第一位女性的理學院院長,也是國科會首位女性自然處處長;她不諱言,她能擔任這些職務,應該也是當時男女平權風氣下,刻意找的。

王瑜並不覺得朱淑君這一代的女性學者比較容易。她認為現在的研究環境雖然比較好,但競爭對手也比較多。她建議年輕的學者應該多合作,進行跨領域的研究,擴大自己的視野。

【2009-01-20/聯合報/C3版/教育】

 

 

最年輕美十大企業家 孟懷縈才49歲

【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中研院新科九名數理組院士,佔新當選人一半,包括國家科學委員會第一位女處長和台灣大學第一位女院長王瑜;和「大強子對撞機」台灣計畫主持人李世昌等。

王瑜曾任國科會自然科學發展處處長和台大理學院院長,去年曾獲第二屆台灣女科學家獎,她謙虛地說「有一部分是運氣好啦!」

她的專長是X光結晶學,談到研究就笑開懷,「做出東西來,自己可以高興好幾天呢!」六十七歲的她未婚,但她認為和研究無關,「原因是緣份。」X光結晶學的新院士是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石麟,他和王瑜都當過國科會自然處長,也都當過國際結晶學聯合會中華民國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0-07-09/聯合報/A6版/話題】

今年選出四位女院士確實不容易。王瑜曾表示,如果自己早生十年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可以走學術的路子,因為在那個年代,女生想念大學「都要偷偷去考」。

【2010-07-09/聯合報/A6版/話題】

 

 

王瑜 怕宰青蛙 化學念出頭

【記者李承宇╱專訪】

素描女院士今年中央研究院選出的十八位新科院士中,有四位女性,創下歷年紀錄。年長一輩女性學者,在考大學時連選理科志願都很困難;中生代女性踏上學術之路,在家庭與研究室間的抉擇也很煎熬。

近年嶄露頭角的傑出女性學者日多,今年四位女性院士中,除了孟懷縈婉拒受訪,本報專訪了王瑜、梁其姿,以及馮又嫦。

女性如何在學界闖出一片天,甚至摘下最高榮譽桂冠,且讓她們娓娓道出背後的故事。

曾是台大理學院第一位女院長、國科會自然處第一位女處長,台大化學系教授王瑜今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她不諱言,女性是她出線擔任學術行政主管的重要因素,但最終,女性還是要靠實力與資格出頭。

王瑜的精確與記憶力,令人印象深刻。「我的研究室『冬冷夏熱』,溫度是其他研究室的正負五度」。王瑜的研究室位於大樓邊角,兩面有窗,可以俯視台大醉月湖,雖然比其他研究室更多陽光,讓她鍾愛的蘭花可以長得更好,但代價是必須忍受令人不舒適的室溫。

 

 

記憶力超強 常說我記得

跟王瑜訪談,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最記得當時…」,包括在美國任助教時與有種族歧視學生的一次衝突、國科會貴重儀器中心第一台X光機的價格,她都如數家珍。好記性可比擬出版自傳「巨流河」的齊邦媛,而且兩人的父親都曾是老立委。

相較於齊邦媛描寫的父親齊世英,王瑜回憶起父親、民社黨人王漢生,沒有國仇家恨,更多的是父女親情。家住新竹,王瑜北上台大念書,父親每周會到立法院開一、兩次會,她就成了父親的小跟班,隨他訪友、到處見識。

 

 

藥學轉化學 闖出一片天

王瑜大一念藥學系,但「不喜歡盯著顯微鏡看、解剖青蛙」,想轉化學系。跟父親談,「爸爸沒有同意或不同意」,王瑜說,王漢生只跟她分析,念藥學比較容易找工作,念化學「就要一路念到底」。王瑜果然一路當上院士。

王瑜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教授要她合成一個化合物,奮鬥了八、九個月沒成果,還對其中某種化學藥品過敏,全身又癢又腫,「當時我真的很氣餒,甚至懷疑自己不適合做研究」。王瑜私下問另一位教授,答案是勸她換一種。

 

 

研究遇瓶頸 換條路就好

王瑜鼓起勇氣跟指導教授商量,換一種輕易可買到的化合物做後續的研究。「研究一定會歷經失敗」,王瑜時常跟學生說,「不然就不用做了!」但她也不忘告訴學生,遇到瓶頸找另一條路就是了。

有一段時間台灣興起「兩性平權風」,王瑜當時被拔擢成為國科會自然處處長。她說,那時有人打電話到辦公室找王處長,有時她自己接聽,還會被認為是秘書。

王瑜說,「以前主管出缺,大家腦中只浮現男性人選」,她不反對以一定比率保障女性,並且覺得在兩性平權風氣開始時,這種保障可讓大家注意優秀女性,「但風氣形成,就要讓各種性別自行發展」。【2010-09-05/聯合報/A11版/人物】

 

 

早就知道 沒看見都不算

【李承宇】

王瑜的專長領域是結晶與無機化學,找出分子中,原子與原子間的化學鍵最根本性質。她笑稱自己的研究「化學系大一新生都懂」,自己只不過用實驗的觀點來呈現。

什麼是「結晶」?王瑜給的例子很簡單:鑽石、紅寶石就是結晶。王瑜透過結晶,分析構成分子結構的原子與原子間「發生什麼事」;了解分子結構、知道分子長什麼樣子就可知道分子有什麼性質。而弄清楚組成分子的原子間的位置、彼此距離、角度,才知道分子形狀。

她也想進一步探究,為什麼原子與原子會合成分子?形成的過程,如何由原子的狀態變成分子?即對化學鍵的探討。探索這個領域所使用的工具不是顯微鏡,而是靠X光儀器看電子的密度分布。她以由氫、氧原子構成的水來解釋,她的研究主要是看氫原子與氧原子接合處的變化,研究從原子狀態到分子狀態,電子密度的改變。

「這些本來就知道啦!」王瑜說,「我就是要看到才相信」。這個研究領域要花很長時間,但不一定有結果,全球做這類研究的學者不多,德國近年有國家型計畫在推動。

【2010-09-05/聯合報/A11版/人物】

 

 

探索 當8年級女生邂逅科學女傑

什麼是理化?和物理、化學有什麼不同? 這是一個8年級女孩的困惑,於是她上網找答案,無意間發現一位「科學女傑」, 沒想到在一場講座中,巧遇心目中的偶像。 這是發生在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探索講座」的一段插曲…

【@文╱黃譯平(薇閣中學8年級)】

自從上了8年級後,有了新的科目─理化,心裡很納悶,理化、理化,何謂理化?物理、化學和理化到底差在哪裡?於是我上網查資料,邊寫功課邊看簡介,無意間發現了這麼一位偉人—王瑜教授。她不僅是台灣科學的豪傑,更是一位化學女傑。看了許多網站的介紹後,才發現她對台灣科學研究的推動和科學人才的培育,貢獻良多。心想,原來台灣也有這麼一位傑出女科學家,我決定要好好的來認識認識這位傳奇人物。

「發現問題,尋找答案。」是她最大的樂趣,解決問題帶給她很大的滿足感,「這是一時的,但卻是最主要的推動力。」

做研究要有能力,也要靠運氣,「我說的運氣不是買樂透的運氣,有些問題以現有方法行不通,可是拐個彎,卻意外發現另一個新天地,很多科學上的發現就是如此;從小問題逐步發展成為一有系統、甚至更有意思的學域。」王教授從小偏愛科學,更被化學吸引,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分別拿到碩、博士學位,日後更在加拿大國家科學院研究5年。

王教授對教書的熱忱卻始終未消失,因為教書的念頭把她拉回了她的母校—台大。她覺得教書是興趣,也是一種對學生、家長和自己的責任。她用盡心力想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她不曾擔任過系主任,當上台大理學院第一位女性院長,她說是偶然。

在這前後,她也擔任了中華民國結晶學會和亞洲結晶學會會長、國科會自然處處長。她的堅強、毅力以及努力,實在值得我們學習。憑藉著對化學的熱忱,出國深造求學,回國後繼續傳承,值得我們效法。

王瑜教授在學術方面的成就,十分卓著,曾榮獲教育部傑出研究獎和學術獎。除此之外,她還是2009年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的得主,這個獎項是在鼓勵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女性科學研究人員所設置的,可見王瑜教授的努力和執著被大家看見了。

一路走來,時而順暢時而困窘,但有現在的成就,證實—從不放棄的決心,比一般人還認真,比一般人還不服輸,這就是她—王瑜教授。(轉載自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2010-10-04/聯合報/R05版/好讀周報科學力】

 

 

表現差…沒天分? 女人「別幫自己找藉口」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女生不適合走科學」,台灣是否仍存這樣的性別歧視?台大特聘講座王瑜認為,其實台灣的科學環境已相當不錯,不太有歧視的女性的情況,但女性仍會受到社會期待、刻板印象的影響,自我否定或放棄投身科學。

王瑜指出,女性有許多特質如細心、韌性強等,很適合從事科學研究;但碰到挫折時,男生會被要求繼續努力,女生表現不好卻認為這「正符合社會期待」,就認為自己沒天分而放棄,「但其實是在幫自己找藉口。」

她觀察,美國的女學生不想要表現太厲害,在科學領域發展上自我壓抑,因為若比男生還強,會交不到男朋友;但在台灣這種問題似乎不嚴重,女生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交大校長吳妍華則說,女生會在意周遭看法,若走和別人不一樣的路,怕有異樣眼光;或是會想太多,在還沒投入研究工作前,就擔心無法兼顧家庭而遲疑。

她認為,女生應清楚知道自己的強項和興趣,只要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辛苦卻能不以為苦,就可以投入;面對「想像中的問題」也不要退縮,一定有解決方法,「很多人不都走過來了嗎?」

【2013-12-18/聯合報/A14版/人物】

 

 

科學家挑對象

交大女校長:找贊成妳婚後工作的人

夫妻分配家事 分擔女研究者壓力 生孩子…先生也能請育嬰假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在傳統對女性的照顧角色的要求之下,女性投入科學領域,常被問及家庭和研究該如何兼顧。多位女科學家認為,另一半是否支持女性婚後繼續投身研究很重要,若雙方能輪流照顧家庭,或政府有完善的托育措施,更能鼓勵女性從事研究工作。

遠見雜誌昨天舉辦「她們,好厲害」新書發表會,台大特聘研究講座王瑜、交通大學校長吳妍華及台大醫學院小兒科教授張美惠,分享女性科學家的心路歷程。

王瑜認為,科學研究很花時間,女性若希望也能照顧好小孩和家庭,夫妻雙方協調、分配好家事,才能分擔女性研究者的壓力;若政府提供完善的托育措施,也能有效解決問題。

吳妍華則說自己很幸運,孩子有爸媽幫忙照顧,讓她無後顧之憂。不過近年看到年輕夫妻因兩人都忙研究,怕顧不好孩子索性不生,認為其實不需如此,「學校有產假、育嬰假,先生也能請,總是找得到方法。」

她也提醒自己的女性學生,未來若要繼續研究,找對象得找「贊成妳婚後出來工作的人」;男性研究者亦然,吳妍華強調,夫妻雙方應要能互相理解,婚前要先溝通。【2013-12-18/聯合報/A14版/人物】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