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廖家廟
||
張家祖廟
||
萬和宮
||
犁頭店老街
||
火車站
||
林氏宗祠
||
樂成宮
||
孔廟
||積善樓||
文昌廟
|
等級:
市定
類別:
其他建築物
公告日期:
88年4月17日
地址:
臺中市北屯區興安路一段163號
「積善樓」當年的豪宅今已不復存在,徒留這座牌樓及豪宅前院的株老榕樹。 五株老榕中以正對「積善樓」的那株樹齡最久,約一百二十年左右、胸徑一•二公尺、胸圍六•七公尺。靠隔壁印刷廠(原地主的後人賴明聰所開設)圍牆處,另有四株老榕樹,樹齡較年輕,約七十至八十年左右,每一棵胸徑也都在一公尺左右。五株老榕樹的生長情形都相當良好。 這處老榕樹生長的地方佔地約五分多,原地主為賴齊汾先生。據賴齊汾的兒子賴明聰指出,民國前十四年,他的曾祖父賴長榮從頭張遷居至此(舊名二份埔),興建了這座三合院,取名「懷恩堂」。
創建於清末(民前14年),賴氏祖先長榮公由頭張遷居於今之二分埔,建有二合院,原三合院之門樓係以土埆建築,不很顯眼,民國13年崇仁公依唐山地理師建議,另建新門樓於舊門樓之南,謂此後家業能飛黃騰達,新門樓取名積善樓,有勉勵後後世子孫行善助人之意。
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週末是世界古蹟日,台中市文化局特別在二十一日、二十二日舉辦「打造大墩心故鄉」活動,開放十個古蹟景點提供民眾參觀,並擴大到參觀古蹟景點附近的人文與生態環境,同時規劃了十二條路線的導覽活動,請民眾自行前往參加活動。文化局表示,這十二條路線包括七條人文與環境深度導覽路線及五個古蹟定點解說,幾乎涵蓋台中市所有的古蹟與菁華歷史建築,及市民日常生活的人文與自然場景等,每條路線、每個景點都有專人導覽解說,並提供有獎徵答。七條人文與環境深度導覽路線為參觀「台中火車站前站的綠川、第一廣場、青草街、繼光街、電子街」、「台中火車站後站的二十號倉庫、復興路青果社歷史建築、綠川生態、台中酒廠、林氏宗祠」、「貫穿民權路、民族路、中山路、中正路、成功路、光復路到公園路的大墩老街」、「台中市政府一帶的日式官方建築群」、「台中公園與柳原教會」、「連接文英館、維他露基金會會館、市長公館、台中一中、台中放送局、孔廟、忠烈祠的老台中文化園區」、「二分埔的民俗公園、積善樓、兒童館、兒童公園」等。
積善樓係從唐山聘請名家設計建造,所花費的並不便宜,其結構堅實歷經數十年仍屹山不搖,可見當初設計建造之用心,其樑柱木料採用福州杉木,燕尾式之屋簷使用筒仔瓦及垂簾瓦,塑有花草、裝有鏡片,雕樑畫棟、美不勝收,門樓後當有五株高齡榕樹,盤根錯節、濃蔭蔽天,靜座於此,令人心曠神怡,而發思古之幽情。
民國十三年(一說民國十六年)一位唐山的地理師說積善樓這裡是個蛇穴,建議賴崇仁,最好在大門口外別興建一座牌樓辟邪,果然動工時,土穴中鑽出多條分別為白、青、黑、黃等蛇隻。牌樓建成之後取名「積善樓」。民國六十八年市府實施市地重劃,這座宅院因被劃為抵費地,成為公園預定地,遂被徵收拆除,原本連牌樓都劫數難逃,幸經賴家親族和地方有力人士極力爭取才保留了下來。 民國八十一年地方有志之士樂捐集資在老榕樹下興建涼亭,並興建「平田里松柏會活動中心」,同時將牌樓加以整修,讓整處環境始終保持得十分清雅潔淨。
目前老人會的會長是賴茂城先生,他和林萬國先生對維護公園內的花草不遺餘力。 為了讓後人瞭解老榕樹的由來,賴明聰先生特別將整個始末鐫刻在大理石板上,鑲嵌在「積善樓」進門的右側牆壁上。不過,有一段軼事賴明聰先生並未在石板上提到,兒童公園的現址原本有一些墳墓,重劃時施工單位先將無主的屍骨暫時放在老榕樹下,不料,老榕樹突然掉下一根主幹,且枝葉略顯枯萎,待屍骨移走之後,才又恢復昔日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