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路總介》 《三協成糕餅舖》 《紅樓》 《防空洞》
《保安堂》 《萬寶堂》 《許義魚酥》 《德裕魚丸》
《榮記大厝》 《淡信》 《屎礐渡頭》
【導覽解說】 練淑如報導 / 蔡宜如整理

  位於中正路81號的「三協成」餅店,是一家很有文化風味的糕餅店,店門口擺設許多照片,例如紅樹林沼澤生物、淡水懷舊老照片等。店裡面經常擠滿了人,販賣許多糕餅,除了綠豆凸、蛋黃酥、傳統喜餅外,還有創新的口味如李鹹糕、黑糖鳳梨、綠茶金棗等。他們的招牌喜餅「冬瓜肉餅」,可是遠近馳名的喔﹗來到店裡,可以先試吃,看看喜歡哪一種餅,口渴了,還有茶喝呢﹗

   店裡除了販賣糕餅以外,在牆上還放了許多介紹淡水的資料,提供給觀光客更了解淡水這個地方。在店面的後方,擺設了許多淡水早期的老照片,每一張照片下方都有說明,來這裡,還可以順便認識古早時期的淡水喔﹗在更後面則是陳列了許多已經去世的盧修一先生的照片。

   樓下還別有洞天喔﹗那是一個小型的糕餅博物館,陳列了許多製作糕餅的模子,你知道這些模子分為哪幾種嗎?各是做什麼用的呢?來一趟就知道了﹗

Data


採訪李先生的熱情



與執行長來拜訪李老闆


盧修一照片展

Information
 位於中正路81號的三協成,因為古味的店面,加上人山人海的人潮,以及浪漫的德國情歌,相信你一定可以很容易找到。

 

【深度探索】

  「三協成」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初開店時是李水清三位兄弟共同經營,希望三兄弟能夠同心協力來經營這家店,因此有這個店名。從成立至今已經將近七十年了,現在掌管這家店的是李水清先生的獨子李志仁先生。當李志仁先生接掌這家店之後,更是用心研究各國的食譜,參考國外糕餅技術,不斷開發新口味,還從世界各國買進最適合的糕餅機器。由於如此,當傳統糕餅逐漸沒落的時候,「三協成」依然生意興隆。

   店裡的招牌喜餅「冬瓜肉餅」是李水清先生所獨創的,他將傳統的泉州水晶餅加以改良,保留水晶餅的獨特材料:冬瓜、豬肉、白芝麻,再加上西點派餅的皮,以及英國進口的香料。這樣中西合併,就成了獨一無二、遠近馳名的豬肉大餅了﹗

【人物訪談】

   李志仁先生在糕餅上的研究真的是十分的用心,為了要研究各國的糕餅製作,他學了日文、德文、法文、英文各種語言,他說最近還要開始學西班牙文﹗在店裡所放置的簡介,也有各國的語言版本。李先生很有世界觀,他計劃製作三協成的網頁,也要有不同的語言版本,讓全世界的人都能認識這家店。

   民國七十九年四月,李先生和幾位有心朋友成立了「滬尾文史工作室」,以採集保存淡水人文歷史為創立的宗旨,並發行「滬尾街」季刊。這份來自淡水民間最基層的歷史刊物,真實的記錄了淡水許多珍貴的歷史及文化,受到許多關心鄉土人士的重視。工作室除了編書以外,還請專家訓練淡水史蹟解說員,希望鄉親能更了解自己的土地。他們也重視淡水地區的環保,像推動紙製餐具、抗議八里污水流放工程等,他們都出了許多心力。

   當我們問他為什麼會想在店內設置懷舊老照片、導覽簡介、盧修一紀念展以及糕餅博物館。先從導覽和老照片說起,他希望能夠提昇淡水的藝文氣息,遊客來淡水,大都只想吃吃喝喝,對於淡水的文化不會主動去認識,那他就將這些文化的東西擺在他們面前,多多少少可以讓他們多認識淡水的文化,真是用心良苦啊﹗;而盧修一先生對於鄉土的熱忱,帶給李先生很大的影響,為了感念他,所以成立了一個照片展;至於為什麼設立糕餅博物館?他說以前製作糕餅的地方就在店面後方,那時候模子用完洗好,就擺起來晾乾,觀光客看到了,就會問一些關於模子事情,李先生於是想到設立一個模具的展覽處,並且加上說明,這樣,來吃糕餅,還可以學到知識呢﹗

   在參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中,李先生擔任聯絡居民的角色,慷慨借出場地當作每週開會的地點,大家每星期來開會、順便喝茶聊天,久了,就都成為好朋友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為了自己的家園而努力,也為了淡水的未來而努力。如今,中正路在經過大家的努力下規劃、重建,展現了新面貌,提供遊客一個很好的休閒去處,這些成果,李先生功不可沒。

   老街的重建告一段落了,但李先生並不因此而滿足,他轉而參與河濱步道的整建工程,參考萊茵河、塞那河邊的規劃建築,希望淡水河濱步道能夠成為藝術家、文學家停留的地方以及創作靈感的來源,為了這樣,他跟一信的董事長「麥春福」先生還自掏腰包,買下兩件藝術品,以縣政府的名義放在河邊,供遊客參觀,連放置的地點以及角度,都是比照「黃金構圖」的原理,細細考量過的,李先生對於淡水這塊土地的用心,真的是非常的令人感動。

  此外,李老闆更熱心的贊助我們的活動,提供我們數十份的折價券,作為我們「填問卷送手冊與折價券」活動獎品用,因此我們當天的活動才能很順利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