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佬客-南彰化族群訪查的深入報導

       「福佬客」這個名詞是經過時間與人的融合,我們所謂南彰族群雖在地理位置而言,係指員林以南包括社頭、田中、埔心、永靖、溪湖與竹塘等地區,但因族群融合若以地理位置很難完全區隔,本專題將包含濁水溪交界之處如西螺,以及雲林縣內如:二崙、斗六、大埤等地;大抵而言,擬訂此一主題:本質是在探討『福佬客』在南彰化的一些歷史軌跡及文化點滴。我們由本鄉【竹塘鄉】的福佬客文化,呈螺漩狀的逐漸擴大到竹塘以外其它地方。

         

       「昨日是、今日非」我們很難推論過去的一切,族群融合的過程總有血淚交織的歷程存在。這也告訴我們後代子孫更要尊重與接待周遭的人事物,尤其更需要謹慎處理族群事宜。現在「傳統客家族群」已經很難清楚界定!經過和閩南、璋州族群的交流,除了台灣中部、東部與其他地區較為明顯之外,似乎在較為都市化的地區不容易聚集某種族群,所以「福佬客」可以說是聚集程度的高低而已,只是以上我們所提的地區較為高一些罷了。

      

      

         因此我們以目前仍深具福佬客文化特質的鄉鎮為著眼點,如永靖鄉、溪湖鎮、埔心鄉、竹塘鄉等為主,藉對福佬客文化的探討,讓我們來思索一個極嚴肅的問題:如何從各族群文化的研究,來落實多元文化!所以我們在下一章節收錄了族群融合的論文資料,也希望經此一機會,讓我們的學生瞭解到,如何由周遭去探索、去瞭解其它的族群文化;尊重就從我們的周遭開始

       

      憑心而論,居相對少數的族群在面臨居多數的族群文化,受影響且逐漸失去其原貌,有時會是一種很無奈的現象;目前客家族群在族群比例中大抵居第二位,首位為閩南人又稱河洛人,其文化傳承自成一特色;另人引以為憂的乃是位於河洛人居多數中的部分原客家族群大部逐漸「福佬化」,逐漸失其文化特色,雖有部分保留故我們稱其為福佬客。這些狀況,對身為文史工作者的我們感觸尤深;從故鄉耆老的口中,這一批批畢路襤褸的客籍先民,不惜艱莘的來彰化墾植,對本縣昔日之開發,居功厥偉;但隨時間的流逝,他或她們確逐漸與原鄉斷根(指文化的源頭)。以竹塘鄉為例(詹姓,祖籍廣東饒平,屬客家人)。由目前詹氏族譜及詹氏宗親會可知】,年青一代,幾乎忘其出處?更不用說,追溯其源由。   

                                                                     

        現代化物質生活精緻程度極高,往往讓年輕一輩忘卻先人篳路藍縷的點點滴滴,過去的他們如何克服艱苦的環境,如何造就今日富足的台灣!藉由鄉土之旅緬懷先人的生活智慧,乃至於借鏡於他們的歷史教訓。這是本專題的重要宗旨之一,也希望藉由這個專題將地區的文獻重新整理,提供作為教學參考與文化思考等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