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福佬客-客家人遷移與分佈專題討論

       根據文獻記載,民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把荷蘭殖民者趕出台灣之後,台灣作為反清復民的根據地,所以大量招募大陸人民入台,開荒墾殖。閩粵兩省的居民開始大規模的遷移台灣,而大本營地區的客家人也隨之進入台灣,這是最早來臺的客家人。

所以福佬、客家二族群在台灣已經經歷三百餘年的接觸與交流。由於台灣福佬族群來台較早,並且在種種方面都佔了強勢地位,導致二族群互動的過程中,呈現出一種不平衡的發展,客家人受福佬人影響,而改說閩南話者眾多,反之則否。

       自從第一個為「福佬客」下定義的人,可能是台灣史研究的老前輩林衡道教授,他在1963年寫了一篇文章,用「福佬客」來稱呼彰化縣員林、埔心、永靖一帶已經不太會講客語,自稱是「客底」的人。之後,學界才逐漸關注「福佬客(福佬化了的客家人)」這個議題。

 

        「福佬客」不單是個歷史議題,客家人被福佬化的過程為一個動態的、至今仍不斷進行的作用,因此,現今的台灣客家人,並不能被靜態的分劃為「會說」和「不會說」客語的二類而已,應是依據所受閩南語影響程度,當我們瞭解到台灣各地客語習染閩南語之深、之廣後,便不會再訝異於客家人口數和實際使用客語人數相差的懸殊;因為台灣根本找不到完全未受閩南語詞習染的客方言點,只是被影響程度深淺之別罷了。於是,對那些受影響程度十分嚴重的次方言或區域,只殘餘少數詞彙(通常為地名、親屬稱謂等),甚且完全不會說的情況也就可以清楚理解。幸運的是,竹塘、二林及埤頭所謂「七界內」之客家人,是彰化平原唯一仍保有客語與客家文化的族群。

        雖然,習染閩語的極致便是客語徹底流失,終至也改變了族群認同,自認為是福佬人,遂造成了台灣「客家後裔數量」和「還會說客語的人數」之間顯著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