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於抽穗後35~40天,莖葉變黃,子實堅硬呈乳白色時,為收穫適期,應即時用鎌刀割穗採收。高粱穗曬乾後可用車輪輾軋脫粒,或用高粱脫粒機脫粒。
將收割後的高粱鋪展於道路上,讓來往的車輛輾過高粱穗,藉以壓出高粱粒,這是金門農民行之有年的收成方式,因此間在金門開車,無意間便會加入高粱輾穀的行列,為農村貢獻「幾匹馬力」。
隨著農村機械化的引進,耕耘機、收割機、除粒機、去殼機等設備在農村已經非常普及了,「路鋪高粱待車壓」的景象已經日益式微,只有小面積種植的農民,或是因風雨失調而導致歉收的農民,還會沿用這種方法,為的是撙節成本,但也形成金門農業活動的特殊風貌。
金門每年栽培產春作高粱五百公頃,秋作高粱一千八百公頃,總產量為三千九百公噸,「金門縣政府」保價收購高粱的預算一年約為一億一千五百萬元;保價收購的價格每公斤三十八元。因為保價政策而受益的農民約有四千多人,但實際參與種植者約為四、五百人。
金門雖然實施保價收購,但農地荒蕪情形仍然嚴重。民國七十多年時,種植高粱的面積有六千多公頃,現在只剩二千三百多公頃,可耕地也只剩
下三、四千多公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