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舊聞-鄭淑珍
操作小意外 逆向大發現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許是創造另一次科學成就的種子。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鄭淑珍率先發現訊息核醣核酸剪接反應可逆向進行,就是典型的例子。
鄭淑珍表示,訊息核醣核酸剪接反應發展至今已30年,研究先驅的理察羅伯特 (Richard Robert)及菲利浦夏普(Philip Sharp),更因此榮獲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的肯定。不過,在近萬個日子來,全球科學界只知剪接反應只有正向進行,從不知也會逆向進行。
鄭淑珍舉例指出,如果我們拿A、B這兩種物質來進行剪接反應,一般正向進行會產生C、D這兩種產物,接著再拿C、D來反應,產生E這個最後產物。有次,她們在進行剪接反應時,照例投入A、B這兩個物質,可是卻未產出預期數量的C、D ,反而找到一些A及B。
看到這個意外結果,突然有個念頭閃進鄭淑珍腦海,「會不會是剪接反應除了正向進行外,還出現了逆向操作?」接下來她利用免疫沈澱分析法,發現剪接反應在酸鹼值改變、鹽類濃度改變等不同環境下,確實會有逆向反應,而且速度也非常快。沒想到這個驚奇的小發現,一舉突破訊息核醣核酸剪接反應的研究30年的瓶頸,把躍向全新境界。【2008-06-27/聯合晚報/A11版/生活】
根除遺傳性疾病 找到觸媒蛋白質
【記者袁世忠/台北報導】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淑珍今天發表重要研究發現:人類基因遺傳必須要一種複合蛋白質才能作用,只要能夠控制這種蛋白質,就可以引導遺傳作用,進而根除遺傳性疾病。
鄭淑珍表示,這就好像一塊布,必須經過適當的裁縫,才能做出一件衣服;人類基因遺傳時,部分沒用的基因會先被剪掉,再與其他基因結合,遺傳特性才會在生物體中顯現出來;不過,一些遺傳性疾病,例如地中海型貧血、遺傳性腎炎等,也會跟著遺傳,如果能先行找出來剪接處理,就可以防止繼續遺傳。
這種剪接過程需要一種複合式的蛋白質作觸媒的工作,引導整個剪接過程的交互作用,因此,鄭淑珍與博士生詹世鵬花了近10年的時間,投注在這個領域,終於找到這種蛋白質的存在。【2003-09-24/聯合晚報/4版/話題新聞】
中研院發現基因剪接新機轉 解開遺傳之謎
蛋白複合體Prp19使RNA做適當剪接 正確表現遺傳訊息 研究登上科學雜誌
【記者宋豪麟╱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昨天發表一種新發現的蛋白複合體會使RNA(核醣核酸)做適當的剪接,使得遺傳訊息可以正確表現,這項新的研究成果將有助於未來科學家解開遺傳基因疾病的秘密,而且也獲得SCIENCE(科學)期刊接受,在本月發表。
這項國際間第一次發現的新機轉,是由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鄭淑珍及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詹世鵬花了五年的時間所發現的,鄭淑珍表示,這項研究彌補了多年來科學家缺漏的基因剪接機轉,已經受到了科學界的重視。 當基因要表現遺傳訊息時,先由DNA(去氧核醣核酸)轉錄成RNA(核醣核酸),RNA在經過一些剪接修飾後,再轉譯成蛋白質,被製造出來的蛋白質將影響我們人體的各種功能或各種組成。這過程中,如果RNA在剪接修飾時發生了問題,那麼製造出來的蛋白質就不正確,有可能因此而產生一些基因疾病。
鄭淑珍說,他們的研究中顯示,一種名為Prp19(NTC)的蛋白複合體會影響RNA剪接修飾的過程,這種蛋白複合體會使RNA做適當的剪接,使得遺傳訊息可以正確的表現出來,這種蛋白複合體是國際間第一次發現。
詹世鵬解釋,RNA的剪接修飾是由一個名為剪接體(Spliceosome)的分子複合體負責執行,而他們這次發現的Prp19會引導剪接體接到正確的位置,剪接基因裡不表現的部分,而且會使得剪接體活化,使得它可以正確的運作,「這個機轉連教科書裡都沒有寫到」。
他說,這項研究雖然是利用酵母菌來實驗,但是由於酵母菌的基因表現機制與人類相當,他們也利用人類細胞進行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結果,證實了這項機制在人類細胞中也存在。
鄭淑珍近一步指出,這個機轉的發現,使得科學家更了解為什麼當DNA沒有異常時,有些人卻會製造出不正確的蛋白質,導致一些遺傳疾病,如地中海型貧血、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及遺傳性腎炎的發生,也為治療這些疾病帶來新的研究方向。
【2003-09-25/聯合報/A6版/生活】
朱敬一、曾志朗 當選TWAS院士
【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發展中世界科學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WAS)在台灣時間十九日傍晚宣布,中央研究院院士姚孟肇、伍焜玉、賀曾樸、朱敬一、曾志朗當選二○一○年TWAS新任院士;同時,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鄭淑珍特聘研究員則獲頒二○一○年TWAS生物科學獎。鄭淑珍致力於以酵母菌探討訊息核醣核酸剪接反應的分子機制,尤其著重在深入探討剪接蛋白因子的功能。【2010-10-22/聯合報/話題】
打造諾貝爾 研究費每人最多2億
學術攻頂計畫揭曉 交大、清大、中央、中研院4學者入選 台大落榜 國科會將主動發掘優秀人才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希望打造台灣「諾貝爾獎級學者」的「學術攻頂研究計畫」昨天揭曉,交大、清大、中央大學及中研院4位學者入選,每人最多可獲2億元的超高經費,是國內個人研究經費有史以來最高金額。在4大申請領域中,社會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領域從缺。執台灣高教牛耳的台灣大學在生科和工程類完全沒有提出計畫。
學術攻頂計畫去年提出,目標是支持有研究潛力的學者,給予長期充分經費補助,造就「諾貝爾獎級實力」的國內學者。每年最多補助10件,每件計畫每年補助最高2000萬,為期5年,最多可延到10年,所以入選學者最多可獲2億元的研究經費。
今年學術攻頂計畫第一年實施,入選的有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李遠鵬、清大物理系教授張石麟、中大水文與海洋研究所教授隋中興,及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鄭淑珍教授。
這次共有中研院等24個單位申請,提出64件計畫,數學及自然科學領域入選3件、生命科學入選1件,社會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從缺。社會科學研究很多屬於在地現象分析,由於計畫目標是「世界頂尖」,也需要經國外學者審查,許多社科計畫連初選都過不了。
這次學術攻頂計畫較受矚目的是,強調「學術拔尖」的台大在生科和工程類都沒有提計畫。台大學術副校長陳泰然覺得參加攻頂計畫的學者,須終止手邊現有研究計畫,是造成卻步的原因。張文昌也覺得今年報名的計畫「好像少了一點」,可能是新推出,學者來不及申請,國科會未來將主動發掘優秀的研究。
【2009-09-03/聯合報/AA4版/教育】
4中研院士 獲選世界科學院士
【記者陳皓嬿╱台北報導】
世界科學院(The Academy of Sci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World, TWAS)日前宣布新任院士名單,台灣獲選的四位學者鄭淑珍、謝道時、劉紹臣及李世昌,皆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世界科學院前身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成員百分之八十七來自亞洲、非洲、中南美洲國家。因歐美國家為主流的科學研究,經常忽略與發展中國家相關的題目,世界科學院希望藉由成員國學者的研究,提升發展中國家的生活品質。如登革熱是熱帶、亞熱帶嚴重的傳染病,但卻和歐美國家無關,鮮少看到研究投入,顯示世界科學院存在的重要性。【2013-10-04/聯合報/A18版/綜合】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