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院士舊聞-余淑美

《生活臉譜》夫妻檔分別研究動物和植物的基因

趙裕展余淑美 一起研究一起得獎

【記者李彥甫/台北報導】

他們一起讀書、留學,又同時進入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工作,昨天又同時得到中研院第一次頒發的「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趙裕展、余淑美夫婦雖然分別研究植物和動物的基因工程,但殊途同歸,可能都會替本世紀末最重要的基因革命留下重要的註腳。

中研院昨天宣布九位「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得主,其中分子生物研究所在生物組的三位得主中就佔了兩位,又剛好是一對夫妻檔,趙裕展和余淑美並不刻意透露他們的關係,但對於夫妻倆能從中興大學、康乃爾大學至中研院一路攜手奮鬥,也不禁感到滿足與興奮。

趙裕展發現昆蟲桿狀病毒在持續感染時,只有一個基因表現不製作蛋白的核去氧核醣核酸(DNA),這是病毒學界第一次發現的奇特現象。余淑美則在發芽的穀類種子中,發現醣類能控制澱粉水解酵素及荷爾蒙激貝素的產生,這是分子生物學界上的重大發現。

他們認為,夫妻能夠同時在同一單位進行研究工作,甚至一起得獎,這是很難得的情形,證明在中研院裡,只要有能力,並不需要特別避嫌,同樣可以得到肯定。

【1996-02-08/聯合報/06版/生活】

 

中研院獎勵能寫出一、兩篇重要論文的人

九個年輕人 學術研究得獎

【記者李彥甫/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昨天宣布首屆「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得獎名單,中研院院長李遠哲表示,這個獎項希望不同於很多學術獎「重量不重質」的觀念,真疋好的學術研究不一定要發表很多論文,也許只有一、兩篇很重要的文章,一樣可以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此學術研究才能「深耕」。

李遠哲親自介紹九位得獎者,數理、生物及人文組各三位,包括物理所魏金明、地科所陳中華、原子與分子所汪治平;分子生物所余淑美、分子生物所趙裕展、生物醫學所嚴仲陽;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所陳恭平、歷史語言所孫天心、近代史研究所張壽安。

得獎者是在近五十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職別在中研院副研究員以下(含),平均年齡約四十歲,每位得獎者可以得到卅萬元的研究補助費及獎牌一面,有趣的是,九位得獎者並沒有得過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得獎的著作也不多,有的只有一本書。

李遠哲說,有些研究獎「重量不重質」,審查時只重視論文篇數,造成很多學者專挑容易的小題目,才可以寫出很多論文。他強調,中研院的「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有不同的給獎方式,如果一、兩篇重要論文就能產生重大影響,也可作為升等評鑑的依據。

李遠哲也對台灣學者研究經費的短缺感到不平,分子生物所所長沈哲鯤估算,一位充滿活力的研究員每年需要三百五十萬至四百萬元的研究經費,史語所所長杜正勝估計人文組學者需要一百五十至兩百五十萬元,李遠哲回想自己四十歲時,初至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時,一年的研究經費約五十萬美元(當時約合新台幣兩千萬元)。

【1996-02-08/聯合報/06版/生活】

 

利用水稻種子,生產基因蛋白

中研院基因轉殖再突破

【記者李彥甫╱台北報導】

台灣養豬及種稻技術聞名世界,繼結合基因科技培養基因轉殖豬後,水稻也成為基因轉殖的對象。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昨天在國科會發表基因轉殖技術的新突破,包括將農桿菌基因轉殖至水稻細胞,並成功利用水稻種子生產基因蛋白質,相關技術最近已在美國取得專利,未來可望擴大應用在製藥、食品及飼料工業上。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指出,從這個概念出發,未來生技農業專家只要將植物種子進行轉殖基因改造,將可以控制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的生長,進一步更可以應用在製藥或疫苗上。

國科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陳建仁舉例說,醫學界可以從病人血清取得B型肝炎疫苗,但又擔心傳染愛滋病,繁複的純化雖然可讓疫苗乾淨,卻又擔心破壞疫苗的表面抗原,反而沒有效果。利用植物製造基因工程蛋白質,可望解決上述問題。

【1998-04-30/聯合報/19版/生活】

 

基因體究研先導計畫年底展開

中研院主導 華新、大陸工程、開發等集資參與

【記者趙珮如╱台北報導】

看好中研院生技研發潛力,及在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的力邀下,包括華新麗華、大陸工程、中華開發及誠信開發等業者,將集資6,000萬元參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先導計畫,從事新藥開發及腦部新穎基因、水稻基因研究。

據了解,包括華新麗華、大陸工程、中華開發及誠信開發等業者,將依相同的出資比率籌組新公司,參與這項為期二年的先導計畫,以方便處置未來研發成果的智慧財產權。若無意外,這項產學合作的先導計畫,將在年底前展開。

這項先導計畫主要包括三項計畫,分別是中研院分生所李鴻研究員以基因剔除鼠平台,從事氣喘、糖尿病等疾病新藥開發,及中研院分生所所長沈哲鯤的腦部新穎基因研究,及中分生所余淑美研究員的水稻變種基因資料庫研究。

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在今年初,邀集華新麗華焦佑倫、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及中華開發總經理胡定吾等人,商討由企業界投資20億元參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先導計畫一事。業者在協調後決定,初期先籌資6,000萬元,進行為期二年的先導計畫。

【2001-04-30/經濟日報/29版/產業要聞】

 

中研院與農委會研發甜甜米 高蛋白 可代替牛奶

研究單位申請專利 基因轉殖先例「黃金米」明年則在亞洲國家試種

【記者林如森╱台北報導】

繼黃金米後,又一項基因轉殖稻米「甜甜米」即將問世;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所長蕭介夫表示,「甜甜米」最大改變是提高蛋白質成分,對人類攝取營養幫助甚大。而研發黃金米的國際稻米研究所昨天也宣布,黃金米將從明年在亞洲國家試種。

由中央研究院植物所蕭介夫、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等人,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合作研發的「甜甜米」,已完成試驗,目前研究單位已向美國、日本及歐洲等國申請專利。

蕭介夫表示,「甜甜米」因為澱粉醣類比較高,因此取名「甜甜」,這種米是從美國黃石公園耐熱性的菌種基因轉殖到水稻,而本土的水稻是取自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的「台農六十七號」。

他說,耐熱菌種是向美國菌種中心買來的,目前研究成果已顯現,「甜甜米」種在農試所實驗田。

蕭介夫表示,基因轉殖 (GMO) 作物,因從第一代的抗旱、除草、抗蟲,進入到第二代轉殖作物,也就是提高營養、產量,甚至作為工業及醫療用途。

他說,「甜甜米」與一般稻米不同是,它有高含量的蛋白質,可改善人類的營養,未來還可當牛奶的替代品。

除了「甜甜米」之外,數年前研發成功的「黃金米」昨天也宣布明年起將在亞洲國家試種。

國際稻米研究所史瓦潘,達塔博士表示,該所將於明年,提供亞洲國家作為實驗性質試種,而黃金米從能夠在農地上普及栽種或上市,需要再花二至四年時間。

史瓦潘,達塔說,黃金米是引進利用改變基因系統的基因轉殖組合,讓數種秈稻栽種品種的乳胚,產生維他命A原生物合成作用,而秈稻的品種是採用台灣「台農三○九號」的原生種。【2002-08-28/聯合報/6版/生活】

 

「基因轉殖,吃飯防感冒」

中研院擬將疫苗轉殖到稻米…如果成功,未來吃飯就等於打疫苗。

【記者修瑞瑩╱台南縣報導】

中央研究院南部生物技術計畫研發中心利用基因轉殖技術,延緩植物黃化的成果,青花菜久放不會枯黃;未來也可把感冒疫苗轉殖到稻米中,吃白米飯可以預防感冒。

中研院與台南縣政府等單位合作,在台南科學園區內設立生技中心,昨天開幕,中研院長李遠哲南下祝賀,中研院植物所發表研究成果。

研究員陳榮芳表示,研究團隊研發出利用基因轉殖技術,延緩植物黃化、枯萎;植物受到農桿菌感染後,會分泌一種促進細胞分裂的合成素,研究人員篩選出這種基因後加以轉殖,產生會自動分泌合成素的植物,延緩黃化、枯萎。

目前試驗在青花菜上已有不錯的結果,一般青花菜在室溫放置大約三到四天就由綠轉黃,但新的基因作物可延長一倍時間,約六到八天才會轉黃,而且持續五代以上維持相同的效果,這項技術也可運用在其他蔬果及花卉。

植物所長賀端華表示,基因技術運用在食品上仍有疑慮,但是如果運用在花材上就沒問題,對台南的蘭花出口將有很大的幫助。

研究員余淑美則進行植物分子農場的研究,正在稻米上建立基因轉殖平台,未來可以將各種抗體及疫苗等轉殖到稻米上。研究人員表示,如果將感冒疫苗轉殖到稻米,吃下米飯就等於施打感冒疫苗,種稻米就等於在培養疫苗,建立植物分子農場。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平台穩定,已將一種植酸酵素轉殖到稻米中,做成豬飼料的添加物,可使豬隻排出糞便中的磷自動分解,降低排放到環境中的污染,同時豬隻更健康,並減少飼養成本。由於台南縣為農業縣,中研院的南部生技中心以農業及生物科技的研發為主,目前設有實驗室及植物培養室,一年半內之內興建大型溫室及兩棟研究大樓。

【2005-01-29/聯合報/A5版/話題】

 

基改新革命

植酸酵素稻米 明年7月上市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各種突變水稻,而可作為動物飼料的基改米「植酸酵素米」,很可能明年7月後,就可以合法種植、上市。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表示,可能最先上市的是「植酸酵素米」。植酸酵素是動物飼料常見的添加物,可以幫助分解利用磷,讓動物發育生長,能讓米中直接含植酸酵素,不僅成本較低,而且也減少環境中磷的污染。另一種研發中的甜甜米,則是含有讓澱粉分解的酵素,甜甜米在90度左右的高溫加熱下,就可以轉變成糖漿。

明年7月後,第一步先推廣動物飼料用的基改米,未來再逐步推動可供人食用的基改米。【2006-06-30/聯合晚報/13版/生活話題】

 

 

基改酵素米 人畜都能吃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中研院研究水稻種源突變,其中基因改造稻米「植酸酵素米」可添加在動物飼料中,幫助動物吸收飼料中的磷成分,減少自然排放,環境汙染,也可推廣供人食用。第一波將選定屏東農業生技園區廣泛試種,最快明年7月合法種植、可商業化上市。

中研院分生所及植物暨微生物研究所昨天表示,台灣自行建立的水稻突變種源庫和突變基因資料庫啟用多年,目前有十多個實驗室進行基因改造水稻研究,成果豐碩,除了「植酸酵素米」,還開發「甜甜米」,以及耐旱、能在沙漠種植的稻米;及能在極地、攝氏零下40度低溫生長的稻米。

中研院分生所研究員余淑美表示,第一批試驗的基因改造水稻是「植酸酵素米」,植酸酵素是動物飼料常見的添加物,多用於養殖發酵草或酵母菌添加在動物飼料中,讓米中直接含植酸酵素,成本低;另一種研發中的「甜甜米」,含有讓澱粉分解的酵素,甜甜米在攝氏90度高溫加熱就可以轉變成糖漿。

余淑美表示,植酸酵素米打算再試種兩季,確定種子、花粉不會任意散播,混亂種源,就能廣泛試種,這種米也適合素食者食用,植酸酵素容易和鐵、磷等成分,抓住蛋白質,避免吃素容易流失鈣質。

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所長賀端華表示,許多民眾對「基因改造」食品很敏感,尤其是國人以「米」食為主,但其實每天食用的豆腐、豆漿,成分來源大豆都是基因改造食品,世界各國也沒有醫學案例顯示,食用基改作物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2006-07-01/聯合報/C3版/綜合】

 

女科學家的背後

因為用心,所以成功

【簡宛(寄自美國) 】

近幾年來,我們因應中央研究院之邀,每年都有回台小住的機會,因為住在南港中央研究院內,周末常去附近的傳統市場買菜。

時常會在擁擠的市場小路上,遇到騎著自行車或推著菜籃車的家庭主婦,其中不乏丈夫同在中研院共事的女科學家,她們在忙於科學研究之餘,周末換下白色實驗衣,主掌家務。

她們常與我們閒談,並與丈夫分享研究近況,言談間充滿著對科學新知的好奇與興奮。

丈夫告訴我:「她們的研究工作都非常出色,在行內很受重視。」

望著匆匆騎上腳踏車,又趕回家的身影,想著女科學家在研究之外的柴米油鹽……「真不容易!」我滿心的敬意。

研究工作與一般的職場工作不同,需要全天候二十四小時的投入,周末也不能偷懶怠慢,因為研究工作是恆常盤據心中的思維,但日常生活也需要用心照顧,兩者若要兼顧,是需要運用智慧,身為女科學家,同時又是妻子、母親與媳婦,她們是怎麼做到的?她們又有什麼特質是一般職業婦女所沒有的?

二○○五年,趁著在中央研究院居住的三個月時間,由於機緣巧合,我邀請洪蘭、余淑美、林納生、鍾邦柱、廖淑惠與王瑜等六位教授先後接受訪問。每一位科學家都把自己的研究融入到生活中,對科學的用心,早已成為她們生活中的吐納之氣,也形成了她們的氣質。

我從談話中看到她們的共同點:

第一,認識自己:她們很早就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能認識自己的長短處,在學業上都能集中精神,在研究上不隨波逐流。

第二,全方位發展:傑出是她們的特點,但懂得生活才是她們的精神。她們不是只讀書,也參加社團、交朋友,是多方面全方位的發展。

第三,樂觀面對: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樂觀更是她們成長的因素。試想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往往得經過不斷重複的探討與研究,才能找到確實答案,不樂觀的人早就放棄做下去的信心。

第四,親人的支持:家人的鼓舞,往往是學習路上最大的激勵,在重男輕女的傳統社會中,有父親的鼓勵,婚後有丈夫的支持,是能專心研究的巨大助力。

第五,凡事用心: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們都很用心。她們不僅具有女性的特質──耐力與包容,而且細膩溫和,在做人處世與家庭工作中,都很自然地流露出用心專注的特色。

努力的人走向成功,有心的人活在幸福中,這是我從她們的生活態度中,得到的真理。

【2008-02-26/聯合報/E1版/家庭副刊】

 

基因轉殖培育

缺水2周…水稻還能活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全球陷入糧食危機。要讓糧食作物能在惡劣環境中生長,必須先找出「抗逆境基因」。中央研究院與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合作的「水稻突變種原庫與資料庫」,以基因轉殖方式成功培育出耐冷、抗旱的水稻。

這項研究從六年前開始,由中研院分生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與微生物所研究員邢禹依領導。去年兩人在「植物分子生物學期刊」發表相關研究論文,本月獲選為「湯姆森科學精選指標」。

余淑美表示,氣候異常導致全球糧食減產。要讓農作物能抵抗各種惡劣環境,首先必須找出它們的「抗逆境基因」。她說,目前已種植出耐旱的突變水稻,兩周不澆水,稻葉會捲曲,但澆水三十分鐘後,稻葉又會恢復正常。

研究團隊還找出可對抗惡劣環境的水稻,包括不怕風吹雨打的半矮性水稻、耐鹽分水稻、耐冷水稻等,有機會增加糧食的產量。

余淑美指出,水稻的基因體小,只有玉米的六分之一、小麥的四十分之一,加上水稻基因體已完成定序、容易基因轉殖,且可將已知功能的水稻基因應用於其他重要穀類作物上。

【2008-04-23/聯合報/A13版/綜合】

 

中研院基改稻米 技轉巴斯夫

本月與全球最大農業化學公司簽約,上市後可獲授權金;王文洋籲克服能源作物對糧食產生的排擠效應。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發的基因改造稻米,讓稻米長得更快更多的技術,吸引全球最大農業化學公司巴斯夫(BASF)重視,預定5月與中研院簽署授權合約;全球最大農業生技公司孟山都(Monsant)近期也來台洽詢台灣在稻米、蕃茄,和玉米的基改技術,台灣農業改良精湛技術,成為這波全球糧荒新寵。

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去年以來積極推廣生質能源,昨(30)日更在由宏仁主辦的「能源、糧食、農業與台灣經濟發展」研討會中呼籲,希望發揮台灣農業基因改良技術,克服能源作物對糧食產生的排擠效應。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在會中表示,為解決全球糧食問題,六年前她開始建立全球前四大稻米基因種原庫,透過基因改良技術,提升稻米許多新的附價值,包括以稻桿來生產生質酒精。這項技術若能成熟,將讓生質能源不再與人類搶糧食作物,避免全球糧價持續高漲。

此外,余淑美更透露,利用水稻基因改良技術,中研院已吸引巴斯夫的高度興趣,雙方將在5月簽署技轉合約,巴斯夫取得授權後將繼續後段研發,一旦正式將基因改良稻米推入市場,中研院將可獲取市場授權金。

據了解,中研院與巴斯夫的合作,主要是以增加稻米單位產量為訴求,中研院已找到數百個改良水稻的基因,未來可以應用的項目,還包括觀賞用水稻及抗病蟲的水稻等,相關技術預期三、五年內應該可以成熟商品化。

除基改水稻外,中研院近年來投入蕃茄、及玉米的基改技術,也已吸引孟山都公司的高度興趣,近日將來台洽詢合作。【2008-05-01/經濟日報/A12版/企業要聞】

 

基改農產海外淘金 待鬆綁

【記者 謝柏宏】

水稻生技專家,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研發基因改良稻米,引發國際大廠興趣,將在5月簽下授權合約,諷刺的是,余淑美幾年前就已研發出基改稻米,但因農委會的保守態度,讓余淑美的研究成果過不了田間試驗關卡。

為了解決糧食不足及病蟲害問題,余淑美自六年前開始投入稻米基因種原資料庫的建立,並成功研發出多項基改新品種稻米,中研院將基改稻米研究成果授權給民間公司,但因農委會對基改稻米抱著相當保守態度,讓這項基改稻米一直無法上市。

基改農作物除了無法通過農委會的田間試驗之外,更被政府限制不得將產品賣到海外,僅能透過技術授權方式與國外共同合作,不過由於國外有興趣的公司必須自己重新生產基改農作物,造成台灣與國外公司談判籌碼備受影響。中興大學校長蕭介夫嘲諷,政府對於基改農作物的政策並非「不明」,而是「不准」;該校十年前已成功研發出基改木瓜,可對抗輪狀病毒,但是至今政府不開放上市,造成對岸中國的技術超越台灣。基改農作物不能在台灣上路,主要原因來自環保團體的壓力;以台灣地狹人疇的土地面積,若是擔心種植基改農作物將「汙染」其他非基改農田,或許政府應該放寬基改農產品釋出海外的限制,讓台灣的技術在海外發揚光大之際,也能創造更多技術權利金回台。

【2008-05-01/經濟日報/A12版/企業要聞】

 

 

能源糧食危機 台灣如何因應? 系列報導1

【記錄:陳家詡】

2008年國際油價不斷創新高,而糧食價格也面臨同樣狀況,讓人不禁反省,人類的生存空間是否愈來愈小?

依據各國的研究報告指出,全世界都面臨油糧危機,台灣企業和農業在面對這個高能源、高物價的年代,應如何面對以及找出解決之道?並且提高台灣的競爭力和接軌國際?都是我們要去探討的問題。

日前宏仁集團和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能源、糧食、農業與台灣經濟發展研討會,吸引近400位專家學者參與,現場熱烈討論各議題,討論的主題包括:基因改造與能源戰略、能源與經濟發展、糧食與台灣農業、能源,糧食,農業與台灣經濟發展,共分為二次座談會報導,讓更多讀者了解。

與會者:

宏仁企業集團總裁王文洋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

中興大學校長蕭介夫

記錄:陳家詡

攝影:毛洪霖

與會貴賓準副總統蕭萬長表示:「這是一個有意義的座談會,在去年,我也有參加宏仁舉辦此議題座談會,讓我們能正視能源和糧食危機的議題,隨著世界經濟的轉變,各國經濟學家和科學家要集思廣益找出因應對策;以近期海地糧食暴動為例,呼籲各國要正視和平衡糧食和能源的發展,才不會造成與民爭食所帶來的危機」。

另外,生質能源是否真的對地球有利?有無其他副作用?也應該多做探究;還有未來也應善加利用作物的莖幹做有利的用途,輔以成熟的基因改造技術,讓作物產出多元化,讓專家為人民解答,相信糧食和能源發展一定能找到平衡點,並更有效利用我們的土地。

余淑美:

基因改造可創造最聰明能源作物

基因改造能有效提高能源轉換效率,而且也可以運用農業廢棄物來製造生質能源,才不會造成與民爭食的情形發生。而且建議政府應多培育人才,鼓勵產官學界合作,建立完整機制,才能解決能源和糧食危機。為了解決糧食不足及病蟲害問題,我自六年前開始投入稻米基因改造,並成功研發出多項基改新品種稻米,但由於一些政策問題,讓這些新品無法上市。

而基因改造是否真的可以創造出最聰明的能源作物?其實第一代生質能源來自於玉米、小麥製成油精;甘蔗、甜菜、甜高梁製成酒精;大豆製成柴油;而第二代生質能源有較降低二氧化碳的能力,不會影響糧食供應,減少土地使用,農業廢棄物、抗逆境能源作物、快速生長樹木做成酒精;而且再把有機廢棄物做為氫氣和沼氣。

但生質能源不可避免也有些負面影響,歸類的有糧食價格高漲,例如玉米、小麥、稻米、大豆,造成全球糧食危機,讓貧窮國家負擔不起糧食;還有環保的問題,即是在栽種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化學肥料、石化能源以及農藥等,都會造成土地污染;還有種植作物不具經濟效益,即產出和投入比,僅略大於1,這可能是先前的評估不完全,所造成不必要的浪費。此外,還有加速破壞自然生態,例如森林的濫砍、糧食栽種面積減少等,以上都是要去克服的問題。

所以專家就要來研擬並創造聰明的生質能源作物,不僅提供糧食、能源,也讓環境永續發展,這中間基因工程技術就是最重要的媒介,它可創造聰明的生質能源作物,例如做到耐逆境、乾旱、高溫等,並抗病蟲害和提高肥料吸收能力以生長快速。在能源上,提高光合作用、增加產量、自行生產澱粉水解酵素和纖維素水解酵素以及改變細胞壁成分,包括高纖維素和低木質素。

更重要的是,基因改造其實普遍存在人類生活中,以美國為例,基因改造的食品充斥市面有12年之久,但沒有一個個案和基因改造食品有關,是十分經得起考驗的,但一直以來有許多報導都對基因改造有負面誤解,事實證明都是不實的報導,希望政府能夠正視基因改造的問題,以及國際上對此議題所重視的程度,讓台灣基因改造的技術和產品能夠真正根留台灣。

【2008-05-14/經濟日報/A16版/座談會】

 

余淑美:

基因改造 應導入農業

台灣農業是值得驕傲的,但如果台灣農業一直都沒有進步,就無法跟進世界潮流,實為可惜。

農委會是一個公家單位,期望可以廣結科技運用來指導農業,因為未來農業一定要和科技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率。這也是先進國家所持的原則,同時要讓農民得到相對的報酬,才是良性互動。

再者,應把基因改造技術導入農業,這也是不可擋的潮流,但很多人都對基因改造存有很大的疑問,甚至是誤解。就先進國家而言,例如美國,發展基因改造的食品比比皆是,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疏失,如果有也只是個案,但在經過檢查和探討後,往往都不是基因改造的問題。

我建議,未來應種植何種生質能源作物,可以由專家直接和農民合作,以及有心於此的企業也可以共同合作,便於找出利基最大的作物,以省去之前都種出沒有利基點的作物,同時充分讓農民也能賺到錢,科技農業不是一種口號而已。另一方面,農作物也會產生許多廢棄物,其實我們也可以再用科技運作,多元有效的利用以及研發附屬品,做更多永續發展的規畫。

反觀另一個問題,台灣有一半以上的土地是休耕的,雖然現在台灣的糧食仍足夠,仍然很多人都覺得台灣的土地不夠大,但是我相信如能結合基因改造技術,例如讓作物生長期變短等,土地大小不再是問題。如果能夠結合產官學界的力量,台灣的成功技術也能整場輸出,接軌國際也不是一件難事。【2008-05-15/經濟日報/A20版/座談會】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國內基因改造科技的發展面臨許多困難,過去政府投入研發資源,卻看不出什麼成果,除了研發與產業化未能有效銜接,而法令不健全也是原因之一,造成研發成果的產業化受到阻礙。

台灣十年前曾經研發出領先全球的基因改造技術,也有民間公司願意承接,但在當時國內的風險評估規範尚不健全,導致產品最後無法通過檢驗上市;如果我們已經積極投入基因改造科技的研發,為何不能有效去管理它,讓這項科技的好處更容易展現?

台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教授潘子明:我過去曾參與基因改造食品安全性評估規範的建置,台灣對於基因改造植物,與微生物的食品安全評估辦法,已經制訂完成,而動物的評估辦法也即將完成審查,簡言之,基因改造食品安全管理規範在台灣可說 是已建置完成。

過去曾有跨國公司的基改黃豆要進口到台灣,主管機關特別花了六個月來進行食品安全性評估,因為美國人對花粉較過敏,但是台灣人卻對塵過敏,所以政府在把關時,特別要求對方提出相關數據資料,因此延長審查的時間。整體說來台灣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管制,鬆嚴拿捏得還算不錯。

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教授張培仁:各部會對於基因改造生物的管理規範會有差異,可能是源自於對於安全性要求的不同。基因改造食品的食品安全評估比較容易處理,因為食品出了問題可以停止不吃,但是種植基改作物的生物安全性評估就比較困難,因為基因流佈所產生的生物安全風險是不可逆的(irreversible),所以政府官員就會採取比較審慎的態度。這樣的差異,在討論國內管理規範時應該被注意到。

【2008-09-17/經濟日報/A12版/我國基因改造科技管理政策】

 

新聞中的科學╱稻米品種

種米分子化 抗菌香Q都行

 

【本報記者程嘉文】

近幾年台灣冠軍米的售價屢創新高,種出好米的米王、米后成了新偶像,民眾也開始發現,台灣的米變好吃了。米看似簡單,但小小一顆、學問一堆。

水稻育種是從雜交做起,就是先選定新品種的「爸媽」送作堆,希望育出兼有兩者優點的新品種。由於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雜交的情況,因此必須進行人工授粉。

雜交 母株先去雄

台大農藝系教授盧虎生指出,雜交的第一步是要先替母株「去雄」,不讓母株自身的花粉有受精的機會。通常去雄用的是熱湯法,利用花粉耐熱度低於雌蕊的特性,將稻花泡在攝氏四十五度左右的溫水中約五分鐘,如此一來大部分花粉就會失效,然後還要將「穎花」(稻花的最上端)一一剪去,以確定沒有任何花粉留下來,此時再將父株的花粉散布在雌蕊上,再將母本水稻套上紙袋,以免鄰近其他水稻的花粉飄來變成「野種」。

由於稻花極小又不明顯,溫水泡太久會死,剪除又可能受傷、不結實,一串稻穗上可能有上百個稻花,因此雜交不但費工而且難度高。

育種 一年長兩代

如果母株在雜交後順利結出第一代,其中某對基因排列都是Aa,遺傳性狀理論上都相同,但是第二代之後就會出現AA、aa、Aa三種可能,這時就要進入後半段的「選育」過程。

研究人員必須比對各種不同基因排列之中,找到他們想要的最佳組合方式。由於水稻一年兩收,因此育種工程每一年也只能進行兩代。一般來說,從開始雜交到成功發展出新的稻種,可供命名發表,往往要花八到十年的時間。

傳統的育種只能靠培養出大量的後代,然後從這些後代中去汰弱留強,但這種「瞎碰」非常耗時,而且最佳組合未必出現,或是某些特性不一定會碰到所需的環境:例如希望培養耐旱或耐熱的品種,偏偏這一年的天氣既不乾也不熱,就很難選出真正優良的品種,使得傳統育種過程效率低落。

為了改善育種的效率,科學家將基因科技引入育種:就是透過對基因的大量觀察紀錄,從而了解到某段基因的外型,所代表的遺傳性狀為何。這種名為「分子標誌」的技術,目前已經大量使用在育種上。

基因轉殖 種出特色

不過要造出特定性狀(例如特別抗病蟲害),還是得靠原本的父本及母本品種中已經有類似特性,或是利用誘發基因突變。這時就借助「基因轉殖」,就是希望新品種具備怎樣的特性,就塞一段所需的基因進去。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指出,有機農業上經常以噴灑一種名為「蘇力菌」的細菌來代替農藥,因為對一般啃食作物的昆蟲而言,蘇力菌具有毒性。但是透過基因轉殖,將蘇力菌的基因移轉到作物中,所培育出的新品種就具備抗蟲害的特性。如此一來,對於農藥的需求就會大大降低,對於環境保護將有非常正面的效果。

不過在國內,到目前為止都禁止種植經過基因轉殖改造的作物。對此余淑美不以為然,強調基因改造作物進入市場已經將近廿年,目前美國所生產的大部分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都是基因改造品種,已經使得產量更穩定、病蟲害威脅更低,也並沒有傳出如反對者質疑的問題。所以她認為,我國政府的態度未免太保守。

基改作物 爭議仍多

盧虎生對此的看法則比較中立:他表示,目前基因改造作物的風險並不是在技術層面,而是社會大眾對基因改造科技,仍然抱持一定程度的疑慮。這也是即使如美國,基因改造也還是運用在飼料、榨油、纖維等作物上,至今小麥稻米等主食尚未開放的原因。

因為對政府來說,一旦開放使用,未來即使要走回頭路,也幾乎不可能把散布出去的種源清除掉。因此,擔心「只怕萬一」的風險,以及社會對相關科技的接受程度,應該是主管機關至今不敢開放的原因。【2008-11-05/聯合報/C4版/文教】

 

國際科學獎 台灣兩人獲獎

【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中研院分生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與植物所研究員邢禹依,以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成果,獲得伊朗科學暨科技研究組織第22屆「花喇子模國際科學獎」。余淑美更獲頒「最佳創新女性科學家」特別獎。

余淑美與邢禹依建立台灣水稻基因突變種原資料,目前已經完成7萬多個水稻突變株品系的突變種原庫,以及4萬筆突變基因的資料庫,可供篩選具有抗病蟲害和抗逆境,如乾旱、高鹽、高低溫等能力的新品種水稻使用。

這個全球四個重要資料庫之一的台灣水稻突變種原資料庫,極具學術與應用價值。「花喇子模國際科學獎」由伊朗共和國科學研究暨科技部頒發,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伊斯蘭教科文組織等國際機構支持,1991年開放外國學者參與角逐。去年台灣大學電機系教授吳忠幟獲獎,是第一次有台灣學者獲得此獎。

【2009-02-11/聯合報/E2版/健康】

 

封面圖片 研究員女兒畫的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的一篇解開水稻不怕水淹的論文,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訊息傳遞」 (Science Signaling),並被選為這期的封面故事,而封面那張圖片是余淑美的女兒趙安玲所繪。

趙安玲剛自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畢業,目前就讀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這張精彩圖片獲得該期刊青睞,因而選為封面。

【2009-10-09/聯合晚報/A1版/要聞】

 

中研院找到CIPK15關鍵基因 未來可培育各種耐淹水作物

水稻不怕淹 基因之謎解開了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水稻,為何稱之為「水」稻?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多年研究終於解開謎團,她們發現CIPK15這個水稻獨有的基因,具有耐淹水的特性,因此水稻才能在水田裡成長發育。透過這個研究成果,未來人類可望培育出抗病、耐寒、耐熱、耐旱、耐鹽及抗淹水等水稻品系,穩定提供全球人類糧食所需。

余淑美樂觀地說,由於台灣遭受颱風等天然災害,常造成農作物淹水的重大損害,這項研究將可協助培育出各種耐淹水作物,減少水損。

論文躍登國際專業期刊的封面故事

余淑美研究團隊這項發現,是人類首度從水稻中找到CIPK15這個關鍵基因,進而解開水稻耐淹水之謎,研究論文刊登在國際專業期刊「科學訊息傳遞」 (Science Signaling),獲選為封面故事。論文第一作者李國維是余淑美的博士指導生,目前就讀於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李國維表示,早在八千年前,中國揚子江、黃河一帶即有水稻種植紀錄,經過數千年的育種及演變,8成以上水稻都種在水田裡,這是因為包括雜草在內的其他植物,全都不耐水淹,只有水稻可以存活。

他們研究發現,當水稻種子在淹水狀態下,將缺氧訊息傳遞到CIPK15,再調控細胞內具有監測能量多寡及感應逆境的多功能蛋白激 (SnRK1A),然後透過醣訊息傳遞途徑,在水稻種子內大量製造澱粉水解,將澱粉轉化成醣,同時大量製造酒精脫氫,將醣醱酵產生能量,使種子有足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得以在水中發芽。

人類可望培育出更耐淹的水稻品系

等稻苗快速生長至水面,可以呼吸更的多空氣後,根部以同樣原理製造碳水化合物及能量,使水稻可在半淹水稻田中生長。李國維指出,在找到CIPK15這個關鍵基因,並解開水稻不怕水淹之謎後,人類可望培育出更耐水淹的水稻品系,以後即不用再經播種、育苗及插秧等過程,直接將水稻種子播在水田裡,節省空間,也節省人力成本。【2009-10-09/聯合晚報/A1版/要聞】

 

水稻耐淹 中研院解密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水稻不怕水,原來它有個「蛋白激酶」(CIPK15)的關鍵基因。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余淑美的研究團隊昨天發表的這項發現,也揭開為何穀類作物中,只有水稻種子可在水中發芽及成長的秘密。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科學訊息傳遞」(Science Signaling)期刊,論文第一作者李國維是國防醫學院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余淑美說,大部分陸地植物不耐水淹,淹水常導致作物缺氧停止生長,甚至死亡,因此人類利用淹水技術種水稻,避免長出雜草,節省人工和殺草劑,全球有八成稻米生產是淹水種植。

但水稻不怕水淹原因一直未被解開。研究團隊發現,水稻種子在淹水狀態下,會把缺氧訊息傳遞到CIPK15,再調控細胞內具有監測能量多寡及感應逆境的多功能蛋白激酶(SnRK1A),測知外界環境已適合生長,才會發出訊息產生能量,使種子能水中發芽,小苗快速長出水面,呼吸更多空氣來生長。

歷經廿年研究,余淑美說,這項發現,未來將有助進一步探索其他作物不耐水的基因為何,如東南亞一帶的水稻較不耐水淹,是否有方法幫助它們耐水,不怕天然災害如颱風的侵襲,讓人類可採收更多作物。

她也觀察到,水稻不見得水淹得愈高,長得愈好,一般泡水五到十五公分長得最好,產量最高。

台中縣外埔鄉長大的余淑美,她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種田,「小時候常和大人送飯到田裡給長輩吃」,自小看到長輩辛勤耕耘農作,是激發她日後研究水稻的動力。

【2009-10-10/聯合報/A8版/生活】

 

中研院 選出20新院士

【綜合報導】

「這是我的夢、我最大的夢。」中央研究院昨天選出第29屆新院士,和長庚大學醫學系教授魏福全一樣「圓夢」的新院士共有20位,另有一位海外名譽院士。這次選出的國內院士佔6成,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期勉國內學者持續進步。

新當選的院士中,余淑美是少見的農學領域院士;魏福全出身外科體系,是中研院院士中第一位外科醫師,謝道時、鄭淑珍有師生關係。

經過10年、5次提名終於當選,余淑美希望可以為台灣農業做更多事。

【2012-07-06/Upaper/1版/要聞】

新科院士、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畢生研究水稻抗病基因,素有「水稻教母」美譽。

余淑美是水稻基因研究先驅,她出生台中外埔鄉農家,看田中稻子隨四季生長變化,是童年生活最深刻的記憶。她專研水稻病蟲害、如何調控生長,以及基因定序等,是國內外水稻研究領域裡,獲得最多專利的人。

余淑美笑說:「我對得獎已沒感覺,只是今年能成為院士,以後就不必再選了。」女兒趙安玲說,媽媽即使颳風下雨也照常趕到研究室,甚至忙到晚上十一點才回家。

余淑美憂心國人一聽到「基因改造食品」就怕,對水稻基改的成果沒興趣,她的研究成果被迫技轉國外,感嘆「英雌無用武之地」。她說,人口爆炸,加上氣候變化及環境日趨惡劣,唯加強黃豆、小麥及玉米等作物抗病、病蟲及抗旱基因,才能應付糧荒。【2012-07-06/聯合報/A10版/話題】

 

教部留學獎助 擁抱動畫設計 趙安玲圓夢

【記者劉盈慧╱台北報導】

教育部菁英計畫補助我國優秀設計學生到海外留學。中研院士余淑美的女兒趙安玲,也獲得數位媒體組獎學金,本周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展開留學生活。她的學業看似一切順利,其實大學念的原本是生物,為了選擇興趣,還鬧了一場家庭革命。

趙安玲的父親趙裕展是中研院分生所的研究員,母親余淑美則是中研院士。趙安玲說,從小耳濡目染「很喜歡生物」,畫畫則被歸類為「興趣」。她北一女畢業後,進入台大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順理成章要隨著父母規劃進入生物研究領域。但20歲那年,趙安玲傾聽了自己的聲音,鼓起勇氣告訴父母「想要學設計,當個動畫師」,他們當下聽到「快要昏倒」。父親一時無法認同,「冷戰好幾周」,見了面都假裝沒看到;母親則私底下告訴她「做得快樂最重要」。

「選擇了設計不代表就放棄生物,」趙安玲說。她從台大畢業後,攻讀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她說,這兩個領域都是自己熱愛的,未來想結合生物與設計,製作生物動畫。動畫能將病毒、基因轉殖等抽象科普,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眾。

趙安玲說,台灣其實有很多動畫公司,有的還接到迪士尼的案子,但公司小、資本零散、格局不大,沒有完整的產業鏈,未能有效統整資源。台灣的動畫跟製造業一樣「都在代工」,國外負責核心的動畫劇本、角色設定,「敲鍵盤、點滑鼠的苦力工才發包給台灣。」她說,台灣現在「需要一個腦去統整、思考」,構思更多原創性的東西。【2012-09-16/聯合報/AA3版/教育】

 

《新聞中的科學╱糧食改造解析》

供國外豐富的研究資源

水稻突變種原庫 累積十萬品系

【本報記者林思宇】

中央研究院在2004年完成水稻第五號染色體的定序解讀後,去年建立大規模的水稻突變種原庫與資料庫,目前已累積有十萬個品系,提供國內外豐富的研究資源,比爾蓋茲伉儷基金會就是相中它的規模而投入資助。

水稻基因體由十二條染色體組成,總共有四億鹼基對,其大小為人體基因的八分之一。

1998年先有10個國家合作,進行國際水稻序列分析計畫 (IRGSP),台灣在隔年加入,經過7年努力,終於將第5號染色體解讀出來,也因此,水稻第5號染色體圖譜上都列有中華民國國旗,也讓國際知道台灣有能力做功能性的基因體研究。

水稻基因體解序完成,數個國家開始建立突變種原庫。台灣起步比國際晚三到五年,但在中央研究院士余淑美積極爭取下,後來居上。從2003開始到去年,研究團隊利用含報導基因 (GUS)及強化子的「T-DNA」標籤,嵌入水稻基因體,製造約十萬個品系。

余淑美說,把「T-DNA」插入基因中,基因便無法表現,若插入在兩個基因之間,則可以活化基因表現,二者可造成水稻產生變異性狀,是直接研究基因功能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

余淑美說,台灣水稻突變種原庫提供研究與作物分子育種多功能的平台,包括利用基因突變造成的突變性狀研究基因功能(反向遺傳法)、利用突變性狀改變尋找突變基因以研究基因功能(正向遺傳法)、篩選不同生長條件下才呈現的突變性狀,進一步研究基因功能、利用GUS染色法尋找啟動子等;目前公布在網站上,提供全世界學者使用。

台灣水稻突變種原庫陸續發現許多具有特異性狀的突變體,包括產量提高、穀粒變大、較耐旱、植株較高或較矮、外表改變、早開花、多花、捲葉、白化等,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重要期刊上,受到國際矚目,受邀參與多個國際合作計畫,不少國際生技公司也有興趣技術轉移。【2013-01-07/聯合報/AA3版/新聞中的科學】

 

第二次綠色革命?

台灣參與打造尖端水稻 紓解糧食荒

10億人活在饑餓中 如何增加產量提高品質 成全球關注議題

【本報記者林思宇】

聯合國國際農糧組織預估,全世界能源越來越少,但人口直線上升,尤其近年氣候異常導致糧食生產減少、價格飆漲,糧食問題約在五到十年後會更嚴峻。水稻是全世界半數人口的主食,國際組織今年再投入1400萬美元,支持國際C4水稻研究第二期計畫,希望十年內能種出高產量的尖端水稻,紓解可預見的糧食供應問題。

1960年代時,美國農學家Norman Borlaug 帶動第一次「糧食革命」,他改良種出高度較矮的小麥,配合氮肥使用,使得小麥不會長太高而易倒伏,產量因而大幅增加,獲得諾貝爾獎。也是在同一時期,中研院士張德慈利用台灣野生稻「低腳烏尖」品種,以雜交的方式培育出「IR8」的稻米,產量也大幅上升。

近來中國北方、俄羅斯和澳洲等地乾旱頻傳,作物枯萎,美國中西部去年也因大乾旱作物全面減產,導致玉米、大豆、小麥全球價格上漲30-50%。

全球七十二億人口,目前已有十億人活在飢餓中,水稻栽培區域遍布一百多個國家,如何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成為全球關注議題。外界更期待從水稻能發展出第二次綠色革命。

國際稻米研究中心 (IRRI)所領導的國際C4水稻計畫,希望十五年期間研發出更有效率製造穀粒的C4水稻,這種尖端水稻(cutting-edge rice)使用更少的水和肥料,卻可增加百分之五十的產量。計畫整合全球十七個實驗室,組成「C4水稻聯盟」,中央研究院士余淑美和中研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刑禹依是台灣參加的唯二學者。

第一期計畫從二○○九年開始,去年六月進入第二期,由蓋茲伉儷基金會、英國政府和IRRI支持,預計三年內投入一千四百萬美元。

人類的主食(除了蕎麥以外)幾乎都來自禾本科植物的種子,水稻、小麥和玉米是禾本科前三大農作物,年產量與耕種面積遠超過其他作物。前兩者為人類直接食用,後者主要做動物飼料。其它還有大麥、高梁等。

水稻是目前研究植物基因體功能最重要的單子葉模式植物,原因是它的基因體比其他重要穀物如玉米、小麥、大麥等簡單很多。

這些可以產生主食的植物,最重要的機轉在於,透過葉綠素行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換成葡萄糖,形成所有生物都需要的碳水化合物。

C4型的作物如玉米,是長時間從C3型作物演化而來。C4型作物由於有束鞘細胞,可以將二氧化碳濃縮,但C3型作物(如稻米)的束鞘細胞沒有功能,因此C4型作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轉化成穀粒中碳水化合物的效率,遠高於C3型作物,這也是為何C4型稻作較耐旱的原因。

余淑美說,目前C4水稻研究是在早期階段。主要研究思維是希望利用生物技術,加速完成以往要經過長時間才能達成的演化,提升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產量。

余淑美說,台灣研究團隊提供重要遺傳材料給國際C4水稻計畫,利用國內有十萬個品系的「台灣水稻突變種原庫與資料庫」,尋找與C4型光合作用相關的基因在水稻中的功能,並了解控制這些基因在水稻中的表現是否可使其接近C4型光合作用。

【2013-01-07/聯合報/AA3版/新聞中的科學】

 

抗蟲、耐旱、抗殺草劑

基改作物→核酸植入產生蛋白質

【本報記者林思宇】

最近台灣吹起養生風,大家青睞有機食品,可是對基因改造食品卻有所顧忌。其實基因改造食品是透過遺傳工程,把基因植入品種優良的作物中,這些基因具有抗蟲、耐旱、抗殺草劑等功能,專家多認為,經過嚴謹的生物安全性評估後才上市,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目前由於並未發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而出事的案例,因此衛生署食品藥物局准許部分基因改造黃豆和玉米進口,大多數的台灣人都吃過基因改造的食物,但農委會並不允許任何基因改造作物的栽種,主要是擔心基改作物在野外或自然界會大量繁生以致威脅到本土物種的生存。

放眼全球,基因改造作物產值增加速度驚人,1996年是15000公頃,到去年有29個國家種植,是1.6億公頃,增加1萬倍,產值達120億美金,占全球種子市場36%,產量最高的是大豆、玉米和棉花。

談到基改作物,部分人士會認為對人體有害。中研院院士余淑美解釋,基改作物其實就是把某種效用的核酸植入作物中產生蛋白質,這些核酸和蛋白質進到腸胃內會被消化吸收,跟大家每天吃的米、麵、蔬果等食物一樣,並不是農藥、瘦肉精、抗生素或是防腐劑。她自己到超市也是買基改的豆腐,因為國外大量種植成本低,價格較便宜。

舉例來說,蘇力菌是一種會產生抗蟲蛋白的細菌,這種蛋白的結晶可專一性地讓害蟲的腸膜穿孔,但對人類無害,普遍用在有機作物栽培。許多基改抗蟲作物就是植入蘇力菌抗蟲蛋白的基因,不但解決蟲害問題,且減少許多農藥的使用。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講座教授葉錫東表示,基因改造作物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遺傳工程的方法,將動物、植物或微生物的基因植入作物當中,這些基因會為改造作物帶來抗蟲、抗旱、抗病、耐殺草劑、耐鹽等特性,從而增加生產量。

葉錫東說,美國有七、八十種基因改造作物的食品,包括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且通過美國食品藥物局的檢驗,美國人已經吃了廿年,並沒有傳出任何有害的案例,目前尚未有任何科學證據證明基改食物有害。葉錫東解釋,自古以來,植物就透過交配演化而來,這也是基因改造,目前百分之八十的黃豆都是基因改造而來,幾乎每個人都吃過,這也是科學家期盼第二次綠色革命來提升糧食生產量的方法,以解決人類糧食不足的問題。

【2013-01-07/聯合報/AA3版/新聞中的科學】

 

研究基因改造 水稻中心揭牌

【記者喻文玟╱台中報導】

毒澱粉引發全台食品安全疑慮。中央研究院院士、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余淑美昨指出,食品加工過程難保不會添加化學物質,相對之下,基因改造食品相對安全。

中興大學、中央研究院共同設立「國際水稻功能性基因體中心」,昨天揭牌,未來將研究水稻基因功能、改良水稻與穀類作物品種。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義守大學大學校長李德財都一起出席。

水稻基金中心計畫主持人余淑美說,全球有糧食危機,各國要降低農業成本,紛紛進行農作物基因改造研究,韓國、大陸也積極投入稻米基因研究,基改農作物是世界各國的糧食生產趨勢。

【2013-05-29/聯合報/B1版/大台中.運動】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余淑美、熊昭同獲獎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

被學界譽為「水稻教母」的中研院院士余淑美以及國衛院特聘研究員熊昭,昨天並列獲頒第六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各獲卅萬元。每天工作超過十四小時的她們都說,能擁有今天的成就是來自興趣、努力及家人的支持。

余淑美藉機強調,台灣農業不斷萎縮,政府逢選舉才重視,不僅讓年輕人看不見前景,她四、五年收不到學生,在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未來,也可預見糧價將持續攀升,台灣將自食惡果。

投入水稻基因轉殖廿年,余淑美催生不怕淹水、乾旱的「超完美水稻」,試圖解決人口增長快速、耕地大量減少及氣候變遷造成的糧食短缺問題。

雖然余淑美提出,多方檢驗上市的基改食品既安全也能減少農藥化肥使用,但台大農藝系教授郭華仁提醒,基改仍有對環境及長遠未知的傷害。

熊昭則是致力解開女性肺癌謎團。因國人多半認知肺癌與吸菸有關,但亞洲女性吸菸人口不到百分之五,她領導跨國團隊,發現三個基因位點與非吸菸女性罹患肺癌有關,預計在兩、三年間開發出基因檢測機制,為病人挑出合適的治療方法。【2014-03-16/聯合報/A8版/生活】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