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法脈人物末寺  
♁關於「法脈」由來

  在臺灣近代佛教的發展史上,最重要的變革現象之一,就是出現了「大法派」的連鎖道場系統。而所謂佛教的「大法派」,是指佛教的寺院或道場本身,在佛法傳承上,既有「法脈」的源流和繼承,同時也擴展了「根本道場(或稱核心寺院)」之外的外圍道場及佈教區域,因此就像有總部和分部連鎖店的跨區域大公司一樣。這在臺灣佛教史上,也遲至日據時代才正式出現,而且目前學界公認的有「四大法派」,那就是:

  一、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派,簡稱「月眉山派」。
  二、臺北觀音山凌雲禪寺派,簡稱「凌雲寺派」。
  三、苗栗大湖法雲禪寺派,簡稱「法雲寺派」。
  四、高雄大崗山超峰寺派,簡稱「大崗山派」。

  會出現這樣的法派這是由於臺灣本土的佛教信仰,在日據以前,雖有個別寺院的建立和來自對岸福建的僧侶駐錫,但,因清朝頒有種種宗教法律的嚴苛規定,所以基本上,只能允許有單一性的寺院存在,因此也無法有「大法派」之存在。直到進入日據時代以後,法令解禁。

《摘錄整理自薪盡火傳- 江燦騰》)

 
♁台灣佛教的派系

  大都與福建佛教有密切的關係。經過清康熙、乾隆間的逐步發展,到十九世紀末期,台灣佛教形成了月眉山系、觀音山系、法雲寺系、大崗山系四大法脈,這是台灣早期正統佛教的派系,為佛教曹洞宗重要叢林,前三者與福州鼓山湧泉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清末民初時間,而鼓山湧泉寺兼有臨濟、曹洞的雙重法派性格。據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介紹,福州鼓山湧泉寺已有近一千一百年歷史,是中國禪宗最重要的道場之一,中國佛教協會的六任會長中,有五任與鼓山有法脈聯繫。台灣十大寺廟都是從福州鼓山分靈出去的,並於一百多年前在台灣基隆修建了湧泉寺,台灣佛教中小寺廟中六成的法緣來自福州鼓山。

♁月眉山派的靈泉禪寺

   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之首。善慧法師為福州鼓山湧泉寺景峰法師之徒,所以善慧法師與鼓山湧泉寺的關係始終密切。歷史上,台灣月眉山靈泉禪寺的善慧法師、觀音山凌雲禪寺的本圓法師以及法雲寺的妙果法師等均是在福州鼓山湧泉寺出家的。福州鼓山湧泉寺方丈普法法師也曾多次應邀出訪台灣,倍感親切。靈泉寺不僅是台灣第一個具有叢林規模的禪剎,更是月眉山派的發祥地。其分燈寺院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與北部。

  在善慧法師建寺期間,而就在建寺工程全部完工的前一年(1907),善慧已加入日本曹洞宗僧籍。根據《曹洞宗海外開教傳道史》的資料來看,日本系統的曹洞宗僧侶,是將基隆地區列為樞要布教區的。但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善慧法師的靈泉寺,興建的時間,幾乎是和日本寺院同時進行的。可是日本曹洞宗本身在基隆的發展,始終不出「布教所」的規模,因此在教務拓展和影響層面上,自遠不及靈泉寺的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善慧法師的加盟曹洞宗,可以說是居於非常有利條件的,其被重視,毋寧是必然的結果。由於善慧法師著重弘法傳戒以及教育的工作,首開台籍僧人辦學、傳戒之風,直到捨報示寂,其派下分別院共有近七十座,月眉山靈泉寺派於此形成,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法脈之一。

  其寺派下重要寺廟有:

  01. 基隆靈泉禪寺 (為台灣月眉山派大本山)
  02. 基隆寶明寺
  03. 基隆仙洞岩
  04. 基隆法嚴寺
  05. 基隆大佛禪院
  06. 雙溪聖南寺
  07. 瑞芳金山寺
  08. 台北啟明堂
  09. 台北報恩堂
  10. 台中靈山寺
  11. 台中慎齋堂
  12. 嘉義高明寺
  13. 嘉義義德寺
  14. 台南法華寺
  15. 礁溪福嚴禪寺 
  16. 台東海山寺
  17. 花蓮東淨寺
  18. 花蓮永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