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學習
普度公壇
北斗街的南端是東螺溪河愛,在比林河床地的北側,三角湧一帶的居民建立了一座台灣罕見的廟宇—普度公壇,裡頭供奉著雕有金身的普渡公,據說嘉慶三年〈西元1798〉,三角湧附近居民罹患惡疾,後來公請普度公前來消災解厄,而為附近居民景仰,蓋廟奉祀,根據勞一輩的說法,本廟神蹟顯赫,尤其對治癒家畜疾病以及找回走失家畜,特別靈驗。一般而言,全省各地多在普渡時迎請紙糊普度公坐正,不過像是普度公壇供奉具有金身的普度公是相當少見的情形,附近的居民表示:相傳家慶君遊臺來到北斗街。適逢「宮口普肉山」〈中元普渡〉,忽見紙糊普度公現身見駕,嘉慶君開口說:「神在,神在。」普度公及時接旨,從此北斗街普度公及領有雕奉金身之聖旨,成為全台唯一有金身的普度公。
走進略嫌狹小的廟內,首先望見廟門兩方的一對廟聯,上書「普照人寰百世威靈鎮北斗 渡登極樂千秋恩澤護東螺」,神龕之中供奉地藏王菩薩與普度公諸神,左側廟壁刻有〈普度公壇記〉:「……民國七年仲冬,因祠址附近民家突遭回錄之災,竟被延燒,其狀之慘,良可慨嘆。性事實,偶有和順商行主暨余秋領、賴賊等不忍該壇被燒,付諸烏有,是以不惜精神、物資發起新築。荏苒之間,已歷二十餘星霜,近因破壞不堪,余秋領、黃長發等一再發起重新修築。……」。
可知現今的普度公壇廟身大約改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當時由於火災而重新修建:民國37年〈西元1948〉由於廟貌殘破,曾大幅整修:後又於民國52年〈西元1963〉,為了發便信徒祭拜神民時的成貢用途,又於廟庭外增建拜亭,並給廟身修建,乃完成今日之規模。此廟體現為北斗鎮上歷史最悠久者,復已普度公廟相當罕見,因此民國96年〈西元2007年〉12月經彰化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實地勘查後,決議通過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並於97年〈西元2008年〉4月正式函文公告。
此外,普度公壇廟身左側有一株大榕樹,年代相當久遠,樹蔭下已然成為民眾的休憩場所,廟庭左前方尚有一圓柱體水泥平台,其下乃一口古井,提供附近民眾的生活日常用水之用,並做為廟壇消防用水,現已封閉。普度公壇之建築物,外觀簡單樸實,左前側之大榕樹公與古井的存在,更增顯其古樸的歷史意象。該廟為五權里的角頭廟,祭祀圈包括重慶里第6、7、8、9、10鄰和11鄰部分與五權路大部分:每年農曆7月28日為該廟主要的例祭日。
資料引述自 北斗鄉土誌 謝瑞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