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舊聞-周美吟
公德心與市容美化 論文比賽頒獎
【本報訊】
四十位參加市府新聞處所舉辦「公德心與市容美化」及「公德心與市政建設」論文比賽獲獎的大專社會青年及高中、國中、國小學生,將於明(廿二)日下午二時在中山堂中正廳市府元月份動員月會中接受高玉樹市長的頒獎。
國小組:第一名螢橋國小余春香,獎金五百元;第二名西松國小劉昌吉,獎金四百元;第三名中山國小李慧珠及龍安國小陳悅其等二人,各得獎金三百元;第四名銘傳國小謝君白、賴麗文、新民小學陳隆享、粹剛國小曹嘉俐、大安國小周美吟等五人,各得獎金二百元.
【1970-01-21/聯合報/06版/】民國59年(民國58年)
可能是周美吟院士
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第一位女所長、原子與分子研究所所長周美吟30年前從台大物理系畢業時,班上只有她一個女生,大學畢業後她到美國讀書、教書,在理論科學領域也不常見到女性身影。作為職場上的少數性別,她指出,女性在理論科學領域常缺乏自信,但其實有思維和直覺能力強、有毅力等優點,都有利女性從事相關研究,並非不適合,建議女性不要自我設限。
周美吟在美國從事研究工作、擔任教職20餘年,在國際期刊上發表過上百篇論文,今年1月從美國回台接任原分所所長。她曾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總統年輕學者獎,並擔任過美國物理學會計算物理分部主席。她的研究以奈米材料發展為主,運用量子力學原理計算,預測一維和二維的各種材料特性,包括半導體奈米結構、石墨烯、金屬薄膜與儲氫材料等。
「物理是很美的科學」,周美吟說,學物理可了解大自然的運行,也可作為其他學科的研究基礎,讓她從高中就決定走上這條路。她表示,科學研究競爭激烈,時時在腦袋裡思考研究問題,已成了她的生活方式;而把事情簡化、有效率地運用時間,則是她兼顧家庭與研究事業的訣竅。
周美吟說,女生的思維和直覺能力都強,一旦決定要從事科學研究,往往就會很認真、很有毅力,在態度上通常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這些都是女性適合研究工作的特質。但不少女性在數學、物理研究上缺乏自信,她認為這是受傳統想法影響,許多科學研究上的能力都可以靠訓練達到,女性「應該要認識自己的潛力,不要自我設限。」
她指出,國外的研究型大學中,自然科學、數學領域大約也只有10%-15%的研究、教學人員是女性,女科學家可互相聯繫、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2011-08-01/聯合報/AA4版/教育】
第六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昨天揭曉,由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周美吟,以及清華大學化學系特聘講座教授王素蘭獲得。而台灣女科學家新秀獎則頒給楊舒芝和中研院物理所副研究員林耿慧。【2013-03-03/聯合報/A5版/話題】
一直以來,從事科學工作的女性和男性比例相差懸殊。儘管現今教育普及,台灣女性從事科學研究者仍是少數。
《她們,好厲害:台灣之光.18位女科學家改變世界》一書,收錄獲得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的傑出女科學家,經由她們的故事,讀者不但可以一窺科學研究領域堂奧,企圖探索未來人生發展的青少女,或許也能從中發現值得嘗試的職涯領域。
本書破除了社會對於女性不適合從事科學工作的迷思,書中的18位傑出女科學家,包括彭汪嘉康、王瑜、吳妍華、張美惠、周美吟。
這18位傑出女科學家,若早生個100年,她們的成就都足以媲美居禮夫人。獨家贊助本書出版的台灣萊雅公司總裁陳敏慧表示,科學研發的精進,是推展把美麗帶給全世界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如果世界上的科學家絕大多數都是男性,絕對不如兩性均衡的參與,所能帶來的多元思維與發展,來得精彩和驚艷。也能一窺女性科學家,在尖端科學上的努力和重大貢獻。
(本文摘自《她們,好厲害》,遠見出版)
2014-02-14/經濟日報/
周美吟院士 用最輕薄的材料贏得最厚實的成就
與周美吟所長相約在一個氣溫高達30℃的五月天,夏蟬還未開始吟唱,但空氣中已經滿是暑氣的燥熱。帶著對於「第六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這個頭銜的敬畏,我步過垂榕道,轉進她位在臺大總校區內的研究室後,周所長親切的笑容以及出乎意料的年輕外貌,立刻化解了我對「科學家」的距離感。將近兩小時的訪談中,周所長暢言她三十多年的科學生涯,而那些被我帶進研究室的屬於初夏的燥熱,也都因為她的專注,一絲一絲地消散了⋯⋯
新興材料:二維金屬薄膜石墨烯
現任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周美吟所長首先談到,過去幾十年來,材料科學出現了許多新的可能性,研究者投注相當多的心力,在瞭解、發展與應用這些新興材料上,她也以二維金屬薄膜石墨烯的研究為近年的重心。
周所長除了瞭解它的物理材料性質外,也與實驗團隊合作許多研究。而這些努力,讓周所長獲得由吳健雄學術基金會、臺灣萊雅公司及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共同主辦的「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過去周所長也得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總統年輕學者獎等獎項的肯定。
周所長說,我們生活在三維的空間中,X、Y、Z 軸組合出了物理世界。即便是再薄再薄的東西,也在 Z 軸上有一定的厚度。然而所謂的二維薄膜,卻只由一層原子組成,雖然這一層的原子也有直徑的厚度,但是因為沒有上下原子的堆疊,電子只能在X、Y軸上傳導,無法在Z軸上進行作用,因此會產生二維特殊的效果。例如電子的運行 (mobility),只能用量子的方式傳輸,不會潰散 (scatter),因此沒有耗能的問題。
在能源匱乏的年代,這樣的材料就讓人充滿各種寄望,它也絕對是未來材料科學重要的研究方向。
就像雷射剛發明時,只不過是一種光源 (light source),可是現在雷射廣泛地應用在資料紀錄(雷射唱盤)、醫學(雷射手術)和光電產業(半導體雷射)等面向上。
同樣地,周所長說,二維金屬薄膜石墨烯的材料製程和發展都是新的體驗與嘗試,未來不乏應用在抗癌藥物、高速無線通訊與網路安全設備,或發展成可捲曲的觸控面板等等可能性。如果將物理研究與應用看成上中下游,位在上游的研究者努力釐清物理現象的特性,中游的實驗者則將這樣的特性加以穩固、控制,好讓下游的工程師製造成可以問世的產品,整個過程都要靠上游的基礎研究帶動各種未來性。雖然研究充滿了未知,也可能遇到「此路不通」等各種挑戰,但這也是科學有趣的地方。周所長說,如果世界沒有未知(unknown),不是很無趣嗎?
就是這種多樣的可能性和未來的展望性,讓周所長終生在物理的領域中貢獻所長,不止多次主導、主辦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同時也有多篇高引用論文,早已是材料的電子結構計算領域中重要的人物。
周所長回顧求學生涯,她對物理的喜好其實相當早慧。身為一個老是喜歡問「為什麼」的學生,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律和原理,讚歎自然的奧妙,一直是她覺得有趣的學問。因此大學聯考時,她就以臺灣大學物理系為第一志願,即便畢業時全班只剩下她一個女生,但因為瞭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相信物理是她「量才適性」的選擇,因此在大學畢業後繼續出國深造,在全世界科學菁英集中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碩、博士學位。
回憶剛到柏克萊的日子,那裡就像高手雲集的武林大會一樣。雖然周所長的「知識童子功」有很好的基底,但因為缺乏研究的經驗,讓她在高手「相互出招」時惶恐不安,甚至幾度懷疑自己的「功力」。
周所長認為,臺灣的教育雖然為她打下很好的基礎,但大學的課程都有固定的範圍,老師雖然會出作業,不過作業都有標準的答案,自己摸索、探問的機會其實不多。
初初在柏克萊開始做研究時,她連定義一個「可以研究」的題目都沒有經驗。惶惶然摸索了一陣子,不知道自己能否在物理的領域內出人頭地。
直到有一次,指導教授跟她提及,另一位教授的實驗發現某金屬團簇 (cluster)有幾顆原子數量特別多,希望她找出原因,然後指導教導就趕著去上課了。周所長想了想,這個物理結構的問題覺得應該可以用「奇異數」(magic number) 來解釋,擁有這些原子數目的團簇特別穩定。她在指導教授去上課的兩個小時內做了簡單的計算,大致驗證這種說法,等到教授下課後和他討論,也獲得他的認同和讚賞,接下來,她花了一個星期寫電腦運算程式,又花了一個月修改理論模式,最後發表了論文。這個經驗讓周所長開始有了自信,她知道自己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能夠在這個場域中和大家一爭長短。
也因著這樣的自信和本來就有的能力,周所長在研究所畢業後,先至紐澤西州的 Exxon 進行博士後研究,然後被喬治亞理工學院物理系延攬,從助理教授一路晉升至教授及系主任。同時在研究上,周所長長期耕耘於固態物理理論,尤其是早期對於金屬團簇的研究,已經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周所長的兩篇研究指出,是電子殼層的結構決定了金屬團簇尺寸變化的穩定性,而團簇的光學和電子特性,也使得它的物理結構會因尺寸產生變化。這兩篇研究已經被引用將近 2,000 次,儼然是奈米科學上重要的里程碑。
周所長近來的研究方向除了二維金屬薄膜石墨烯外,還包括固體儲氫材料等,對於進階材料的發展和其特性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在國際各知名期刊發表了超過一百篇的學術論文,總共被引用超過 5,600 次。然而這樣的成就都是她一次一次挑戰自己、探究未知、用創意提出問題,用智慧找出答案的結果。即便已經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周所長還是秉持「不進則退」的態度,從來未曾在研究上有所懈怠。
期對於金屬團簇的研究,已經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周所長的兩篇研究指出,是電子殼層的結構決定了金屬團簇尺寸變化的穩定性,而團簇的光學和電子特性,也使得它的物理結構會因著尺寸產生變化。這兩篇研究已經被引用將近 2,000 次,儼然是奈米科學上重要的里程碑。
從 2011 年回臺灣後,周所長便擔任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也是中研院和臺灣大學物理系合聘教授。同時擁有國外與國內頂尖學府教學的經驗,周所長認為,臺灣的學生比較有尊師重道的觀念,這是一種文化的背景,但也讓臺灣學生比較不敢挑戰權威。
根據周所長的觀察,相對來說,國外的學生很敢發問,也不在乎自己問的是不是 “stupid question” 。周所長認為,臺灣學生的能力完全不輸給外國的學生,只是在表達能力上要多加訓練。所謂表達,包括用嚴謹、周密的方式,將自己的研究說給別人聽,同時也需要用有條不紊的整理,將研究成果訴諸於文字。要知道科學是一個社群,需要不斷與學界互動,才能掌握新知。
而對於還在國、高中學習科學的學生,周所長建議大家要多閱讀科普類書籍,瞭解自己對於不同科學領域的興趣,打好科學的基礎之餘,也不忘增加人文的素養。畢竟現在的世界有許多跨領域的合作機會,以臉書為例,如果當初的創辦人只知道埋頭寫電腦程式,不懂使用者的需求,又怎麼能夠設計出「按『讚』」這樣讓大家趨之若騖的功能呢?
另外周所長也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勇於發問,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在科學領域中,很多課本上的知識,都是基於當時的研究條件而寫就的,當量測儀器和科技進步了,更精準的測量可能改變甚至翻轉現在的結論。科學就是在面對未知的情況下,不斷質疑、探索跟解答的過程。沒有好奇心和創造力,很難在科學研究上有大的成就。
得知《科學研習》的閱眾有許多是從事科學教育的基層教師,周所長顯得相當興奮。對她而言,科學就是一種傳承,如果不是前人打下的根基,21 世紀的科學不會對人類生活起了這麼大的作用。培養下一代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是科學研究者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教學也是一種保持年輕的方法,整理自己的知識,有效地傳達給學生,能夠讓教師不斷對科學保持敏銳的態度,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過程。而對周所長而言,看年輕的學子在科學領域中蟄伏,然後順勢助他們高飛,是比自己的研究更讓她感到興奮的事。
科學研習| 2013 年 6 月,No. 52-6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