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宮

 

 

首頁 
地方沿革 
聚落名稱的由來 
居民遷徒史 
地理 
水利 
古蹟 
交通 
人物 
宗教信仰 
教育單位    永樂國小 
產業 
永樂社區發展協會    社造之路 
咱的好所在 
埔鹽菁之歌 
社區標誌 

 

慶安宮

  本社區最具有規模及歷史悠久的寺廟為「慶安宮」,根據永樂村長陳炎輝先生及當地耆老施份口述表示:

    慶安宮早期未建廟前,於民國前十五年(清光緒23年歲次丁酉,西元一八九七年),僅祭祀邢府千歲,由黃義、蔣稷擔任乩童,由黃合擔任筆生(翻譯),後來,在福興鄉同安村民來本村觀看野台戲時,為了團結民間力量,便支持及鼓勵本村參與「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的慶典活動。

    民國元年,由發起人施婆(地主)及村民施義、林屋籌募稻米集資,以竹屋方式建廟。民國十四年,此廟因遭遇颱風吹襲而倒塌,遂於民國十五年將其改建為磚造,發起人為施婆、施義、林屋、陳居及黃栳等人,由村民籌募稻米集資及人力協助、鹿港善心人士林煥彩捐助磚塊,工匠師為曾豬。

   民國三十六年,台灣光復後,因治安不良,常遭遇外地人士「搶庄」,為了團結村民力量,共同抵禦外侮,於是,寺廟便發起組成舞獅陣,由鹿港「文桂師」、西螺李朝安先生協助指導。同年,並招募新乩童,蘇府千歲由陳銀昌擔任,邢府千歲由黃崑樹擔任、清府千歲由梁金再擔任,由施丁財擔任筆生(翻譯),五方(執旗者)為林金榮、陳廚、黃金、陳讚及施丁財等五人擔任。

    民國三十八年起連續三年,寺廟發起至南鯤鯓代天府進香,信徒必須徒步至埔鹽瓦瑤村乘坐台糖小火車至台南新營,然後再步行至南鯤鯓,以表示信眾之虔誠。民國四十年,蘇府千歲為了袪除瘟疫,便有溪湖四塊厝東螺溪取水儀式,供村民飲用,以保佑村民平安。

  民國六十五年,因寺廟年久失修、破損不堪,於是,經擲筊邢府千歲同意重建,由陳居擔任董事、黃成功擔任主任委員,村民開始配合籌資,向施啟文購地,當時牛埔厝有田地者,每分田地捐助三百元,但由於經費短絀,便發起在外地工作之年輕人及善心人士踴躍捐款。歷時三載,終於在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吉旦圓滿竣工。

   民國八十六年,因寺廟屋頂漏水嚴重,需作整體的規劃修復,於是,由施份擔任董事、施德讚擔任主任委員,以及重建委員會全體委員和眾信徒出錢出力之下,修建工程進行頗為順利。終於在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吉旦圓滿竣工。

本宮早期奉祀蘇、邢、清三千歲,後來因為村民信仰,加奉天上聖母、太子元帥、玄天上帝、薛府千歲,是牛埔厝村民共同的信仰,每年農曆三月間於同安寮十二庄迎媽祖時為最隆重之慶典,另於各供奉主神聖誕千秋日,村民均於當日前往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