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簡報頁  回首頁  

 

尪公其人生平

孤守睢陽無援

尪公信仰起源

黎民百姓

尪公信仰現況

集應廟名由來

興建整修未來

集應廟的獨特

參與社會公益

周邊景點介紹

石碑匾額

屋頂剪粘

廟內各部

對聯釋疑

廟宇慶典

訪集應廟顧問

廟公廟祖訪談

志工訪談記錄

許老師說尪公

問卷調查分析

小組成員介紹

訪談製作檢討

貢獻度一覽表

幕後花絮紀錄

專案進度報告

            尪公信仰起源

 
 

尪公信仰的開始

張巡就義後,皇帝感念他的忠義護國因此昭告天下封他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

荊州大都督,張巡妻子封為申國夫人,並建廟(雙廟)祀奉,同時他的事跡很

快沿大運河、長江、淮河一帶傳開,河南、兩江各地紛紛為之建廟立祠

歷史上沒有這樣死後立刻建廟祀奉的狀況,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他們對唐朝的貢獻太大了。

人民認為皇帝如果沒有表達他們對國家的貢獻,來蓋一個宗祠,來祭拜他,

這樣子愧對他們,所以唐肅宗就建廟來供奉,這個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就像關公也是我們經過一段時間才來拜的,可是當時就建雙忠廟的這個很少見。

道教尊奉:

其後,道教又 尊張巡為「保儀大夫」(或保儀尊王),張巡成為收災降福,懲惡揚善,統領神兵的大神。 臺北市文山區,「集應廟」奉祠保儀尊王張巡,「忠順廟」奉祠保儀大夫亦為「張巡」,當地老一輩仍稱自己為河洛人,使用河洛話,稱「集應廟」為 「尪公廟」。「張巡」可說是臺北市及北臺灣之正神。

廟的名稱:

唐朝為紀念張巡、許遠建的「雙廟」。後又加了南霽雲、雷萬春、賈賁三人改建為「五王廟」

北宋時,添加了姚誾,改稱「協忠祠」。後黃河缺堤,祠堂被大水沖毀。

明朝正德年間重建,稱為「六忠祠」

1991年,又遷往河南商丘城外改稱「張巡祠」

其他各地的尪公信仰:

豫皖、蘇浙、閩粵、港澳與台灣、新加坡等地,相當尊崇張巡,單是浙江桐廬就有張巡廟九座,福建省泉州安溪縣人,稱之尪公。相傳農曆五月廿五日為「尪公誕」,一些地方的廟宇會在這天會祭祀張巡,舉行「迎尪公」儀式。

明、清時期,福建安溪縣張巡信仰,隨著移民傳入台灣,在台各地奉祀。台灣民間稱之為「張王爺」、「張千歲」、「尪公」、「尊王公」,在台灣則一般與許遠共祀,稱為雙忠,計有一千多座張巡廟