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簡報頁  回首頁  

 

尪公其人生平

孤守睢陽無援

尪公信仰起源

黎民百姓

尪公信仰現況

集應廟名由來

興建整修未來

集應廟的獨特

參與社會公益

周邊景點介紹

石碑匾額

屋頂剪粘

廟內各部

對聯釋疑

廟宇慶典

訪集應廟顧問

廟公廟祖訪談

志工訪談記錄

許老師說尪公

問卷調查分析

小組成員介紹

訪談製作檢討

貢獻度一覽表

幕後花絮紀錄

專案進度報告

           興建 整修 未來

 
 

興建緣起

自福建安溪渡海來台,高張林三姓一直共同供奉尪公,於三合院公廳(北投)。

直到咸豐三年,由於泉州人發生頂下郊拼註一,同屬泉州府的安溪人內部也

出現不同的意見(要支持三邑人或同安人),同時也因人口繁衍眾多,或稱避

禍....種種原因,因而提議分家。(三姓分鬮)註二抽籤的結果:

1.林氏夫人就歸林家在萬隆蓋廟,

2.木柵張家就得到香爐,蓋木柵集應廟。

3.景美高家就得到保儀尊王尪公老祖,於西元1860年(咸豐十年)建廟於景尾竹      圍內。

咸豐年間高氏就有用單姓的力量去蓋一座廟,相當的少見。

 

列為古蹟

       景美集應廟是民國74年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那三級古蹟就是以前還有台

灣省   的時候,後來凍省,整個省虛級化以後,變成一級古蹟、二級古蹟給國家

管,三級古蹟就給縣市管,所以我們民國91年就變成台北市的市定古蹟,不過

大家還是喜歡講三級古蹟,因為以前都講國家三級古蹟,感覺比較大一點。

 

歷次整修:

廟宇整修維護一直是不間斷的,大規模整修時間列表於下:

整修一覽表

興    建

咸豐十年 1860
遷移至景尾下街現址 同治五年 1866

第一次大規模整修

同治十三年

第二次大規模整修

48∼49年
第三次大規模整修 91∼93年(文化局與高同萃記共同出資)

資料來源:民94年 .修護工程碑

 

未來遠景

周邊為景美夜市,巷弄狹窄,攤商包圍,目前想辦法將左右周邊拓寬

以方便容納日益增多的進香香客

未來預計向前打通道到景文路,做一個很大很高的牌樓。

讓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到景美集應廟牌樓

 
 

 資料來源:願景圖∼景美集應廟105年農民曆封底

-------------------------------------------------------------------

註二頂下郊拼:以前我們知道就是漢人和原住民會互相爭執,漢人和廣東人會爭執

那福建開始就是漳泉械鬥,那漳泉械鬥這個還沒關係,因為漳州人和泉州人不

同鄉來爭地盤這個沒關係,可是咸豐三年發生這個「頂下郊拼是泉州人自己

打起來阿! 對不對!上郊(頂郊)的三邑人,跟下郊(廈郊)的同安人他們在

艋舺就發生械鬥了,

    那個就是指他們的商會頂郊就是晉江惠安南安),那同安靠近漳

州的地方,比較靠近南方那他們互相爭鬥的結果,就是同安人戰敗,那跑到哪

裡去?跑到大稻埕去,所以大稻埕才有保生大帝的保安宮,就是大龍垌那個地

方,等於被驅逐出境趕出艋舺,可是老實講有時候以後命運會怎麼安排都不知

道,後來你看大稻埕興起以後阿!反而他們(同安人)得到利益,那三邑人就

留在艋舺,那後來就落後了。(資料來源:何文賢老師口述)

 

註二  音:ㄐ一ㄡ 。為決定事情而各自抓取做好記號的紙團

資料來源:http://www.zdic.net/z/28/js/9B2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