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廖家廟||張家祖廟||萬和宮||犁頭店老街||火車站||林氏宗祠||樂成宮||孔廟||積善樓||文昌廟|


等級:第三級
類別:祠廟
公告日期:74年11月27日
交通:仁友客運105四張犁站下車
 

 

文昌廟位在北屯區昌平路,是清朝道光五年曾玉音跟好友共同組成(文蔚社)和(文炳社)籌資興建的,總面積約一九OO坪,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廟的選材以花岡岩最多,有的做石板,有的做石鼓,很有觀賞的價值.

 

 

臺中文昌廟座落於今臺中市北屯區仁美里昌平路二段四十一號,始建於同治二年(1863年),使是台中唯一供奉五尊帝君的廟,主祀文昌帝君,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

  仁美里在改為現地名前,稱為四張犁。「犁」在清領時期被用為土地拓墾時的面積單位,「犁」一張約五甲,故四張犁意指四張犁份之土地,即面積約二十甲的地區。該地位於臺中盆地北方,漢人入墾前為中部著名的平埔族岸裡社之棲息空間。

  據現存最早記錄,文昌廟之前身為四張犁之文蔚社、文炳社兩社學。前者成立於嘉慶三年(1798年);後者成立於嘉慶五年(1800年)。道光五年(1825年)兩社為籌募建廟基金,由社員捐出資金,放款生息,以利息收入累積為建廟基金。

  同治二年(1863年),由於資金已足夠興建廟宇,於是開始動工興築。同治十年(1871年),完成外圍牆、左右外門樓、照牆、三川殿、左右內門樓、內圍牆,以及三合院建築群之神殿、拜亭、左右廂房與庫房。此外,並購置田產以其田租收入供作廟宇祭典、修繕或其它開銷之經費來源。在硬體設施與經費充裕的情況下,並在廟內設置學堂,教育當地子弟。

  日本領臺後雖在四張犁成立公學校,但因硬體建設未臻完備,乃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年)借用文昌廟東、西廂房以為公學校之分校。此後隨著學校教育體制的完善,原本兼具教育功能的文昌廟,才成為單純的宗教信仰廟宇。廟內除主祀文昌帝君外,另配祀有朱衣帝君、孚祐帝君、關聖帝君、魁星帝君,合稱五文昌。

  臺灣光復後,上距首建年代已近百年,木構建築遭嚴重蛀蝕,亟待重建。但是文昌廟原本豐富的田產,卻因國民政府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下,廟產被強制放領為佃農所有,在缺乏重建資金的情形下,只能就廟宇之主體建築做局部補強,無法全面整修。因此,左、右廂房及右庫房相繼頹圯。

  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由政府補助73萬及各界捐款42萬3千元,總計115萬3千元進行重修。除修建神殿大房間四垂亭、三川屋、左廂房、右廂房、庫房、金亭外,並修補地面、粉刷牆壁及各式雕刻。此次重修選定於民國六十五年(197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動工,並於翌年九月五日順利竣工,同月二十九日舉行落成典禮。

 

 

農曆正月13日 關聖帝君飛昇
農曆二月初一日 春祭 朱衣星君聖誕
農曆二月初三日 主神文昌帝君聖誕法會
農曆四月14日 南宮孚佑帝君聖誕法會
農曆5月13日 文衡帝君聖誕法會
農曆七月初七日 魁斗星君聖誕法會和
農曆八月初二日 秋祭
國曆9月28日 孔子誕辰

 
文昌廟方位為坐北朝南,略偏東南方約8度朝向由主軸線起經照強、外、3川殿准、中埕、內埕、拜亭,神殿、後院等建築空間,兩旁依序為左右外門樓,左右內門樓,與內圍牆、左右廂房及左右倉庫之建築體。左右內外門樓為主要出入空間,左右廂房為教學空間,拜亭與神殿為主要祭祀空間,其兩旁之側室及庫房為出儲藏、住宿、廚房等附屬使用空間
 
1.文昌帝君:考試會助你一臂之力,金榜題名,平時助你成績步步高升,為文教守護之神
2.關聖帝君:三國志有名的武將關羽,財運招來,惡靈退散,勝負必勝,商人之神(山西夫子。文衡帝君)
3.朱衣帝君:亦稱朱衣神,傳為文學之神。科舉之神,委稱星君,疑自宋起。
4.魁星帝君:又稱魁星爺,魁及北斗七星之首也,而殿試高中亦是大魁天下士,其扮相代表「仕祿加身,獨佔鰲頭」。讀書侍奉其為守護神,因魁星爺可庇護參加考試的士子金榜題名,飛黃騰達。
5.孚佑帝君:亦稱純陽祖師,俗姓呂,名喦,字洞賓,唐京兆人,遵為守護神世以為八仙之ㄧ亦稱呂組
 
不管在一般或考季皆有許多考生,學生來此燒香拜佛希望求得好成績,金榜題名。
 
文昌廟於民國74年11月27日由台中市政府依內政部74台內民字357272號公告指定為台閩地區第3級古蹟列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