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了許多書籍和網站的說法,大致上可知五福街(即不見天街)身為鹿港新興商業街道,一天的生活機能是相當繁忙而充實的。匯集了來自內地和外來的商人,總攬港口進口商品及鄉村特產出口的交易行為,我們試圖把不見天街周邊的商業行為做一下整理,我們所整理是不見天繁華時期的商業活動,在漢寶德古鹿港風貌中有以下的描寫大概可以幫助我們對不見天街週邊一天的商業相關活動有所了解。

 

港口

       不見天街繁華時期的港口交易活動可分兩種,一為船頭行,其主要活動街道在泉州街道大有街一帶,船頭行大部分獨自擁有極大的船隊,整年航行於大陸沿海與台灣之間,最北可到天津,經常往來者大多以泉廈為主。在臨港碼頭,檣林如薺,碼頭工人急急裝拆貨物,船頭行帳房則在勿勿點數。其二為各色各樣的商行,行內院子貨積如山,行內也堆滿物品,管帳頭家則在店口與大盤商討論各種運貨事誼。主街上一般顧客人數不多,多的是苦力背負著重擔,由工頭領隊,踏著雜亂的步伐,流著汗水一邊吆喝前面讓道而走向五福街、車程或牛墟頭去。

 

不見天時期最大的大盤商--日茂行

船頭行集中地--埔頭街

 

TOP

五福街上

         在五福街,也就是新建的大街上,擠滿著各路來的中盤商,這些中盤商通常身旁帶著挑夫,有的自己揹著大包袱。他們沿街察看自己村莊所需貨物,一看中意即與店員或帳房喊價,由於三里長街到處都是喊價聲及由碼頭挑夫暍道的聲音,中盤商喊價之聲響徹了整條街道。而在五福街之北端天后宮到城隍廟之間,市場已經開場,城隍廟口擠滿了漁民,他們清晨作業,剛好滿載而歸,肚子空空急於填飽,吃相十分不雅,也有部分船伕吃膩了船上伙食借機來此打打牙祭。

 

城隍廟

昔日城隍廟口又稱餓鬼埕

 

淺水碼頭

       在淺水碼頭,則可以看到從六路碼頭經楊橋道溪之上游,先看到的是一群群教小型船隻停在九坎段一帶,緊接著的是一些零星的舢舨,由於港巷此時已無港口功能,大部商品都需到外港下貨,再經由河運到淺水碼頭運至鹿港,因此好的舢舨均到外港去接大船下貨。

         從楊橋下來的人車,挑伕行人逕行青雲路新興街道五福路街去,街道上牛車及部分行人走著河邊沙路來到車圍。牛車大多在此整理好車身或輪胎的破損。當然也有可能會聽到一兩位老人提及往日車子直開車埕,可運多少兵糧,現在車埕太擠了,進不去。但還需到那家鐵舖買把又快又利的鐮刀。到了車埕,叮噹之聲此起彼落,風箱呼呼之聲,火爐猛吐火焰,店面掛著各種鐵器。 (上文摘錄自漢寶德鹿港之古風貌一書)

TOP

昔日淺水碼頭--楊橋今貌

 

  由以上的敘述可以看出,五福街身為鹿港全區的商業中心,有效的結合各式各樣的人群於此地集結,不僅商業機能暢旺,同時也讓鹿港在港口機能消失之後,仍能維繫「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美名於不墜。

 

下轉 有亭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