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腹地    

  鹿港由於天然條件優越,商業腹地廣大,南起東螺溪 (濁水溪支流),北到大肚溪,東至八卦丘陵。由於大陸東南沿海普遍糧食不足,掌握地理樞紐的鹿港,很自然的成為米糧轉運站,自乾隆後,一直是中部最大的港口。而自大陸,來台的商船中,帶來了來自漳泉的各類雜貨,如布、煙草、木材等。在彰化縣志中對當時的繁榮景像有如下的記載,『鹿港大街,街衢縱橫皆有,大街長三里許,泉廈郊商居多,舟車輻輳,百貨充盈,台自郡城而外,各處貨市當以鹿港為最。』由上面的文字可推知不見天街逐漸取代舊市街,成為鹿港的商業中心。掌握著如此大的商業利益,當然有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在五福街上販賣,而控制這些商業行為的組織便是著名的「鹿港八郊」了。其中最大又屬泉郊,在今日的中山路上,我們仍然可以找到泉郊會館的遺址,一窺昔日鹿港商業繁盛的遺跡。

 

泉郊會館

敬義園記念碑

TOP

商業組織

         所謂「郊」,指的是清代台灣沿海各交易港口,都市進出口商或大批發商為順利進行各項商業事務的民間組織。這類組織與中古時期歐洲行會類似,是由商人發起,對同類型的商店組合起來,給予相同的規範,有著同樣的公約,供會員來一齊遵守。而與歐洲行會不一樣的地方是,台灣的郊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奉祠同樣的神明。鹿港當時的宗教情形複雜,奉祠的神明十分多樣,此處略過不談,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見天街上只有角頭廟,沒有主要的神明,這與當時其他鹿港的發展區域有著極大的不同。

       和當時其他通商口岸不同的是,當時的鹿港八個商業團體,比起其他城市來,如淡水僅有一郊,商業組織非常的多,應該是因為鹿港的商業活動十分繁榮的緣故。這種類似今日商業同業工會,在清嘉慶二十一(西元一八一六)年前,鹿港即設有八郊。這八郊名稱和經營業務及參與商家數如圖一。

 

 

八郊之主要商號及營業性質一覽表

郊名
公會名稱
營業性質
商號家數
主要商號名稱
泉郊
金長順
與泉州地區貿易,以進口石材、木材、藥材、絲布、白布為大宗。
二百餘家
林日茂、萬合號、林盛隆、泉合利、黃金源、蔡永茂、蘇源順、施長發、施謙利、許謙和、蔡隆興、歐陽泉勝、施益源。
廈郊
金振順
主要與廈門、金門、漳州地區貿易、輸出米、糖、輸入杉木、布衣、紙捆。
一百餘家
海盛號、陳慶昌、陳恆吉、施合和、施瑞成、莊謙勝。
南郊
金進益
與廣東、澎湖及南洋等地貿易、多輸入鹹魚類、雜貨、鰱、草魚苗
七、八十家
施自順、林源和、林永泰等。
金長興
日用雜貨即海產仔貨(南北貨)之貿易
一百餘家
長源
油郊
金洪福
輸出花生油、麻油等
四、五十家
黃五味
糖郊
金施興
輸出糖往寧波、上海、煙台、天津
十八家
不詳
布郊
金振萬
輸入綑布
七、八十家
不詳
染郊
金合順
染布
三、四十家
勝興、元昌

《圖表取材自鹿港鎮公所全球資訊網》

TOP

八郊事略

        這八個商業組織大多有著豐厚的經費,郊的經濟來源有些來自會員的捐獻,有些則是組織章程規定會員定期繳交費用。可以確定的是,這八郊商業勢力強大,甚至有時候超越當時的官府,還有過平民亂的記錄而八郊中最大的泉郊,由他們所捐建做為慈善機構的敬義園,今日仍在鹿港鎮上,由其佔地可以想見商會實力的雄厚。組織中通常由郊主負責(通常是爐主,每年換人),而郊的會員則稱為郊員,平日負責行規的訂立來維持商譽、祭祠、以及會員間爭端的調解等。而由於商會的勢力龐大,有時官方的調解力反不如八郊了。

 

    由於八郊的勢力,使不見天街的商業競爭力能在港口淤塞後還能維持百年。然而,隨著外力的入侵,八郊阻撓外國商行的進駐,也使鹿港最後喪失了商業競爭優勢,使鹿港的地位一落千丈,人口外移,最後導致不見天街終於消失。諷刺的是,因為商港沒落而失業的鹿港街民,開始投入民俗手工藝的制作,反而開創了今日鹿港民俗手工藝的另一番局面。      

 

下轉人群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