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請客
圖片
我來請客首頁 客家歷史 客家族群 客家食衣住行 客家一級棒 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銘傳兔仔隊
左邊圖    
客家歷史
指標 客家食物
指標 客家服飾
指標 客家建築
指標 客家交通
指標 客家廟宇
指標 客家節慶
指標 客家歌謠
客家歷史 客家歷史 客家歷史 客家歷史
客家族群
 
   
項目圖 蹦龍-蹦龍亦寫作“火旁龍”,為元宵節慶典節目之一。
  “北天燈、中火旁 龍、南蜂炮”,這是形容台灣地區北、中、南的元宵民俗活動。

北天燈是指台北縣平溪鄉十分村的“孔明燈”;中火旁 龍是指苗栗縣苗栗市的火旁 龍;南蜂炮是指台南縣鹽水鎮的“放蜂炮”。

火旁龍源自大陸客家地區的“舞火龍”。這種舞火龍以廣東豐順、興寧、五華、河源等縣的最具特色。龍身以紙紮成,繫上鞭炮,舞者赤膊,炮火燒身,舞至炮火停息,火龍被燒為止。

台灣的火旁 龍則自1998年,由苗栗市長邱炳坤倡導,做為該市元宵節重要慶祝活動開其端,如今已變成苗栗市最具特色的節慶活動,聞名全臺。火旁 龍活動是邀集舞龍隊舞龍遊街,而在特定路段由觀眾丟擲鞭炮,以增加熱鬧氣氛;霎時炮聲隆隆,震耳欲聾,火光把街頭點綴得燦爛輝煌,七彩繽紛。

舞龍的龍頭、龍身的製作十分考究,龍頭用竹片紮成,糊以彩紙,敷以彩繪,重可二、三十斤。龍身則分成十餘節,亦以竹簍作身,外敷彩紙,龍鱗以金箔或銀箔貼製。舞龍時,一人持龍頭,其他人持龍身,還有一人持火球引龍捕捉,稱做“戲龍珠”。只見巨龍迴翔騰挪,蜿蜒波動,真是勢若游龍,引人入勝;再加上旁觀者紛紛以鞭炮朝龍身上拋擲,嗶啵之聲夾雜著煙火的硝味,把在場每個人的情緒都帶入最高潮。

   
項目圖 天穿日

天穿日是客家人才有的節慶,就是在元宵節後五天的正月二十日。這天,一般農村婦女用過年用的甜粄,以油煎熟,或用“油堆子”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稱做“補天穿”。傳統上,農民在補天穿時都會在家做其他的工作,而不下田耕作;因深信「這天下田會觸怒天神,全年將出現天旱」的古老傳說。

“天穿日”相傳是女媧補天的日子。蘇軾有詩句說:「一枚煎粄補天穿」,正是指客家人過天穿的情形。據清代俞士燮《癸巳存稿》卷11《天穿節》條中考辨,認為“天穿日”就是24節氣中的雨水,取“雨水屋穿漏”的意思。宋以前的風俗,是用紅絲線繫住煎粄投到屋頂上,為“補天穿”。所以宋代李觀有:「媧后歿後幾多年,夏伏冬愆任自然,只有人間閑婦女,一枚煎餅補天穿」的詩句。如

今客家婦女在煎粄上插紅絲線就是這樣沿用下來的。不過,客家人來到台灣之後,已逐漸淡忘這種行事,目前只存有“天穿日”的節慶名稱而已。

 
項目圖 二月戲
  歷經過長期流亡與艱辛歲月的客家人,對於生活的態度早已養成一種戰戰兢兢、嚴謹保守的特性,反映在常民文化的層面上,缺乏放縱豪情的狂歡,僅有單一的山歌對唱或“三腳採茶”,也許是最好的註釋。因此,早期的客家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事莫過獻演酬神的平安戲。獻演酬神戲當然有祈神還願的嚴肅意義,另外,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可以藉這樣的一個機會,欣賞戲劇以為娛樂。

台灣客家庄中,比較特殊的酬神戲是美濃的二月戲。傳統客家人的舊習中,過了元宵節便是掃墓之期,一直持續到清朝為止,完全視各家的方便而定。在掃墓的同時,美濃的客家人也趁著這樣的一個機會,祭祀伯公(土地公)、河神、玉皇大帝以及美濃地區特有的蛇神-里社真君,早年都是由各家各戶趁掃墓之際,自由祭拜。光復後,台灣多了一個青年節,1950年代,在政府大力推廣節約拜拜、改善民俗的風頭下,青年節竟然變成了美濃鎮民“統一掃墓”之期。掃墓的日期既已統一,這一天自然成為整個鎮上最熱鬧的日子,祭河伯與蛇神之禮也逐漸盛大。不久後又在地方熱心人士的倡議下,募款請戲演出,以感謝河神賜給人們水源,伯公庇佑地方安靖,蛇君護衛作物豐收。這樣就形成了所謂的“二月戲”,每年掃墓之期,在美濃橋邊看戲,已成了美濃人特有的風俗。
 
項目圖 美濃迎聖蹟字紙祭

 

美濃廣善堂迎聖蹟—送字紙灰祭典,則是在傳統八音引領下,將收集到的金香灰及字紙灰舉行儀典後,倒入河中,象徵「過化存神」上告天庭,然後再遊行回府,並祈求農作物豐收,人民地靈人傑、幸福平安。「元宵踩街及燈籠、客家戲曲、歌謠、舞蹈大會串」,以整合美濃各社團共同參與表演,並配合製作美濃特色敬字亭燈籠發送,使民眾更有文化意涵並能慎終追遠。美濃客家庄在一年的農村歲時節令生活,主要集中在春節的農閒期間,是美濃農村進行祈福儀式、收成祭典、與家族團圓的時候,因此,許多美濃重要的慶典活動也都在此時舉行。
 
項目圖 新年福
  「新年福」為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滿年福時,美濃各伯公(坑仔底、花樹下、量埤、開基、巒頭羅、庄頭、柚子林等伯公)於下庄統一祭祀祈福;春耕過後農閒時節,在美濃河畔舉辦聯合祭典,並於祭典後請戲班演戲酬神,稱「二月戲」。「彩繪大地」活動,則是鼓勵農民於農地休耕時耕種波斯菊,美化田園視覺,創造不同以往的田園景觀,帶動商機及旗美地區的觀光資源。
 
項目圖 尖砲城



“尖砲城”又稱作“射砲城”,以苗栗縣後龍鎮的慈雲宮,於元宵節所舉辦的最有名。這種尖砲城的玩法是由廟方將一座迷你城堡,高掛在10公尺長的竹竿頂上,由參賽的射手,將自行點燃的排砲擲入前後的城門內,以引發城內預置的火藥爆炸者為得勝。

本來放鞭炮的原意在驅邪祓厄,後來演變為在祭典、婚喪、迎神等場合燃放鞭炮,以示隆重。如今又演變成慶典遊戲的工具,其功能的演變,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了。

 
項目圖 新丁粄
 

每年元宵時節,台中縣東勢鎮上南平、東安、北興和中寧4里人都競相製作、比賽“新丁粄”的大小。粄乃是客家人稱糯米做成糕點的名稱,新丁則指家中新添的男丁。“新丁粄”就是慶賀新添男丁的糯米糕點。東勢人不僅在每年元宵節製作新丁粄,更熱衷於“鬥粄”,也就是賽新丁粄。

“鬥粄”由來以久,主要是叩謝伯公(土地公)添丁賜福之意。參加的人依例繳納會費做為公賞獎金,會員中是年添丁或家中新婚者,需要製作紅龜(亦稱紅粄)給所有會員分享,凡是米粄做得最大最重者,由公賞發給獎金嘉許,其他會員則依交情之深淺致贈禮金以為獎賞。由於獲得頭綵者公私獎金不少,又可名揚一時,所以參加者越做越大,深恐他人搶去頭綵。

新丁粄的源起顯然最初是希望將喜氣與同信仰的父老鄉親們分享,擇定每年元宵為期,則為承襲新春的歡樂,同時也因此時大家都還沒有正式工作,比較有時間在家裡“打粄”。只要在去年元宵之前添丁的人家,都可以到伯公前表示自己的謝意,與將喜氣同大家分享的誠意。後因人們爭相出鋒頭的心理,紅龜愈做愈大,遂演變成為正式的比賽,而形成一項特殊的元宵風俗。

 
項目圖 斗燈
  斗燈為道教禮斗法會的祭器,由米斗盛米點燭,斗內由兩方斜插2支木劍,中央置一面圓鏡及剪刀、尺、秤、算盤、錢、土等,並在供桌前供牲醴祈禱,期望禳祓境內邪鬼,祈求天賜福祥,合家平安,士農工商各業興隆。

禮斗法會又稱為拜斗,也就是祭拜斗燈,斗乃指星斗,所謂“天上群星皆屬斗部,人之十二元神所宿,故或稱元神燈,則生命根源之象徵。公家總斗燈,代表該地居民全體之生命,私人各首之斗燈,則代表其一家人之生命。”(劉枝萬語)。民間俗信又有“北斗解厄,南斗延壽”的說法,禮斗植福的法會,自古以來一直都受到普遍的重視。大體而言,斗燈可分長期安奉及臨時安奉兩種,前者大都在寺廟春、秋禮斗法會時安置;後者則在建醮或特殊法會,或在中元節盂蘭盆會時安置。

將米盛於斗中,上插各種器物,點明燈光而成的斗燈,顯然是由米及燈的象徵意義而來。自古以來,米為民間最普遍的辟邪物,漢代以後更為道教用來作降神之物;斗中之米自然不脫辟邪與降神兩種功能。燈則為傳達光明與溫暖之物,斗中長明的燈,象徵生生不息、煥彩元神之義。

 
項目圖 中元祭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佛教徒在這一天設“盂蘭盆會”。“盂蘭”是梵語,倒懸之義;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因此,“盂蘭盆”的意思是“此供具可以解救先亡倒懸之苦”。凡佛第子慈孝者均可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廣設盂蘭盆供,以報父母養育之恩。原本為孝親節,但宋元以後,盂蘭盆會逐漸由孝親演化為祭鬼,變成鬼節,並由此出現“慶讚中元”打醮放水燈之俗。進一步出現了大豬公“普渡”的祭典。

據史籍所載,本來我客家各姓人家在原鄉,自農曆七月初一開始到十五,任擇一日為中元節。各家酌備水果、酒餚祭祀祖先。入夜,則在門外點燃香燭,焚燒紙錢箔銀,叫做“燒衣”。有的沿河放水燈,叫做“普渡”。有的用竹竿掛紙插田,叫做“掛田紙”。惟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來台灣後的客家人,在中元節除了感恩祭祖之外,主要的是參加各寺廟的慶讚中元普渡活動。
   
項目圖 義民祭

義民爺為臺灣民間信仰,祭祀在械鬥、民變、戰爭中,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軍。每年農曆七月二十為「義民節」。

生長在台灣的客家人,無論活在那個時代,義民爺應該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信仰體系──儘管各地對於義民節的崇祀方式並不相同,每個人對於義民節的觀念也有親疏之別,義民爺的存在與義民信仰的發達,彷彿成了客家族群的一種圖騰。

一般而言,台灣客家地區義民信仰的產生,與歷史上兩次重要的民變有相當密切的關係;一是康熙60年(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建立了屏東竹田鄉西勢忠義祠;二為乾隆51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建立了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亭。六堆忠義祠的建立,較偏重於官方色彩,在祭典形式方面,向來都以官式的祭儀來進行,跟一般民間的關係反而較為疏遠。至於新埔的褒忠亭,從創建的神話開始,就帶有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為了維持祭典的規模,同時可以讓桃、竹、苗地區的客家鄉親有輪流參與的機會,遂組成了聯庄會的組織,不僅讓這個地區的義民爺信仰規模日大,且影響到全台灣各地的客家族群,也就慢慢形成了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信仰。  

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褒忠亭義民廟,原僅由新埔、枋寮、六家等地人祭祀。道光年間,因附近地區客家人“我族意識”的抬頭,而紛紛響應參與,湖口、關西、芎林等地開始輪流祭祀。至光緒初年,相近的客家地區大都已開闢完成,也紛紛加入祭祀行列,終於擴大為14個輪值區,每年由一個地區分別負責。而彼此間為了互別苗頭,祭祀的規模自然一年比一年盛大。

在新埔義民廟祭祀圈逐漸完成擴大範圍的同時,有些較偏遠的地區則以分香的方式擴張其信仰,也有因客家人的遷徙或者義民信仰的需要而建有分香廟。在這兩種擴張因素的相互影響下,終使得新埔義民爺崇祀成為台灣客家人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信仰,其規模與意義,甚至已凌駕在守護神三山國王之上。

 
項目圖 春秋二祭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新埔義民廟普渡祭典,前後共舉行三天,由七月十八日下午的豎燈篙揭開序幕。“豎燈篙”意謂招請遠近孤魂野鬼同來享用祭品,接著便是當晚十一點的“安大士爺”活動。

七月十九日,最重要的儀式是放水燈,其主要的作用在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以免他們作祟,為害渡江以及在水中討生活的人們。再下來便是二十日清早,輪值普渡區的人們運來神豬大羊擺設,準備進行普渡。上午十點鐘開始,廟中首先舉行莊嚴隆重的三獻禮祭拜義民爺。下午普渡在“拜天公”儀式中開始,同時在廟中舉行新舊爐主交接儀式,下午三點儀式結束,就正式普施孤魂野鬼,一直到入夜之後。一般稱此義民節祭典為秋祭,另有在清明前,在廟內舉行之三獻禮為春祭。

   
項目圖 收冬戲
  在台灣的客家庄中,最出名的戲就是收冬戲,收冬戲又叫做平安戲。這是每年八月秋收後,客家人最重要的大事。收冬戲本源自於傳統觀念中的“春祈秋報”,農民們在春天祈求土地及天地諸神,希望雨水充足,作物豐收;到了入秋採收之後,他們必須報答眾神的庇佑,除了要準備豐富的祭品祭祀諸神之外,為了表示隆重之意,更請野台戲到神明面前獻演,以示酬謝之意。那時候的人,獻演酬神戲當然有祈神還願的嚴肅意義;另外,更重要的是庄民可以藉著這樣的一個機會,欣賞戲劇以為樂。

平常生活中,一直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客家人,自然也就更加珍視這一年一度的最美好時光了。 有嚴肅意義的需要,卻充分滿足人們娛樂需要的收冬戲,以往都是一庄演完換一庄的輪流演出;一個鄉鎮或同一個祭祀圈演下來,往往可長達一、兩個月。顯然這也是刻意安排的,以期發揮收冬戲的最大功能。

一直到今天,留在客家人腦海中,最深刻的孩提印象,可能是跟著阿公、阿婆今天到東庄看戲,明天到西村做客順便看戲;後天還翻過山頭到下庄看戲的情景。那彷彿是一齣長長的連續劇,客家農民就是這樣子跟著戲班子,今天東庄明天西村的看下去,也總要一、兩個月,收冬戲結束了,才做收冬後的田功。

光復後,在所謂端正民俗的政策下,秋收後,村庄間輪演收冬戲的常民文化,被批評為浪費,統一在一天舉行,鄉里父老活生生的失去了一、兩個月的“戲期”,對秋收後謝平安的熱忱大打折扣;待1970年代以後,新式娛樂紛紛興起,搶走了大多數野台戲的觀眾。各寺廟偶而也還會上演野台的酬神戲,然而已完全失?了作為大眾娛樂的意義。 本會成立後,為復興客家文化,特在每年的客家藝術節活動中,在全國主要客家庄中安排收冬戲的演出,聘請較為優秀的戲團輪流在各地上演,獲得各地客家鄉親的歡迎。

   
項目圖 入年界-農曆十二月廿五
  農曆十二月廿五客家人視為年界日,每家每戶都要準備「年米」,客家人認為過了「年界日」就等於新的一年的開始。。
 
項目圖 三重日、月忌日
  江西省寧都縣的客家人則認為正月初三俗稱「三重日」,正月初五俗稱「月忌日」,亦說是「米穀神生日」,所以這兩天都忌做「始發飯」,也不宜出門。
  [引用出處]
1.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042&ctNode=1783&mp=1771
2.節慶 http://web2.ctsh.hcc.edu.tw/stu98/s9811136/public_html/res05.html
3.台灣傳統文化 http://www.zh.hukol.net/themenreihe.p?c=%E5%8F%B0%E7%81%A3%E5%82%B3%E7%B5%B1%E6%96%87%E5%8C%96
 
 
     
專題簡報 專題首頁 客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