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瑞珍酥糖

自清代民間開始流傳『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之諺語,顯示北斗鎮為何百年前即有酥糖?這與北斗鎮開發很早是早期台灣第四大都市有關;在人文薈萃生活水準較高情形下,自然會有小販製造可口的小吃,在日據時代北斗的酥糖還外銷日本;近年來國人生活水準提高,喝茶已成時尚,喝茶時配上酥糖,是最佳拍檔,因此北斗鎮的酥糖已走入各家庭及辦公室的小零嘴,而北斗的酥糖又以洪明相兄弟所開設的洪瑞珍酥糖最具代表,洪家兩代從事酥糖的研製,除在北斗鎮設店外,在台門市也有多處分店,已成企業化經營。

超過一甲子歷史,名氣響叮噹,幾成北斗鎮代名詞;古都北斗早年在台灣素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之稱,說起北斗,一般人總會想到「肉圓」,其實酥糖也是北斗著名的名產之一,與肉圓及肉乾,被稱作是北斗的三大名產,而酥糖的起源可追溯到日據時代,最負盛名的果子店當屬代表字號的-「洪瑞珍」餅店,洪家六兄弟聯手創辦洪瑞珍,打響名氣,至今逾一甲子,仍屹立不墜。

說起「洪瑞珍」三字,在北斗鎮可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老一輩人家更是津津樂道, 若說大部分的北斗人都是吃洪瑞珍產品長大的,一點都不為過,名氣響叮噹的老店洪瑞珍,代表著北斗鎮食品工業的一頁發展史,幾乎成了北斗鎮的代名詞,不過有關洪瑞珍的歷史,外地人可能並不清楚,連不少居住在北斗鎮的年輕一代,也一知半解。許多人以為洪瑞珍是一個人名,其實它是日據時代便存在至今的一家商店名稱,由地方望族洪姓家族創辦,日據時代北斗郡(今北斗及二林八鄉鎮)盛產落花生,光是落花生的栽種面積即高達四萬公頃,一年收獲達六萬三千石,因此早在清朝末年,北斗郡就有不少店家以花生為材料製作酥糖,到了日據時代,北斗的酥糖便已遠近馳名。

其餘連鎖店包括二林鎮由老四洪炳榮負責,台中市自由路、中山路兩家由老大洪竹頭(已歿)的後代經營,三民路上的另一家則由老三洪永木經營。 洪瑞珍期間不斷致力產品改良研發,進而轉型彩企業化經營,洪宜杉說,酥糖的製作並不複雜,主要原料是花生及糖,在加上一些蔥、海苔等調味料,不過要製作出甜而不油膩的的酥脆上品,則非要靠豐富經驗與「祖傳秘方」不可。

首先應選擇品質上乘的落花生,經脫殼壓碎撿除劣品,糖則以麥芽加生糖與少量的蔥,精烈火熬煮並攪拌均勻,代糖漿熬煮成黃棕色時,便將落花生加入繼續攪拌成糕狀,最後灑上一些海苔屑,並經輾壓切成小方塊,即大功告成,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從攪拌到壓塊,必須趁熱軟時迅速進行,而糖漿熬煮是否恰到好處,也會直接影響誠品的酥脆口感。洪家眾兄弟在廿年前首度將該店名產酥糖的名稱、包裝及商標登記註冊,每年農曆春節、清明節及中秋節,是生意最好的時候,平時則有許多外地民眾慕名專程前往購買,超過六十年來,洪瑞珍酥糖已成為聞名全國的地方名產。酥糖共有海苔、黑芝麻、素食和原味四種口味,可應顧客需要搭配成禮盒當伴手禮;而人氣商品「三明治」,也成為老店最新的招牌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