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洪主任:
        花園樓會議室原設置為日本天皇設置詔書的地方,每個學生經過會議室都必須90度鞠躬後才能通行。近年來,許多日本校友返台回母校參觀,進校門口第一個動作就是90度鞠躬,值得一提的是有個坐著輪椅的校友堅持一定要自己站起來行鞠躬禮,表現出對當年花園樓的一份敬意。

 

【花園樓簡介】台南市古蹟

        原花園尋常小學校本館位於臺南市北區、日治時期的花園町,於民國九十二年(2003年)7月10日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3]。該建築在臺灣日治時期時是「花園尋常小學校」(台南第一尋常小學校、竹園尋常小學校),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廢除,由北區第二國民學校遷入接收,為今天的臺南市立公園國民小學。
臺灣日治時期的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台南小學校設立,為專供日本人就讀的學校[2],最初是借用臺南孔廟的明倫堂與府儒學上課,後來在古名「西竹圍」的竹園町建立校舍。到了大正五年(1915年)設立了台南第二尋常小學校後,校名改為「台南第一尋常高等小學校」,而在大正十年(1921年)因教育制度改變,又更名為「竹園尋常小學校」。後來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成立,於大正十二年(1923年)接收竹園尋常小學校校舍,原本的小學則遷到建於花園町的新校舍,改稱「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
二次大戰後,學校本身被廢除,由北區第二國民學校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遷入,即今天的公園國小。遷入後二年便對校舍在戰爭中毀損部分予以整修,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時整修了門廊及中央的立面部分。近年則將屋頂換成金屬,並將正面復舊。
建築特色該建築坐東朝西,除門廊與南北兩端略為突出外基本上是一字形建築,於東西兩面皆設有走廊,樓梯位於南北兩端[1]。一樓川堂兩側為辦公室,二樓為教室。門廊為三拱圈形式,後接川堂,上面有直立壁柱,屋簷下設有十座具裝飾性的托架。兩翼部分一、二樓各有五個拱圈,不過一樓是圓拱形式,二樓則是弧拱形式,拱柱於一二樓間有白色橫帶做裝飾。至於兩端的樓梯間在二樓也有兩條白色橫飾帶。

 

一、地理位置

        本校位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緊鄰台南公園,且位於交通繁忙的公園路口上,為台南市重要的出入口之一。,上下學時龐大的車流與為數眾多學生及家長,經常因擁擠而險象環生,學童上下學安全十分堪慮。
為了美化學生學習環境,提升學校周遭居民生活環境品質,保障學童通學路徑之品質,讓學生平安上下學,同時接續台南公園優美景觀,型塑府城清新、自然的環境,結合校園綠地與休閒設施,本校擬與公園里相結合,形成合作機制,共創公園成為健康、自然與安全的校區。整合學校與社區的資源,促成學校社區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二、自然生態景觀

        本校除了臨近台南公園,校內自然植栽更是媲美公園。本校校地面積25,122平方公尺,校園寬敞、老樹參天、花木扶疏、小橋流水等,校園景觀優美,是名符其實的花園小學,成市中的森林學府。

三、人文歷史特色

        公園國小創校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四年的歷史,校園中的每一棵老樹見證了歷史的變遷。鳥語花香不僅成為都會型學校中難得一見的景觀,以傳統書院風格設計的建築,更彰顯了古質僕實的藝術氣息,多元且具有意義的校園文化,型塑了豐富的潛在課程,涵養莘莘學子們尊重、關懷,兼具本土與國際的視野及胸襟。 本校少棒隊於5、60年代是台南市棒球名校,孕育出不少棒球好手,郭泓志、杜章偉、陳江和、林益全等職棒明星以及國手陳經豪等皆為該校畢業學生,目前公園國小仍持續推動棒球運動。

 

四、交通現況與環境

        為了改善學生上下學徒步的空間安全問題,及美化市容景觀,特於本校北側〈公園南路〉、西側〈公園路〉及南側〈北忠街〉進行人行道路面改善、擴大行道空間及景觀綠美化,同時開放相鄰之景觀空間,除了行人的通行安全獲得保障外,更解決路邊違規停車及空地閒置所衍生的環境髒亂問題,更可以將環境綠美化,接續台南公園美景,以此提供學生及社區居民一個上下學安全無虞的通學步道,社區民眾亦多了一個休閒散步的好地方,增進社區和諧並促進人際的關係與感情。

  • 傳說中的森林尋常小學
  • 這是百年建築,目前已列入古蹟,這個位置是之前日本天皇放詔書的地方
  • 沒錯,這就是我們的學校公園國小
  • 美麗的前庭有最棒的休憩區
  • 小橋流水是都會型小學難得一見的美景
  • 加上我們團隊就更棒囉
  • 校園就像公園一樣美唷
  • 校園與社區結合,讓每個來到公園的人都覺得很舒服
  • 除了美麗的植物外,還有得到建築獎的校舍
  • 這是我們最美的公園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