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街道

        不見天街的興起年代雖未經確定,但大部份的書藉都對不見天街的範圍十分確定。不見天街起源自市街成長,人口暴增,市街由最早的瑤林街、埔頭街和北頭一帶,逐漸延伸或以連接的方式擴大居住的範圍,以因應人口成長急需土地的需求,這其中最早延伸出來的市街發展區域為興安宮到天后宮之間的河港沿岸(今天后宮附近)。這些早期興建的市街,統稱為舊街,包含埔頭、大有、瑤林(今鹿港郵局一帶)等街,聯合附近的米市街、興安口延伸至石廈、板店街、街尾區域,形成一帶狀市街。

 

瑤林街今貌

 

不見天街構建

        隨著鹿港商港業務的成長,舊街逐漸不足使用,原因是交易量擴大後,所需的交易場地也相形變大,原先的舊街當然會不敷使用。在這種情況下,鹿港的商家於是再度商議如何解決經商場所不足的問題,推斷興建年間在乾嘉年間。在經過居民商量以後,決定由居民共同興建五福街,也就是後來的大街,做為主要的交易場址。大街長七里,寛約七公尺,交易場所比起原來的舊街更人性化,也更理想,於是取代了舊街成為新的交易場所。

TOP

 

五福街分布圖(紅色部份)

 

五福街

         所謂的五福街,雖然只有一條街名,但事實上卻包含了五條主要街,這五條街道分別是順興街、福興街、和興街、泰興街和長興街。再加上街尾附近的板店街,也就是在街道上以亭仔腳(涼亭)遮蔽烈日狂風的不見天街了。福街的各街以隘門區隔,北接菜市頭、崎仔腳、南連板店街、頂街尾、中街尾、下街尾,全長約一公里,為當時台灣最長的商店街由於不見天街街道相當長,每個商家在店門前加蓋涼亭,應該是經過全體商家共同決定的,而非單一或部份商家的獨立決定。由此來看,不見天街的發展,應是鹿港本地商家的集體意志。可見不見天街的商人在 當時有著相當的實力,甚至淩駕當時的官方。  

 

鹿港不見天(左邊的棚架即屋頂)

 

TOP

走入歷史

        在中法戰爭後,不見天街市況雖受打擊,五福街的盛景一直持續到晚清(光緒年間),但推斷在日治之後,由於港口淤塞情形並未改善,且又受他港口的競爭所苦,此時應無乾嘉兩代的繁榮景像。到了清朝正式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以後,大量的大陸商家返回大陸,五福街的商業機能再次受到嚴重打擊而急速萎縮。到了昭和年間,日人為打破台灣固有社會的凝聚力,於西元一九三四年進行鹿港的市區改正,正式為不見天街的歷史畫上句號。 

 

市區改正之一

市區改正之二

 

         在日人眼中,類似不見天街商家此種有向心力的商業組織(見商業組織),對日人台灣殖民政策是一大妨礙。同時,為解決衛生不良並同時建構戰備道路網,市區改正勢在必行。鹿港於昭和四年(一九二九)開始市區改正,並未將不見天街列入,甚至把不見天視為奇觀,列為特定古蹟保護。然而不見天街的環境,在日人的眼中認為不但陰暗潮溼,也不符合現代衛生的要求,乃於昭和九年(一九三四)進行市區改正拆除不見天,同時拆毀兩側民房的第一進。至此,由乾嘉年間興起一直到昭和九年,繁榮一時的不見天街終於退出歷史舞台,成為生活於其間人們的共同記憶。

 

下轉 商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