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儀種類

  • 農耕祭〈Misatulikun〉

每年大約在2-3月是阿美族的農耕祭,舉辦時間舉行時間是部落插完秧苗後,目的在於感謝造物之主並祈求農作物能夠豐收。阿美族傳統的生產方式有農業、狩獵、漁撈、採集、飼養,其中以農耕最為重要。

平常信眾會以檳榔祭拜,一年有兩次主要的祭拜儀式,在第一、第二期稻秧後的週六或週日舉行。部落會殺豬、準備供品,由祭師帶領大家祭拜、祈福,表達對土地之神崇高謝意。

  • 驅邪祭〈Mibahbah〉

驅邪祭是阿美族在採收小米之前舉行,部落的祭司於前一天向部落宣布準備。祭師會拿生薑葉、蘆葦心、檳榔也、月桃花來驅邪,趕走惡鬼、害鳥,以免農作物遭受破壞。

  • 小米祭〈Misahabay〉

小米是阿美族人相當重要的農作物,傳統在小米祭時不能洗澡,因為要保留身體裡面的能量來採收小米。收成時也會用換工的方式,大家一起、一次收成,而挑米的時候也不能休息,因為要是收成時耽擱了,不好的邪靈會來搶食;而到了要放進倉庫的時候,也必須有祭師來進行儀式後才能夠放。

  • 捕魚祭〈Milaedis〉

每年6月第二個星天會舉辦捕魚祭,當天全部落族人都會到花蓮溪出海口捕魚、祭拜,祈求族人出海平安、漁獲豐收。傳統上以毒藻毒魚,目前多改為灑網、垂釣獲漁撈。

此祭儀早期是僅限男生參加的祭典,目的是為紀念過去祖先由海上登陸到這裡過生活,再者,藉由儀式告訴族人,我們是捕魚的族群,並嚴格禁止女性參與,因為女性的月事會汙染祭儀,使參與活動男性遭遇不幸、疾病、捕不到魚等狀況,所以儀式一切多半為部落頭目、領袖及年齡階級男性完成。

 

 

  • 米得路〈Midelub〉

每年到了3,早期是舉辦於12-1月之間,花蓮縣吉安鄉南勢阿美族,都有一項「相撲祭」的儀式活動,阿美族語叫做「米得路」或「馬拉勒夫」,舉行的意義是為了讓族人能有強健的體魄,能夠防禦敵人、保衛家園

從前在舉行這個儀式活動的前幾天,男人要出外打獵,當打獵回來族人們聚在起吃飯時,年長者為了讓年輕人能表現其體力,於是就開始進行「米得路」,而且還必須遵行食物的禁忌,牛肉、蔬菜不能吃,只吃獸肉、豬肉、竹筍;藤心、芒草心、以及豆類食物。但是現在也只有老一輩的族人會依循這樣的習俗,年輕一輩的族人比較沒有這樣的禁忌。

相撲祭在阿美族的生活中,有百餘年歷史,和日本傳統相撲內容大致相同,日本人是以磨練專業相撲選手為主,而阿美族人則視為平時運動競技項目之一,不刻意訓練。選手在比賽前,會先抓一把鹽,或舔或灑在身上,有別於日本相撲比賽中的鹽是驅邪的意思,「鹽」在阿美族的相撲文化裡,則代表了「公平」,代表這是一場公平的競爭

此活動在過去與阿美族豐年祭具有相同分量,這樣的相撲比賽在吉安鄉已經有數十、數百年的歷史,但近年來由於傳統文化流逝嚴重、社會型態變化太大,相撲比賽已逐漸被淡忘,幸好在族人的努力推廣下,逐漸有越來越多年輕的族人參加。進行之前,部落頭目及長老要先以酒、檳榔、荖葉祭告祖先,比賽規則是將對手推出圈外算是獲勝,運行方式是依照阿美族年齡階層概念來進行,只要年齡相當塊頭差不多,就可以下場較量。

 

第二個故事

 

在遠古的時代,荳蘭社人們的祖先住在現在阿美族文物館的位置,某日發生了嚴重的大地震,伴隨著水災,便把附近的建設都摧毀了,於是荳蘭社人的祖先,也就是這對兄妹,他們逃離了荳蘭社,到了一座高山他們便定居了下來,後面因為某些原因使這對兄妹結為了夫妻,繁衍了子孫後代,他們覺得高山上沒有快樂,而且覓食又非常的困難,等到海水退去之後便下了山,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代越來越多,人口逐漸的增加著,他們便擴展到了各地,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們四處遷徙,最終到了現在荳蘭的這個地方,他們便一起開發了荳蘭社,也就是現在荳蘭社的先祖。

荳蘭社人們第二次遷徙的位置是在吉安車站附近的一塊空地,而他們的集會場所則是在這空地北邊三百公尺的地方,有兩塊石碑則是在這集會所中央,據說石碑共有兩塊,在民國七十年代的時候石碑只剩下了一塊,留下的這一塊石碑,就是現在位於吉安鄉阿美文物館外的那塊先祖祭念碑,具有非常大的價值和意義。

資料來源:阿美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