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法脈人物末寺  
佛教之本流 清代佛學發展 台灣佛教與日本 光復後的佛教 台灣佛教現代化年代表
佛教當代發展趨勢 全台性佛寺特質 基隆的佛教擴展 靈泉禪寺之創建 創建人物
♁佛教之本流

  佛教的本流一派由福建鼓山及西禪兩大叢林傳來,另一派是由福清黃蘗寺而來,明末清初官紳建立寺剎,請道德崇高之出家人為住持,於是清朝初期添了幾位詩僧。

  閩臺佛教間比較有關係的則是鼓山湧泉寺和漳州南山寺(俗稱南院衍派),在此舉出代表的例子是:善智師、妙密師均出身於鼓山湧泉寺,而在大正年間台灣新佛教運動中相當關鍵性的人物江善慧,是由善智帶至湧泉寺拜景峰法師為師,承續鼓山法脈。閩臺佛教界間的緊密關係是基於此一地緣關係所結構的網絡。

初建時期之靈泉禪寺平面圖

 

♁清代佛學發展

一、明清時代

  佛教之傳入台灣,大抵是隨漢族移民而來的。至明鄭時代漢人所有之宗教並興, 佛教亦至此開始傳佈。鄭成功驅逐荷人,收復台灣後,移民日增。鄭經因承天府內尚無叢林,乃命建彌尼寺於東安坊,此為佛教寺院在台之始。


二、台灣清領時期佛教興盛的原因有三 :

 第一,清代的台灣佛教,由齋教佔了大部分,因為清代時中國佛教是一個沒落的宗教,至於沒落的原因是佛教僧侶參與清初的宮廷之爭,遭皇帝驅逐。

 第二,由於出家仍有稅賦上的優待,所以國家不允許太多的人進入僧籍。在此種情況下,帶髮修行的齋教就盛行了起來。這是清代台灣以齋教為主體的另一個原因。

 第三,因為江南的佛教被太平天國所毀損,造成許多出家人流離失所,這時的台灣道場是他們不得已的選擇之一。


三、清代佛教發展

  佛理的義理之學乏人問津,佛教與民俗信仰分際不明,佛寺與民間神廟都充斥祈福解厄的信仰氛圍,出家人的素質普遍低落。

 《康熙二十二年》台灣歸清廷版圖,第二年四月,將「承天府」更名為「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臺廈道。佛教亦隨之逐漸傳播。

 《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官孟太志,捐建「黃 寺」,於是各地陸續創建寺院。台灣佛教之源流,是由鼓山和西禪兩大叢林傳來,另一派是由福清黃 寺東傳來臺。觀音菩薩乃東南沿海民間信仰之神佛,庄廟特性不分佛道。

 《光緒三十年》鼓山湧泉禪寺開壇傳戒,善智師率台灣新戒赴會。

 《嘉慶後》禪視大弛,僧綱墜地,窮夫寒貧借皆剃髮染衣為度日計,於是佛登頓滅。幸好加上齋教三派,略能維持。其後又由日僧勸導,加入日本佛教各宗派之教團,致使分散台灣教徒本身獨立統一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