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文化中心的藝術大道上,文化局打造「藝術市集」,給才華洋溢的街頭藝人一個無限揮灑的展演平台,讓市民 處於絕佳的生活藝術互動場域,長長的藝術大道 就像一場綿延不盡的藝術盛宴,攤位與攤位之間,藝術品造景驚喜不斷,市民在充滿藝術品味的環境中學習探索與認知,也讓市民能在藝術想像空間裡,快樂成長 。在這裡,到處充滿無限創意、無限藝術與展現在地驚人的生命力!

打造文藝天堂-新高雄

 「高雄市文化中心」的前身是「高雄中正文化中心」... 這名詞對六年級以上的高雄人一定不會陌生吧!? 高雄市文化中心成立於民國70年,地點位於車水馬龍的苓雅區,除了擁有便利的交通外,還是一個集合文化、教育、娛樂、休閒等機能著名的高雄地標,在文化中心除了可以欣賞展覽外,還可以來花賞、野餐、溜狗等,是民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每天從早開始就有許多阿公阿嬤來文化中心運動,當日落月昇時,更有許多家庭攜家帶眷來文化中心散步,高雄人的一整天都與文化中心息息相關,更別提假日時,文化中心內滿滿的人潮。

  在文化中心裡,不定期會舉辦特展或是音樂會,藉此提供高雄民眾一個體驗文化藝術的地方。文化局選擇在文化中心面對廣州一街和五福路的走道設置「藝術市集」,讓街頭藝人們有一個表演的平台,也讓許多的藝術創作者,能將自己的作品藉藝術市集呈現給民眾欣賞,現在「假日藝術市集」,便成了文化中心的一大特色,高雄市民也多了個假日的好去處。

召喚藝術的動能

  近年高雄市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政策,文化局配合此一政策,自 2006年6月起辦理「藝術市集」,除積極扶植街頭表演者取得街頭藝人標章外,積極協助他們參與高市各項觀光活動取得商機,讓大家有發揮創意的展演空間提升創意品質,也藉此讓廣受好評的手創藝術可以成功推薦全國民眾,行銷高雄文化特色。

攤位老闆須經認證

  文化中心的「藝術市集」是街頭藝人最早可以恣意展演的空間,早期所有動態音樂性的表演類都在此演出,但在居民屢次向文化局抗議噪音太大後,文化局規定:音樂性表演類在同一個區域內不可超過三組,所以現在「藝術市集」幾乎以靜態的創意手工藝術類為主,動態音樂性的表演類只剩三組。文化局每年舉辦1~2次的街頭藝人標章認證考試,通常在年中或年底。這些攤位老闆必須通過認證,才能在文化中心擺攤。認證作品項目與舉辦時間,可上高雄市街頭藝人網 http://busker.khcc.gov.tw 查詢。

精華區裡的手作天地

   文化中心「藝術市集」目前每週於週六、日16:00~21:30舉行,平約一天約吸引 2-3 千人前來觀賞,活動集結 通過街頭藝人認證的各地創意與表演好手,展示他們的創作和熱情, 展示的內容多樣,包括:玉石雕刻、木雕作品、藝術吸管、貝殼雕刻、 石頭彩繪、壓克力雕刻、麵包花藝、彩繪皮件、時尚金工創作、玻璃藝術、手工創作藝品、鋁線藝術、軟陶飾品、陶製品、布飾品、手工皂 、手工編織、拼布、人像素描、油畫、插畫等。在這裡,可以找到令人驚豔的獨創藝術商品,每一件作品都來自手工創作者精心巧思,讓假日的文化中心藝術大道成為激發創意交流平台,成功形塑高雄城市藝術氛圍。

抓住手創精神 禁批貨寄賣

  「藝術市集」強調產品的獨創性,所以對產品品質的維繫非常要求。文化局人員表示,「攤位所展示的商品均須手工製作,禁止批貨、販售材料包、寄賣他人作品,也嚴禁大聲叫賣或使用擴音器。」由於對品質把關嚴格,所以自2006年開辦以來,遊客一直很多,其中也有許多外國人慕名而來。每個攤位風格強烈,多采多姿如百花爭妍,文化局官員強調:「藝術市集最重要的是每個攤位都有強烈的風格,逛起來才會精采,所以我們沒有限制攤位的形式,讓攤主自由發揮。」

手作創意 百家競豔

  「藝術市集」的攤位逾百家,不論是陶藝、雕塑、鋼雕、紙藝、 結藝編織、不織布、織染藝術等多媒材創作,每一攤賣的都是百分百純手工作品, 內容有以充滿巧思的創意將視覺藝術生活化、大眾化,甚至連 生活中原本不起眼的瓶瓶罐罐甚至連廢棄物,在他們的創意巧思下變成了實用的生活藝術品令人激賞,參觀民眾都感受到了高雄在地文化的創意激盪已迅速發酵中。

  長長的「藝術市集」,擁有多樣化的文創產品,隱身在「藝術市集」中的街頭藝人,不管是年輕學子、身心障礙朋友和個人創作者,都是默默堅持原創手作的藝術家,他們喜愛來「藝術市集」與其他創作者有更多相互激盪的機會,也樂於和市民分享他們的作品。

  有空時,多來「藝術市集」逛逛,與創作者交流,看看他們的作品,聽聽他們的故事,你一定會被他們那種流露出濃厚文化使命感與情懷的精神,所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