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學習

細說從頭─奠安宮的歷史變遷

從奠安宮的歷史可以看到北斗開發史概況,而從北斗人文聚落的歷史變遷亦可以看到奠安宮的發展脈絡,所以奠安宮媽祖廟可以說是北斗歷史的最佳見證者。

東螺街到北斗街的這一段開拓史,在先民最茫然無助時,媽祖屢成為安穩人心的最重要支柱,也讓先民有信心的在這一片土地重起爐灶,開啟往後的北斗街風華。

在正殿有三尊媽祖,這三尊皆是奠安宮的鎮殿媽,你一定會覺得奇怪,通常一座廟宇多僅有一尊正殿主神,像是奠安宮同時並列三尊正殿媽而做的情形相當罕見。

嘉慶年間,先民遷居寶斗,間街之初,著手規劃重建奠安宮媽祖廟,由於百廢待舉、經濟拮据,因此重建的媽祖廟只有一殿,建材以土埆、木料、古磚為主,外觀簡樸,少繁複雕飾,別有一股風味。

這樣古樸的廟貌,曾在民國72年〈西元1983〉,被列為國家指定之三級古蹟。由於奠安宮創建維艱,因此創建初期僅有一殿,同治7年〈西元1868〉,秀才陳作周倡議修建,並增設兩側護龍,始完成奠安宮古廟面貌。

在管理委員會與地方政治人物的主導下,民國77年,〈西元1988〉奠安宮解除古蹟認定,將古廟拆遷至台灣民俗村內,新殿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吉時入火安座,期盼衍派湄嶼,聖地重光。如今新廟已經落成,不過不少鎮民掛念著拆遷至台灣民俗村的奠安宮古廟,希望有一日能重新落腳北斗,或稍能填補一些遺憾。

清治時期東螺街以至於北斗街皆是彰南地區最繁華的街市,由之作為街市信仰中心的北斗奠安宮〈東螺街天后宮〉也順勢發展成為彰南地區最具指標性的媽祖廟,因此遂成為北斗街鄰近聚落的共同信仰廟宇,發展出規模頗大的聯庄信仰圈『根據《北斗鎮奠安宮概史》記載,曾是彰南地區53庄的信仰中心』,各地迎請媽祖、分靈媽祖甚多。

大抵而言,清治時期以至於日至時期奠安宮的信仰圈伴隨著北斗街的繁榮而擴張,它所建立的信仰圈跨越了現今的行政區,勘稱是彰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區域性宗教組織。最主要的原因為,清治時期以迄於日治時期,北斗街為彰南地區的政商中心,各地庄民因營商或洽公等因素而不時入北斗街,由此北斗街成為各地人群往來的匯聚點,因此位居街市中心的奠安宮媽祖也就成為一座多方人士參拜的人群廟。

歷史悠久的奠安宮媽祖,在彰南地區首屈一指,為大北斗地區的信仰中心,論歷史、香火、建築規模,與鹿港天后宮、彰化南瑤宮並列為彰化三大媽祖廟。然而光復後,隨著北斗街的沒落、廟方主事者的疏於聯繫與經營,大信仰圈的統馭力量鬆散,聯庄信仰圈逐漸崩解,這或者是歷任奠安宮主事者應該檢討與改進的。

資料引述自 北斗鄉土誌 謝瑞隆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