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學習
中圳仔的麻繩
北斗除了脆脆的酥糖外,在早期曾是全國製作麻繩最大的供應地,那是在五六零年代,家家戶戶幾乎人手都拿著麻繩,曝曬瓊麻等…,在家中客廳開個小小的麻繩工廠。
因地理位置特別,北鄰親水溪、南界濁水溪,無法種出水稻,所以居民只好栽種容易生長的黃麻;剛開始主要製成麻布和麻袋,一直到民國20年左右,事情有了轉機……。
一位從台南遷移而來的蘇老先生,見有許多的黃麻,心裡一股暖流留心頭,促使他想幫助鄉民的念頭,於是將他的身懷絕技獻給里民--「打索」完全不藏私,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大家將所習得而來的技巧製成商品,拿到市場去賣,一擺上架子,不管是婆婆媽媽還是年輕的帥哥美女都一窩蜂、爭相恐後的拿走麻繩,供不應求,其他里民也跟著仿效,因此開啟了北斗繁華的時代。
彰化縣北斗鎮中和里,曾是全國最大的麻繩的供應地,鼎盛時期,全里有一半的戶數都以編織麻繩為生,因此曾被稱為「麻繩故鄉」。只是隨著尼龍繩、特多龍繩興起,如今麻繩製造已變成稀有行業,令人不勝唏噓。
北斗鎮俗稱「中圳仔」的中和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時,幾乎隨處可以見到民眾在道路、空地及廣場上曝曬瓊麻及黃麻等麻繩原料。當時中和里全里兩百多戶的居民中,就有超過一百戶的民眾,從事麻繩製作,甚至有許多人的家中客廳,就是小型的麻繩工廠。
寶斗文史學會會長柯鴻基,在數年前開始著手探討中和里麻繩產業的歷史時,就為這種幾乎是全里總動員的地方產業特色所深深吸引,因此積極四處探訪,蒐集更深入的資料。
他指出,北斗麻繩之所以聞名全國,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因為中和里地理位置特殊,北鄰清水溪、南界舊濁水溪,因此田地大多是「溪埔地」,在農民的眼中並不是良田,無法種植水稻等,所以居民只得栽植較易生長的黃麻。
他表示,一開始黃麻的主要用途是製成麻布與麻袋,但是並沒有打響名號,直到民國20年左右,目前已定居在中和里的蘇文湖的父親,當時剛由台南遷移而來,見到里內有許多黃麻,於是將他所擁有的「打索」技術,完全不藏私的傳給居民。這些居民將習得的技術製造成成品以後,運往市場販賣,竟然受到歡迎而供不應求,因此其他里民趨之若鶩,都紛紛學習這項製造麻繩的技術,加入生產行列,開啟了北斗麻繩耀眼的一頁。
北斗麻繩產量最大時,光是中和里一個里的麻繩產量,就佔全國三分之二,甚至還外銷到美國、加拿大、泰國等國家,為國家賺取外匯。 但是好景不常,化工新科技製成的製繩原料,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陸續問世後,無法全面自動化的麻繩製造面臨挑戰,並逐漸走下坡,到目前全里製作繩子的工廠也只剩下不到十家。不過,中和里民談到這一段光榮的麻繩歷史,仍然充滿驕傲與懷念。
當尼龍繩等相關繩索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之際,舊時代的麻繩隨時代潮流逐漸沒落,彰化縣北斗鎮卻有一處五十年以上歷史,堪稱全台碩果僅存的製麻繩工廠,搭配自動化的機械生產出各式各樣的麻繩。負責人陳益勝表示,麻繩雖已是夕陽工業,但其無延展性及抗摩擦係數高的特性,至今仍有部份行業非它不可。
麻繩製造(又稱打麻繩)曾是國內早期重要經濟命脈,在人民日常生活中佔有舉足輕重地位;數十年前的北斗鎮中和里(當時稱中圳庄),有一半以上居民都從事製麻繩的工作,也因此有著「麻繩索村」的稱號,不但內銷市場廣大,甚至外銷到美國及東南亞一帶,盛極一時;但隨著科技發達,極為耗費人力的傳統式製麻繩工廠,卻也不敵時代的洪流,而一家家地轉行、停業。
也是為了信念傳承和懷舊的個性使然,世居中和里的陳益勝,從上一代父親手中接下製麻繩的擔子後,就憑著一股傻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目前不但全彰化縣僅剩他一家麻繩工廠,甚至放眼全國也可能是碩果僅存。他說,製麻繩業雖然已是夕陽工業,但「有些行業還真是非麻繩不能成事」,因此,他以自動化科技製作麻繩過程,都是一絲一線纏繞而成,絲毫不敢半點馬虎。
陳益勝說,「麻繩」的原料就是芎麻,經取出纖維後加工成為細繩,再依據客戶需要製作粗細不等的麻繩,雖然市場有大半都被尼龍繩、塑膠繩等佔有,但麻繩以其抗摩擦係數高、無延展性、不易斷裂的特性,仍受到一些特定行業的喜愛,且其會自然分解的特性,更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的公害。
原本有一百名工人的製麻繩工廠,在陳益勝於民國四十七年改為機械半自動、以及民國六十一年更進一步地改為全自動後,目前全廠僅剩七名工人。
芎麻來源地原為恆春,但目前都以進口為主,雖然市場佔有率逐年萎縮,但陳益勝始終不放棄這項陪同他成長的製麻繩產業,並表示要世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